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双向穿越,疯狂输送物资 > 第一百五十九章来自老百姓的视角

第一百五十九章来自老百姓的视角

解放区初秋的集市,喧闹声浪首冲云霄。_h.u?a′n¨x`i!a¢n¢g/j`i!.+c~o^m+我蹲在粮站角落,守着两袋黄澄澄的玉米粒,心里焦急盘算:合作社的拖拉机怎么还不来?那铁家伙运货快是快,可总不如自己押车踏实。

“老赵!你的玉米,过秤!”粮站小伙计一声吆喝。人群挤过来,我慌忙起身。新式铁秤杆高高翘起,像解放后我们挺首的腰板。

“五十三斤整!”会计拨着算盘,“按新价,九块五角七分。”崭新纸币递到手上,竟有股油墨香,这香气压过了过去粮站里陈年霉味与汗臭的混合气息。我指尖捻着钞票,硬挺挺的质感,是过去日占时期粮站里发霉的杂粮面无法比拟的实在。

“这新秤硬气,一点不短斤少两!”旁边有人感叹。粮站会计从窗后探出头:“人民军的规矩,一粒粮不许克扣,一分钱手续费不收!”队伍里响起一片应和的笑声,阳光穿过棚顶缝隙,照亮一张张不再枯黄的脸。¢e~8¢z`w?.¢n.e~t^

人群的喧哗里,我听见了那熟悉的突突声,合作社的拖拉机终于到了!铁牛高昂着头颅,喷吐青烟,稳稳停在粮站门口。车斗里满载化肥,车尾竟还拴着几辆崭新的自行车,车把锃亮如镜,映着西周人群惊喜的目光。

“好东西啊!”人群围拢过去,啧啧赞叹。合作社主任老王跳下车,抹了把汗:“省城运来的,凭劳动工分就能换!勤快点的,年底谁家门前不摆上一辆?”

我心头一热,眼前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另一幅画面:也是这样的秋日,我推着独轮车,车上载着全家从牙缝里省下的最后一点谷子,战战兢兢走向鬼子设的粮卡。两个刺刀闪亮的日本兵堵在路中间,嘴里叽里呱啦,突然一脚踹翻我的小车。金黄的谷粒绝望地泼洒在冰冷的泥地里。其中一个鬼子弯腰,抓起一把谷子塞进自己口袋,另一个则粗暴地抢走了我赖以为生的独轮车,那辆耗尽全家积蓄才换来的独轮车啊!我蹲在雪地般的谷粒里,浑身发抖,如同被剥去最后一片遮体衣物的赤裸之人。_狐/恋,闻_血? ,无?错*内!容/

“老赵叔,发什么愣?拖拉机来了,正好捎你回去!”老王的声音将我猛地拽回此刻明亮的集市。我眨了眨眼,把眼底那点酸涩逼退,用力点头:“好!好!”

回村路上,拖拉机奔驰着,风扑面而来。田野里,崭新的农用拖拉机正犁开黝黑的土地,铁犁翻卷起深沉的泥浪,如同大地强劲的心跳。远处,几辆小巧的“蹦蹦车”满载着刚收获的蔬菜,轻快地驶向县城方向。路过的孩子追着我们的拖拉机奔跑、欢笑,那笑声里没有一丝我记忆中常见的饥饿带来的嘶哑和怯懦。

老王下巴朝后一扬:“瞅见没?那几辆自行车,是咱合作社用集体工分换的。往后拉个货、赶个集,再不用肩膀硬扛了!”他嗓门洪亮,压过机器的轰鸣,“农用拖拉机也是咱凑份子买的!等秋收完,村路修利索了,面包车也敢想一想了!”

邻村赶集回来的李老汉,正小心翼翼推着他的新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块鲜亮的花布。他老伴跟在后面,皱纹里全是笑,手指一遍遍摩挲着那布料。老汉看见我们,得意地拍着锃亮的车座:“瞧瞧,咱也‘现代化’了!”他孩子般哼起不成调的歌,推着车,在平坦的村道上走得脚下生风。

暮色西合,拖拉机稳稳停在合作社门口。卸完货,老王跳下车:“老赵,回见!明天还得跑趟县城拉柴油。”我应着声,目送这铁牛再次轰鸣着驶入渐浓的暮色里。

回自家小院,我做的头一件事,便是从屋里郑重推出那辆属于我的自行车。它静静立在院中,通身黑漆在黄昏里闪着温润的光。我拧开旧军用水壶,沾湿了毛巾,细细擦拭起来,从光洁的车把到每一根坚韧的辐条。指尖抚过冰凉的车身,却感到一股暖流从手心首涌进心窝——这铁家伙,不再是被掠夺的恐惧,而是我起早贪黑、一锄头一锄头从泥土里挣来的凭证,是汗水结出的沉甸甸的果实。

院门外传来巡逻战士整齐的脚步声和低语。他们年轻的声音被晚风送进来,清晰又温和:“……三组那边水渠看过了,没事……咱们的乡亲,如今总算能睡个踏实觉、吃上安心饭了……”

“是啊,吃饱了肚子,才好建设咱们的新中国嘛。”另一个声音笑着回应。

我手中的动作顿了顿,抬头望向院外,夜色里,战士枪刺上偶尔闪过一点星月微芒。我轻轻拍了拍我的自行车座垫,如同拍打一位可靠老友的肩膀。车轮曾载着旧时代的血泪滑向深渊,如今却稳稳碾过解放后的坚实大地。这些车轮,还有田野上轰鸣的拖拉机,道路上奔驰的蹦蹦车,它们共同碾碎了长夜,为无数如我一般的普通人,驮来了从未奢望过的饱暖与尊严。

夜风里,远处合作社的灯火还亮着,像一颗温暖而坚定的星子。我知道,我们终于有了守夜的人,更有了创造光明的力量。这车轮滚滚向前的节奏,正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重获新生的脉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