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精装典藏本) > 24

24

师巩厍聂,晁勾敖融。冷訾辛阚,那简饶空。

【注释】

师shī:源于技艺和官职名。夏商时,朝中掌管音乐的官员叫师,周朝时称为师尹。春秋战国时,擅长乐技的人也被称作师,如晋国的师旷、鲁国的师乙、郑国的师慧等人,都是当时著名的乐师,这些人的后代便以“师”为姓。

巩gǒng:周敬王时有同族卿士简公,受封于巩(今河南巩县),称为巩简公。巩简公一度执掌朝政,他鉴于以往内乱大多因贵族掌权而引起,于是便不再任用王族子弟为官,而多用各诸侯国来的人士。这项措施引起了王族子弟的不满,后来王子朝作乱时就把巩简公杀了。巩简公的子孙以封邑为姓,称巩氏。

厍shè:厍姓一支源于北周厍狄氏所改姓。但据一些史料记载,厍姓成姓更早。《后汉书》载:“羌中有姓厍。”《风俗通》载

:“古有守厍大夫,因官命氏。”王先谦《集解》载:“厍与库同,为库之俗音。”隋朝初年厍字改为库,今厍姓非常罕见,大多并入库姓。

聂niè:春秋时,齐丁公封其支庶子孙于聂邑(今山东茌平西),建聂国,为齐国附庸。其后世子孙以国名为姓,形成聂姓。

晁cháo:古代“朝”与“晁”相通,都有早晨之意,所以在姓氏中“朝”也写作“晁”。周朝时,景王之子王子朝的子孙以“朝”为姓,又称晁氏。此外,春秋时蔡国大夫朝吴和卫国大夫史朝的后代也称晁氏。

勾gōu:又写作“句”。其姓最早见于《山海经》:“困民之国,勾姓。”此外,相传帝少昊的一个儿子名重,死后被封为木正,为五行神之一,掌管天地万物的生老病死,号称勾芒。他的后世子孙以“勾”为姓。勾姓在南宋时为避宋高宗赵构

的名讳,改为句、钩等姓。

敖 áo:颛顼的老师叫大敖,有的写作太敖,他的后代以祖上名字为姓,形成敖姓。此外,敖姓另有一支,春秋时楚国国君中,凡属被废弑得不到谥号的,称之为敖,如若敖、诸敖,他们的后代也以“敖”为姓。

融róng:融姓起源于上古,是颛顼高阳氏后裔。颛顼之后有祝融氏,帝喾为部落首领时,祝融为五行神之一的火正,后世尊为火神,延传千古,后来被尊为灶神。祝融部族原居中原,后迁至江南,祝融氏后人后来分为祝姓和融姓两支,所以史称“祝、融二姓同宗”。

冷lěng:冷姓系泠姓所改。相传黄帝有个乐官叫泠伦,是中国古代乐律的发明者。“泠”又写作“伶”,所以后世掌管宫廷乐舞的官员称为“伶人”,后来又演化为演员的名称。泠伦的后代以“泠”为姓,后来又

写为冷,形成冷姓。

訾zī:古有訾陬氏部族,帝喾的一个妃子即为该部女子,訾陬氏后人有的简为訾姓。周朝时有訾邑(今河南巩县西南),居住在这里的人有的以地名为姓,形成訾姓的另一支。

辛xīn:夏启有庶子封于莘(今陕西合阳东南),建立莘国,莘国国人取为莘姓。古代“莘”也写作“辛”,后来莘姓有的传为辛姓。

阚kàn: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大夫名止,被封于阚(今山东汶上县西南),世称阚止,他的后代以封邑为姓,形成阚氏。另有一说,黄帝的后人,被封于阚,其后世子孙以地名为姓,称阚氏。

那nā:商朝君王武丁的裔孙建立权国,后为楚国所灭,将权国贵族迁到那地(今湖北荆门东南)定居,原权国公族以移居地为姓,形成那姓。

简jiǎn:春秋时,晋国大夫狐鞫居为周文王的

后裔,他被封于续,死后谥号为简,世称续简伯。他的支庶子孙有的以谥号为姓,形成简姓一支。简姓还有一支源于耿姓,三国时刘备手下大臣简雍本姓耿,他的家乡幽州“耿”与“简”音同,便讹变为简姓。

饶ráo:饶姓一支源于姜姓,齐国有大夫食邑于饶(今山东境内),其支庶子孙以封邑为姓,形成饶姓。另一支出自赵姓,赵国长安君被封于饶(今河北饶阳),他的支庶子孙也以封邑为姓,称饶氏。

空kōng:空姓为复姓空同、空桑、空相等改成。空同姓出自子姓,帝喾之子契,他的子孙有人被封于崆峒山,即以山名为姓,后代又去“山”成空同氏。空桑姓是以地名为姓,商初贤相伊尹生于空桑(今河南开封),他的支庶子孙有的以祖上出生地为姓,称空桑氏。空相姓也源于子姓,是周朝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后代。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