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 文人美食

文人美食

同在这部宋人笔记中,我们还可看到他大事渲染吃喝的豪情,那不言而喻的伏枥之志跃然纸上。“东坡与客论食次,取纸一幅,书以示客云:‘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筷,南都麦心面,作槐芽温淘,糁襄邑抹猪,炊共城香粳,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脍,既饱,以庐山康王谷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东坡在儋耳,独有二赋而已。”如此追求极致的美食,落笔却在他的绝妙文章之上,吃喝的目的性是再明确不过的了。

善良的人可能穷困,可能坎坷,可能连一个虫豸也敢欺侮他,可他心里是坦荡的,觉也睡得踏实,因为他无可再失去的了,还有什么值得挂牵的呢?而与之相反,用卑劣的手段,用污秽的伎俩,用出卖灵魂的办法,或获得了金钱,或获得了权力的小人之流,他并不会因此而无忧无虑、称心如意的。为了保住他的钱、他的权,日思夜想,坐卧不安,提心吊胆,惶惶然不可终日。哪怕半夜从梦中醒来,也一身冷汗。所以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快乐和痛苦,有时也只能相对而言。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用尽心机捞到一切的胜者,其实,很累,很紧张,要不停地瞪大眼睛,窥视着四面八方,每个细胞、每根神经,都得打起百倍精神,或赔笑、或应付、或过招、或韬晦,像这种全天候的活法,是无法称之为潇洒的。更有甚者,那些殚思竭虑捞不到一切的败者,就拉倒罢!不,而是更痛苦,面如丧门之神,情似斗败之鸡,恨得牙痒,气得上火,见别人有,眼馋心痒,急不可耐,见自己无,怨天尤人,愤不欲生,同样也活得十分沉重,这样的得和失,岂不太累也哉?

虽然,他们的伙食标准比谁都不差,而且,几乎天天有饭局,忙者,从琳琅满目的早茶开始,直到夜半的酒吧小啜,可谓吃个不停。然而,他们这两类人,心有外骛,通常不会有太热烈的食欲。

这一点,真得向东坡先生学习。苏东坡被陷害,抓到开封坐牢,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宋神宗不大相信御史们诟陷他的罪实,曾派两个小黄门半夜三更到大狱里,观察他的动静。回宫后向神宗汇报,说苏东坡鼾声如雷,睡得十分香甜。于是这位皇帝做出结论,看来学士心底坦然,这才睡得如此踏实。所以,那班小人要定他一个死罪时,神宗没有画圈,而是从轻发落,把他贬往黄州,让他在那小县城里,施展了一番厨艺,给中国菜添了一道东坡肉。

从苏东坡身上,我们至少获得以下三点教益:作为一个作家,第一,得要有一份坦然从容的好心胸,狗肚鸡肠、首鼠两端、患得患失、狭隘偏执,是成不了器的;第二,得要有一份刚直自信的好精神,任人俯仰、随波逐流、墙头衰草,风中转蓬,是站不住脚的;第三,恐怕得有一份兼容并蓄的好胃口,不忌嘴、不禁食、不畏生冷、不怕尝试。这个道理若用之于营养,则身体健康;用之于文章,则尽善尽美;用之于交友,则集思广益;用之于人生,则丰富多彩。

他就这样一步

步达到文学的高峰。朱弁的《曲洧旧闻》记载:“东坡之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修)公为终日喜,前辈类如此。一日,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着我也。’崇宁大观间,(苏轼)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百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苏诗,便自觉气索。”

如果他没有好心胸、好精神,特别是好胃口、好的消化能力,能达到这样的文学高度吗?

他写过一首《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连这种剧毒的河豚鱼,苏东坡也敢一试。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载:“东坡在资善堂中,盛称河豚之美。李原明问其味如何?答曰:‘值那一死!’”正是这种美食主义,广泛吸取人世精华,才使得他文章**恣肆,得以千古流传。一个像林黛玉只能挟得一筷子螃蟹肉吃的作家,这怕那怕,我看未必能有写出大作品的气力。

1094年,他第二次被流放,到惠州,当时的岭南可不是今天的珠三角,但他和这种小人们的****,唱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的反调,毫无屈服之意,还是从口腹享受上大做文章。1097年,苏东坡第三次流放,被送到当时被看做蛮荒之地的海南岛。起因又是因为他的诗,“白发萧散满霜风,小客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这首诗传到京师,他的政敌章惇冷笑一声:“苏子尚尔快活耶?”下令谪海南昌化军安置。这就说明一个可怕的真理:你要得罪了小人,你就准备一辈子受折磨吧!

苏东坡在海南过着十分艰苦的日子,不过,苦中有乐,他发现儋州滨海,蚝也就是牡蛎极多。他给他的儿子苏过开玩笑地说,你可千万不要把这个消息传到北方去。到他们知道这里有如此美味,没准他们都要学我这样,要求犯错误,被发配到海南来,分享我这份佳品呢?从这番幽默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出苏东坡的口福,从来是和他的反抗心理相关的,这也称得上是精神不败了。

鉴于东坡先生喜海鲜,也喜猪肉,于厨中小试,也曾将这两者合二而一,做出一道加烹鱼柳的东坡肉来,味道奇佳,屡试不爽,不失为一道佐酒送饭的大众菜,有兴趣者无妨一试。

菜名:鱼柳东坡肉

原料:

五花连皮猪肉500克

带骨鱼柳(即鱼干)200克

绍酒150克

冰糖50克

老抽、鲜抽各半,约15克

植物油两匙,姜稍许,醋数滴

其他什么佐料都不要

做法:

一、将猪肉切寸方块,焯水,除去血沫,起油锅,略炒。

二、鱼柳洗净,剪成麻将牌块,加进锅里与肉一起翻炒。

三、随即将上述物品放入一具耗电不超过150瓦的慢炖锅。加绍酒、老抽、姜与醋。

四、四个小时以后,即可食用。

这是一只最适合懒人做的菜肴,将电接驳,你就可以读书、看报、写作、玩电脑,连管都不必管的,“火候足时他自美”,这是苏东坡的经验。然后,端上桌来,老酒二两,下筷品尝,准是肉有鱼香,鱼有肉味,既可补脑,又可解馋,真是价廉物美,老少咸宜的菜肴。虽然血脂过高者不宜多食,但近期据科学家研究,完全拒绝猪肉,未必是良策;***同志就经常要吃红烧肉,活到八十多岁,偶然吃一两回,想来无大碍。所以,动起手来,像苏东坡那样大快朵颐一番,说不定有助于文思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