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女钳工[六零] > 第94章完

第94章完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多少,但是她一个人,工资高,还有奖金拿,都能想到她应该是小有积蓄的。_a~i_h·a?o\x/i¢a~o`s_h^u,o!..c-o\m/</p>

按照某些人“吃食堂,住宿舍,岂不是可以把所有钱都攒下来”的想法,不算奖金她都挺宽裕了。</p>

林巧枝最终还是只能把存折藏在柜子里,起码有个锁,对比起来安全一些。</p>

她不可避免地再次产生那个念头:要是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就好了。</p>

在林巧枝的喜悦和淡淡的担忧中,各地对技术渴望的同行们,都陆续到了江城。</p>

“其实本来有些厂可以来得更早一些的,但咱们定了交流会的时间,肯定还是要照顾那些距离远的兄弟单位,而且还有一些政审工作。”温东鸣同林巧枝说,两人一同走去食堂。</p>

林巧枝点笑笑:“也给了我不少准备时间嘛,要不面对这么多前辈,没准备多紧张?”</p>

“等会儿我给你介绍一下,等明后两天正式开交流会了,王工再带你认识几个技术上的同行,圈子就打开了,咱们这行,多认识几个人没坏处。”</p>

你有困难找找我,我有困难又找找你,私人的关系,甭管是朋友,还是互利互惠两个臭皮匠,甚至抱大腿,总归比不认识走正经渠道联系来的简单舒服,快速高效。</p>

温东鸣语气很是客气地这样表示,好像是要把自家后辈引荐给大家的样子。</p>

但真到了食堂,林巧枝觉得好像不是这么回事。</p>

才一进食堂,遇到第一群在游荡觅食的来客,温东鸣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迎上去就道:“老王,你不是要做大型冲压模具吗,我家分体研制的核心可给你带来了。”</p>

“我们正聊着呢,我还琢磨,你真能忍得住把人藏到明天正式交流会才怪了。”王国伟他们确实正在聊林巧枝,因为到了红旗厂,到了江城这地界,才发现人好像真的有点了不得,这一条条的都是她的战绩。</p>

温东鸣高兴得哈哈笑着,笑得话都说不出来了。</p>

“一把年纪了,又不是小年轻了,你可别笑岔了气。”王国伟没好气,“别光顾着笑,可不是奔着你这厚脸皮来的。”</p>

温东鸣笑声微停,得意地嘴角却翘得更高:“你这是嫉妒!”又不理他,先给林巧枝介绍,“这是第一重型机器厂的王厂长,他们厂承担很多大型工业设备的生产任务。!咸`鱼_看*书¨网+ +免?费¨阅\读.”</p>

林巧枝上前半步:“久仰大名。”</p>

“这可不兴久仰大名,这次我们可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想要突破重型模具技术瓶颈啊!”王国伟笑呵呵地和林巧枝握手。</p>

又简单聊了几句,温东鸣又就招呼他们去吃饭,还给介绍了几个窗口的菜,“肯定合你们胃口。”</p>

紧接着。</p>

是一家汽车厂,这种汽车厂对大型冲压模具有高度依赖的。</p>

温东鸣同她低声说:“大型模具分体研制这个技术,最对他们的胃口。他们真用上了,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还能大大降低成本,又方便运输。”</p>

“我知道,尤其是他们的车壳体,车身覆盖件模具。”林巧枝小声问,“他们是不是可有钱了?”</p>

一辆汽车那么贵呢!</p>

紧接着还有钢铁厂,三线建设厂,江南造船厂……</p>

来的人真的很多。</p>

林巧枝在见到江南造船厂的计剑锋厂长时。</p>

心里不免想到她记在工作笔记里的图纸。</p>

计剑锋这一群带队领导,还有技术工人,在看到林巧枝的真人时,心里也是受到不小的冲击。</p>

尽管早就知道,林巧枝是个十七岁的年轻人。</p>

但知道是一回事,没见到本人之前,不是没有那种真切感吗?从她推动落地的20吨大型模具来看,标准非常高,每一步制作工艺都极其严格,还有缜密大胆的分体研制方案,真的很难把这一切都和十七岁的年轻小姑娘联系到一起。</p>

十七岁的小姑娘啊!</p>

他们不免回忆了一下,自己十七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嗯……做人还是不能攀比。</p>

</p>

</p>

第49章 她打破行业默认惯例</p>

翌日。</p>

林巧枝从侧门走进交流会现场, 这间红旗厂自用的礼堂已经显得有些拥挤了。</p>

来自各地的机械制造同行,各个厂带队的领导,还有红旗厂的主持人员, 甚至还有些红旗厂本厂自己的高工带学生来凑热闹,以至于将本还算宽敞礼堂挤得有点像公交车了。¢兰~兰*文*学\ ′首~发~</p>

主席台上, 事先准备好的话筒, 从电影院借来的电影放映设备,正有人在调试。</p>

以免等会儿使用的时候出错。</p>

而台下。</p>

人头攒动,这并不是因为林巧枝名气大地位高,或是别的,而是大型模具分体研制方案, 确实受众非常广。</p>

除了第一重型机器厂、汽车厂这种显而易见对大型模具技术需求迫切的。</p>

像是钢铁行业,他们的高炉、轧机等设备都需要使用大型铸件模具。</p>

又或是三线建设的军工单位,他们常常面临着高强度的技术封锁,比红旗厂这种民用机械突破起来, 更是难上加难。</p>

即使是江南造船厂,也不完全是为了万吨水压机而来, 在船舶制造业, 分体技术对船体组装的灵活性和精度,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

20吨重模具首次分体研制的突破,放在任何一个制造厂,都是不能忽视的存在。</p>

“只有10吨的天车,就敢想20吨的模具,还是年轻人胆子大,有闯劲。”早早来到前排落座的王国伟往椅子后靠了靠, 作为第一重型机器厂这么强势的单位,在今天这个场子里, 他们也算是相当有资历有战绩的。</p>

“要不怎么说年轻气盛呢?”旁边几个单位带队领导都笑了。</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