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林黛玉当然明白,也正因为明白,她才决定给薛宝钗一个选择的机会。¨6+邀¢墈!书¨惘, ¢毋!错′内,容!
若是薛宝钗能冲破礼教的束缚,不以男尊女卑为念,不说别的,这些出身尚书房的贵女们,日后有机会定会拉扯她一下。
=====
转眼又过去了五天,到了上书房的休沐日。
上次大家做的诗,并迎春、探春、宝钗的那三首,都已经编辑成册印刷了出来。给他们三个的样刊,都一并送到了黛玉这里。
林黛玉本是随意翻看了一下,却发现了一首很特别的诗,不由了出来:
“碧叶田田隐古村,粉荷摇曳对柴门。
淤泥纵染花依旧,科考难容璞玉存。
墨守陈规迷仕路,才高八斗困闺门。
何时科举新风起,俊彦如莲绽丽魂。”
念完之后,她深深吸了口气,才看向这首诗的作者:关玉荷。
关玉荷,翰林院侍讲学士关敏之女,也是京城著名才女之一,今年二十五岁。
原嫁于寒门进士张超,三年前新寡,因膝下无儿无女,就被父母接了回来,如今在娘家居住。~求′书¨帮- ′冕+肺\悦^渎.
她是京城几位有名有姓的才女里,性情最为孤高的一位,能做出这样的诗,林黛玉一点都不意外。
让她意外的是,作为诗会的主持者,怀嘉郡主佩瑶,竟然真的把这首抱怨科举不公的诗收录了进去,还刊印了出来。
凭借这几位才女的名气,只要这诗集拿到书坊去卖,少说也能卖出三四千册,影响力不可谓不大。
一个女子写诗讽刺科举不公,原本不算什么事。可在这种男女权利较量的敏感时期,意义可就特殊了。
难不成,是郡主得到了什么内部消息,故意为之?
想到这里,林黛玉坐不住了,正要让人备车去晋王府拜访,忽然听人来报:“大姑娘,薛大姑娘来了。”
薛宝钗?她这么快就做出选择了?
林黛玉道:“快请进书房去,我换了衣裳就来。”
片刻之后,两人在书房相会,薛宝钗先行施礼,用的却不是女子常用的万福礼,而是拱手作揖。
林黛玉笑着还了礼,叫人把残茶撤下去,重新沏茶来。?躌~4~看`书· -追+最¢薪′璋?結.
两刻钟后,薛宝钗告辞离去。比起来时的神情沉重,走的时候,她仿佛卸下了什么包袱一般,整个人都轻快了许多。
把薛宝钗送走之后,黛玉便叫人套车,直接去了晋王府。
佩瑶接住她,笑道:“我就知道你今天会来,一直在家等着你呢。”
林黛玉嗔道:“你不是好人,这种事情该早些告诉我才是。你是不知道,我可是吓了一大跳。”
两人说说笑笑进了内院,先去给王妃请了安,才去了佩瑶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