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巧姐不想就这么放弃,但因为身上的钱不多了,也舍不得去住客栈,便干脆在县衙门口守着,就这么呆一晚上。
房门大爷见状,唉声叹气,想劝她离开,可最终也只是叹息几声。
正巧典吏佟常从门口走出来,他不是县里的长官,自然不用从后门走。
见门房大爷唉声叹息的,打招呼道:
“老刘,今儿怎么唉声叹气的,可是遇着什么事了?”
姓刘的房门大爷指了指蹲在门口角落处的贾巧姐:
“佟典吏,您瞧瞧,这又来了一个找县里长官的人,还是位姑娘,午后就到了,等了有两三个时辰了。”
“这都天黑了,竟也不走,看样子,打算在县衙门口蹲一宿了。”
听了这话,佟常并不觉得意外,这种情况,他见得多了。
自从贾琮推崇全民监督制度,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来官府上访告发等。
当然也少不了一些特意来申冤的。
佟常也不当一回事,和门房老刘说了几句场面话后,便准备离开。
就在他经过贾巧姐身边时,突然发觉贾巧姐气度不凡,和寻常女子完全不同,一眼就能看出,绝非乡下来的。
一时顿住了脚,看着贾巧姐询问:
“姑娘,您从哪来的?来县衙找谁?”
贾巧姐见他从里头出来,知道定是县衙里的办事人,也不敢托大,起身笑道:
“我是正阳乡三多庄的村执事,为了咱们村重开小学的事情,来找县里的教谕大人。”
佟常听了,愣住了,半晌才反应过来,惊疑地打量了贾巧姐一番,追问:
“莫非你是从京城新派下来的那个贾执事,名讳巧姐?”
听他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字,贾巧姐也很惊讶,微微点头:
“您说对了,我就是贾巧姐,没想到您竟然知道我?不知您是县衙里哪个司的大人?”
佟常确认她的身份后,满心惊骇,忙客气回道:
“当不起您大人之称,在下典吏佟常,是知县大人身边做事的。”
“您既来县衙,何不直接找知县大人?”
别人不知贾巧姐来头有多大,佟常可知道,虽然邹焕昌不敢徇私,对贾巧姐有更多的关照,可贾巧姐既然都来县衙来,肯定是要热情招待的。
若贾巧姐直接来找邹焕昌,肯定会得到优待的。
贾巧姐则回道:
“不过是我们村小重开的事情,知县大人每日公务繁忙,还是不打搅他为好。”
听了这话,佟常再次愣住了。
贾巧姐明明是从京城来的贵女,却能够按照规矩来办事,丝毫不蛮横,实在是让佟常有点意外。
对贾巧姐的认知也多了几分。
语气也越发敬重了一些:
“原来如此,贾执事还真是秉公办事,还请跟我进去坐一会,我这就去通禀知县大人。”
贾巧姐听出了他对自己十分恭敬,心里猜测,莫非这人知道自己的身份?
迟疑片刻,回道:
“天黑了,大人们都回家休息了,还是明日再打搅知县大人吧,我在这里等着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