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询问一句,可向书宏四人走得很快,不一会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四周空旷安静,就如刚刚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贾巧姐左顾右盼,只觉得自己像是做了一场梦。
沉思片刻,她心里有了一点猜测,不由心中满满,喃呢喊了一声“三叔”。
她猜测向书宏四人可能是贾琮安排来保护她的,当然只是猜测,还不敢确定,不过也有七八分把握了。
毕竟刚刚也有路人过来,可看到几个地痞后,就立马避之不及,可向书宏四人,却如同凭空出现一样,丝毫不在意几个地痞的身份。
而且这般身手,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沉浸了好一会,贾巧姐恢复了神色,变得乐观,带着一丝嫣然,眼底还闪着傲娇神色。
若是贾琮真的安排了人保护她,那她就更不用在乎什么了,这一刻,她只觉得自己十分幸福,这种被人好好呵护的感觉,不要太美妙。
一边想着事,一边迈开步子,往县城而去。
她有点愧疚,觉得自己太过于任性,没有考虑过贾琮的感受。
不过,她也想着,三年后一定要证明给贾琮看,她能够做好,能够适应乡下的生活,她也能够独当一面!
与其说其他的话,这样的结果,在她看来,才是回报贾琮最好的东西。
想到这些,步伐变得更加稳健和坚定,面容上也带着几分坚毅。
虽然去县城还需要走二三十里路,可她并不觉得累,只要有结果,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
平杜县衙。
贾巧姐走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才来到县城,马不停歇地便进了县衙。
和以往的县衙不同,如今的县衙,各种县长官,负责各自的管辖工作,比之此前更加细分了。
就如管教育是县教谕的事情,当然也可以直接找县里的长官。
不过,贾巧姐还是打算先找县教谕说说三多庄的事情,如果县教谕不听,那再找其他长官也不迟。
然而,她还是想得简单了,县衙她虽然进来了,可是她根本没见到县教谕的面。
倒不是县教谕不见她,而是因为县教谕的事情‘颇多’,当然,这也只是外人告诉贾巧姐的,真实情况不祥。
为了村里的孩子,贾巧姐咬牙坚持,她不信,自己今日见不到县教谕。
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都已经下衙了,贾巧姐也没看到县教谕的身影。
“姑娘,回去吧,大人们都回家了,您明日再来吧。”
县衙的门房大爷见她一直守在门口,于心不忍,好心提醒。
贾巧姐回过神来,看着他问:
“大爷,县里的大人们不从前门出来吗?”
那门房大爷压低声音说道:
“自从皇上革新后,每天来县里上访举报的,不知凡几,甚至堵着门口不离开。”
“大人们不得不从后门离开,久而久之,县里的大人,都从后门进出,一般人是见不到的。”
“姑娘,我看你也是一片赤诚,这才好心跟你说,你可别说是我告诉你的。”
“天快黑了,赶紧走吧。”
门房大爷说罢,摇着头离开了,看样子,也不是头一次看到贾巧姐这样的人了。
贾巧姐内心再次沉到了低谷,她实在不明白,为何办一件实事这么难?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天就要黑了,她此时肯定也回不去了,倒不如先在县城里过夜,明日一早再来这里守着。
可是一想到自己口袋没几个钱,贾巧姐一时间又犯难了。
最终,干脆就守在县衙门口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