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贾琮的意思,这内阁下达的政令很有可能是忠顺王的意思,颜青山满脸凝重:
“若是如此,那还真是有意催促咱们办啊,陈兄,你打算怎么做?”
毕竟是贾琮接下的诉状,颜青山也想先听听贾琮的意见。
贾琮则回道:
“既然朝廷也有如此政令,那正好,咱们县衙可借此事交差,忠顺王加了一把火的同时,也让咱们有了一个明确的靠山。”
“我估计,忠顺王也是想着,逼朝廷做出决断来。”
颜青山有些惊疑:
“什么决断?”
贾琮看他一眼:“大人莫忘了,摊派赋税的事情现在都还没有定论呢。”
“这一次,如果北静郡王一定要背离民心,必然会背负上骂名。”
“故而,咱们也不用太担心北静郡王府施压,除非他们不按规矩来,直接对咱们县衙的人动手,否则,咱们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来制裁北静郡王府。”
颜青山思索一会,觉得贾琮说得有道理,半晌,正色说道:
“这次还是让我出面吧,毕竟是朝廷的政令,没道理让你一个主簿上的。”
贾琮有些感触,忙道:
“大人其实不用出面,一切让我来办就是。”
颜青山摇头:
“贺老说了,明年我必然提前升迁,得罪了北静郡王也没什么,到时候直接调走了,而你不同,毕竟还得留在此处。”
贾琮闻言,只得恭维几句。
二人又商议着具体细节,期间将孙甲松也叫了来,毕竟是要面对郡王府,大家早些有个准备也好。
……
次日。
颜青山这个县令亲自升堂,审判有关北静郡王府霸占李家庄田地一案,贾琮和孙甲松二人陪审。
因此案已经传开,关注的人不少,加之贾琮名声在外,他这个青天大老爷要替民做主,今日开堂公审,在公堂外围了很多看热闹的人。
而颜青山和贾琮也没有阻止这些看热闹的人进入,毕竟好多人都在盯着,公开审理最好。
公堂上,分别传唤了告状的李家庄的人,同时也传了北静郡王府的人。
北静郡王府出面的,自然不可能是郡王爷水溶了,就连王府管家都没来,只派来一个管庄子的管事,并且带来了一个专门接诉状的讼师。
讼师熟读律法,嘴皮子利索,最是能钻空子,一般的衙门看到这类人,都比较头疼。
然而,对于贾琮他们来说,北静郡王府请来讼师并不意外。
按照公诉流程,颜青山先让李家庄的村民诉说自己告状的情况,同时展示证据等。
接着,便来到了被告北静郡王府辩解回合。
只见那讼师不慌不忙地拿出了一堆地契和契书展示给所有人看:
“各位大人请看,这里就是李家庄的人所言田地地契,以及当初他们用银子卖田地的契约书,全部都在这里。”
“按照我朝律法,只要买卖双方同意,那么就没有任何问题,眼下白纸黑字当面,你们竟敢说是北静郡王府强占了?”
说话间,有书吏接过这些契约书叫给颜青山和贾琮看。
贾琮先发话:
“这些契约书说明不了什么情况,只能说北静郡王府确实有合法占有的条件,而不能说明,北静郡王府占有这些田地是合法的!”
这话听起来有点绕,但意思很明显,就是贾琮不认这些契约书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