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有点难以抉择,这时看看贾琮他们怎么回应,也有助于他决策。
很快,颜青山、贾琮、孙甲松三人的联名奏折到了建兴帝手中。
待看完后,建兴帝拍着桌子:
“好!好一个为民请命。”
底下几个大臣见状,皆互相对视着,猜测贾琮他们到底在奏折里顺了什么,竟得建兴帝如此肯定?
“你们也都看看吧!”
建兴帝让太监将奏折递给他们看。
几个大臣互相传阅之后,皆是满脸微妙。
须臾,有大臣站出来说道:
“皇上,老臣刚刚就说,此等事情,万平县衙断然不敢作假,眼下包括县令在内的三个县官联名上书,做出此等承诺,老臣以为,可按他们所言去做。”
“若确实引发百姓们反对,甚至再次出现围堵县衙的情况,足以说明,他们并未作假。”
“若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百姓们欣然接受朝廷征兵征粮之政令,那就是他们欺君罔上,罪当问斩!”
“同时,也算间接验证了老臣等提出的加征赋税之举,朝廷可出战之言论。”
其余几个大臣听了,纷纷点头认同。
贾琮他们提出的举措,算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不论是反对还是赞同的,都没有理由拒绝验证此事。
建兴帝见他们统一了意见,正襟危坐,满脸威仪:
“好!那就用事实来说话。”
“来啊,传朕旨意,着京兆府颁布征兵征粮告示,就说西北异族将侵我疆土,朝廷为出兵征讨阻拦,不得不有此举措。”
当即有太监填好敕令,建兴帝盖上大印后,便传了出去。
而随着这道旨意下达京兆府衙,朝野上下,几乎所有关注朝中局势的人,都盯紧着此事的发展。
此事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整个朝中接下来的风向,到底是百姓们欣然同意,还是极力反对,谁都不敢确定,只待最终结果出来。
一时间,满京权贵似乎都在屏气凝神,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
“听说了吗,朝廷要加征赋税了,说是要打西北的异族啊。”
“朝廷光顾着打异族,却不管咱们百姓的死活了啊,如今课税之重,各种各样的税收,咱们本就过得很艰难了,还加征赋税,这还怎么活啊。”
“是啊,若是征兵,我家唯一的壮丁就没了,不说能不能活着回来,就说咱们家也算是彻底破灭了。”
“……”
随着京兆府将告示贴出,京城各个角落,都有人在谈论此事。
绝大多数百姓,都是唉声叹气,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无助。
“我听说,打异族不过就是那些将军想要打仗而已,咱们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还打什么仗?”
“是啊,要打仗,让这些官老爷自己出钱打呗,何苦再找咱们征收赋税?”
“诸位,你们还记得前不久围堵万平县衙的那些人吗?本来万平县衙是要提前征兵征粮的,后来这么一闹,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事我是亲眼目睹的,现在想想都激动啊,不如咱们再去官府前面求情吧?”
“这样不好吧?围堵官府要被砍头的?”
“怕什么!朝廷加征赋税,就是让我们活不下去了,反正横竖都是死,不如有样学样,也不见上次围堵万平县衙的人被砍头呢!”
这话一出,引来不少人赞同。
很快,就有三五成群的百姓结队前去京兆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