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红楼之独善其身 > 第173章 贾母借机表明态度

第173章 贾母借机表明态度

又过几日,便是去清虚观打醮的日子。

贾家早派人去了清虚观,将里头的人,都给腾了出来。

薛姨妈和薛宝钗也再次来到贾家,同贾家众人一起出城。

又和姐妹们相聚,薛宝钗颇为高兴,只是有意避开贾宝玉,不和他说话。

她的心思自然在贾琮身上,只是今日女眷出行,贾琮作为贾家爷们,自然在前头开路,一时二人倒难得见面。

随着贾母乘坐着大轿从大门出来,贾家众多女眷,或是坐轿,或是乘坐马车,加上一众丫鬟婆子,乌压压的占了半条街的车马,浩浩荡荡地往城外而去。

清虚观中,一众道士早已散去,只留了一两个负责迎接,里头也早有贾家婆子接手。

待贾家众人来了,清虚观的张道士,领着人前来迎接。

贾母和这张道士早相识,二人见面免不得先寒暄一番,这张道士也深得世故人情,几句话说得贾母等女眷皆跟着笑,气氛很好。

一面请贾母等往观里去,一面说道:

“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宝二爷也该寻亲事了。”

“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得上,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说。”

这话一出,王夫人原本笑呵呵的神色瞬间消失了,跟在后头的贾宝玉、林黛玉二人也瞬间变了脸色。

薛宝钗原本是挂念着贾琮,至于贾母和张道士说笑,她都没怎么在意。

但听了这话,也跟着一惊,心想着,这道士怎么好端端地要给贾宝玉做媒了?

贾家如今虽没落不少,但贾宝玉作为贾母的心头肉,这婚事怎么也轮不到一个道士来说吧?

虽然张道士有点名头,又和贾母早就认识,但薛宝钗觉得,张道士这时提及给贾宝玉说媒,非常的突兀。

另外,张道士说的这个小姐,似乎和她的情况很是相似,有这么巧合么?

就在她不解之时,贾母回应了:

“上次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点再定罢,你可帮着先打听着,不管她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

“就算是那家子穷,不过给她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这话表面上是回张道士,可其实有很重的指向性,王夫人、薛宝钗都听出了贾母的言外之意,二人神色各异。

薛宝钗眼中带着惊喜和轻松,前头贾琮跟她说,定有反转,她就在等着反转到来,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府中流传着‘金玉良缘’的说法,贾母肯定也听说了,眼下故意借着张道士,向王夫人表明她对贾宝玉婚事看法。

薛宝钗前头刚过十五的生辰,张道士也说了个十五岁的小姐,和薛宝钗年纪相当,而且家中富庶、样貌周正,和薛宝钗也很符合。

可贾母却说,贾宝玉不必急着娶亲,还说不用在意对方家中富不富庶,只要人品端正就好。

想到这里,薛宝钗彻底释然了,难怪这张道士好端端的要给贾宝玉做媒,敢情就是帮着贾母打配合呢!

虽然二人没有明说,可薛宝钗已经能够对应了,张道士所言十五岁小姐就是她,而贾母口中品貌端正,‘并不富庶’的人,就是林黛玉了。

意思也很明确,贾母并不支持金玉良缘,她支持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人。

也因此,薛宝钗彻底安心,只要贾母是这个心思,王夫人和贾元春就得慎重下决心了。

只不过,薛宝钗想到贾母眼下快八十岁了,谁知道她还能再活多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