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贾宝玉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来,袭人轻叹一声,示意他不要再说了,免得走耍酒疯。
贾宝玉之所以不敢说出来,是因为和他换汗巾子的人,名叫蒋玉菡,是个生旦戏子。
贾宝玉和他只见一面,就喜欢上了,二人很快就发展成了契弟关系。
今日正是和蒋玉菡喝酒时,两人互换汗巾子以表自己的心意。
贾宝玉却忘了,自己系的汗巾子,是袭人送他的,眼下袭人提及,他才想起来,自然难以启齿。
最后只得笑道:“我赔你一条罢了。”
袭人听了,无奈轻叹,想再要说几句,又恐怄上他的酒来,便也去睡了,一宿无话。
次日天明。
袭人一边服侍贾宝玉起来,一边说着:
“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二爷你们一众爷们跪香拜佛呢,还有端阳的节礼也赏了。”
说着,命小丫头子来,将昨日所赐之物取了出来。
只见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
贾宝玉看到这些东西,颇为高兴,一面把玩,一面问:
“其他人也都是这个么?”
袭人回道:
“老太太的多了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
“二爷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大奶奶是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两个锭子药。”
贾宝玉听得疑惑:
“这是怎么个缘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吧?”
袭人摇头:“昨儿拿出来,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子,怎么就错了,你的是在老太太屋里的,我去拿了来了,太太也说了,明儿叫你五更天进去谢恩呢。”
贾宝玉微微点头,又突然想到薛宝钗她们都离开府了,接着问:
“薛姨妈和宝姐姐都离府了,贵妃竟也赏赐了礼物?”
袭人笑着摇头:
“二爷怎么就糊涂了?虽说姨太太她们离了咱们府,可也还在京城,又是亲戚,怎么就不能赏赐礼物了?”
贾宝玉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又问:“那礼物可送去了?”
袭人点头笑回:“早送去了,另外,贵妃娘娘还特意叮嘱,这次去城外打醮,定要请姨太太和宝姑娘一起去。”
贾宝玉听后,不以为意,只让丫鬟将自己得的礼物送去给林黛玉挑选。
却没想到,林黛玉根本不稀罕,一件也没要。
贾宝玉心中惊疑,忙去亲自找林黛玉。
只见林黛玉这时正斜趟在炕上,贾宝玉便故意凑上去,嬉皮笑脸地询问:
“我的东西叫你拣,你怎么不拣?”
林黛玉见是他,别开脸开,淡淡回应:
“我没这么大福,经受不起,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
贾宝玉听她提到‘金玉’二字来,不觉心动疑猜,便说道:
“不管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
林黛玉原本也只是试探一下,听他这么说,便嗔道:
“好没意思,白白的说什么誓?管你什么金什么玉的呢!”
贾宝玉听了,霎时笑容满面,故意挑一些好话逗林黛玉笑。
近日,荣国府中流传着‘金玉良缘’的说法,这金指的是薛宝钗所戴的金锁,玉自然就是贾宝玉戴的通灵宝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