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商业天黑前都会关掉,核心区域是有宵禁的。
尤其是京城,应天府虽然已经不是京城,核心区域依然有许多达官贵人,这些地方宵禁依然执行。
青楼都是晚上营业,位置相对来说,会稍微偏一点,都在宵禁范围之外。
青楼周围就会形成一个产业链。
酒楼包厢内,李政点了一些吃的,已经上齐。
赵吏安此时脸上还有笑容:“公子,今天晚上,下官确实是舒坦了。”
“这些年来,我对这些朝廷蛀虫,早已瞧不顺眼,奈何他们结党,我个人之力,着实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如今想来,我以前也确实是有些迂腐了!”
赵吏安此时已经有些忘乎所以了,还沉浸在刚才那种发泄的快感之中。
李政看着赵吏安,有些疑惑:“赵大人,你这身手、力道,可不像读书人啊!”
赵吏安脸上笑容一僵,随即苦笑:“我家道尚且还行,读书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科考虽然只考文章、策略、治国之道,但我射御更好一些。”
“相比文官,我更愿意做武将,所以我早年在边军任职。”
“后来因为得罪上官被贬,陛下念我有功,便召回京城做了一个监察御史,中间也去户部做了一段时间主事,后来官至左金都御史。”
赵吏安这性格,会得罪人是一点也不奇怪。
不得罪人才会让人觉得奇怪。
刚遇到赵吏安的时候,他还比较“耿直”。
要说起来,赵吏安这性格,也确实适合做御史。
御史是做什么的?
就是专门弹劾别人的,看谁做得不好,做得不对,就去皇帝那告状。
御史基本独立于整个朝廷六部之外,属于一个监管部门。
而且赵吏安回京就做了监察御史,这个品级虽然不高,只是七品,跟县令一个级别,但权力不小。
应该也是受重用的人。
尤其是做到做金都御史,这已经是朝廷正四品的大官,还是京官,按理来说,也是不小了。
整个京城应该也只有那么多,自己却对赵吏安没有什么映像。
李政疑惑道:“赵大人,你在京城从七品到四品,应该也做了一些年。”
“七品的时候,我不认识你很正常,你做到四品,我就算没见过你,应该也听过你的名讳才对。”
“可我没什么映像啊!”
赵吏安一脸狐疑的看着李政:“公子,你当真不记得?”
李政已经意识到,自己可能跟赵吏安有过交集,自己记忆中也得到了原主的许多记忆,但总有一些缺失,还真就想不起来赵吏安这一号人。
“没想起来!”李政很肯定的说道。
赵吏安犹豫了半晌,说道:“我当上左金都御史之后,弹劾的第一件事就是关于公子您的。”
“将您的豹房,以及很多事都弹劾了一遍,主要是修建长生楼之事。”
“您确实没看到我,但一道旨意,要将我削官。”
“当时陛下身体抱恙,还是下了一道圣旨,将我调来应天府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