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满脸尴尬,他怎么也没想到,赵吏安会来应天府,那是自己的原因。
回头一想,这事跟自己似乎也没关系。
那是这身体原主做的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以前那是误会!”李政随口解释了一句。
赵吏安这人性格耿直,而且不畏强权,官场人一听李政这话就知道是客套一下,但赵吏安却追问:“公子,事什么误会?莫不是公子修豹房和长生楼有其他用途?”
赵吏安会这样问并非故意,而是真的好奇。
他以前自然不会这么想,跟李政相处时间久了,发现李政跟传闻之中并不一样。
以他现在对李政的了解,是不可能花那么大的代价去修建豹房和长生楼的。
那李政修建长生楼,肯定有其他的原因!
李政一时语塞,自己也没想过要修那玩意,是原主要修的:“这个事不方便跟你说!”
李政是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才随便搪塞一句。
赵吏安却信以为真了,还以为李政有什么目的,现在只是对自己还不够信任,才找了个借口。
“下官明白了!”赵吏安没有继续追问。
对于赵吏安这个性格,李政有时候很恼火,有时候又很喜欢。
比如现在,赵吏安就能忍住不问。
赵吏安肯定是有这个胆子问的,只是他能忍住。
“赵大人,其实来应天也挺好,你这性格,要是继续做御史,得最的人只会更多。”李政直接转移了话题。
赵吏安却不这么想:“公子,虽然说不管做什么管,都是一样,最终是为了造福天下。”
“但如今朝中奸人贼子太多,他们若是不除,天下难有太平之时。”
“虽然左金都御史和应天知府都是正四品,也都是手握重权。”
“但下官更愿意做御史,为天下不平之事发生,揭露那些奸诈小人的面露,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李政早有心收赵吏安入麾下,要不然今天晚上也不会拉他下水。
听到赵吏安这一番言语,李政心中想法更加坚定:“赵大人,你是大器晚成之相,日后定能名留青史。”
名留青史对于赵吏安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不过现在他可没心思去考虑这些:“公子,想要名留青史,那也得先过了眼前这一关。”
“郑家背后是吴王,可不好应对啊!”
吴王是亲王,虽然没有太多的权利,管不了朝廷,也管不了官员,但是十分地位在那里,拥有的特权极多。
而且,巴结吴王的人极多,已经形成了一个关系网。
这就导致有时候吴王说一句话,比当官的说话都管用,因为官员要给吴王面子。
再者,吴王是皇室,哪怕抓到他的把柄,也不可能把他怎么样。
李政轻轻一笑,说道:“吴王确实不好对付,但我更不好惹!”
赵吏安看了看李政,微微张嘴,没有说话。
在赵吏安看来,李政现在的地位是比不上吴王的。
朝廷皇权虽然还没有完全被架空,但有很多东西连皇帝都已经管不到了。
皇帝之前身体抱恙,现在虽然好转,应该会努力稳住朝政。
这只是稳而已,并没有直接把所有权利再次集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