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宫女往谈录 > 太监琐事(十一)

太监琐事(十一)

崔玉贵二进宫

--------------------------------------------------------------------------------

辛丑回銮事件之后,崔玉贵确实遭受了被逐出皇宫的命运,但不久后他也的确再次回到了皇宫。原本,我计划在《西行路上》这部作品中撰写一篇名为《三位干妈一起来了》的文章,详细补充叙述崔玉贵的故事,但遗憾的是,由于自身的懒散及右手偏瘫问题,未能完成,最终只好作罢。在此,我简单概述一下老宫女所讲述的关于崔玉贵的经历。

崔玉贵不仅是老太后娘家弟弟桂公爷的义子,之前还曾是庆王爷的养子。他最初是在庆王府担任小太监,因其聪明伶俐且颇有潜力,借助王府向皇宫输送太监的传统机制,得以晋升并进入皇宫任职。有了庆王这位军机大臣在外撑腰,加上宫内庆王女儿西格格的庇护,崔玉贵在宫廷内外都颇有权势。

庚子年间西逃途中,庆王奉命回京议和,随后又派遣两位侧福晋追赶太后銮驾。他们在途中巧遇桂公夫人一行,后者同样是逃离京城的皇亲贵族,在八月初一起抵达山西觐见太后。对于崔玉贵而言,三位干妈同时到来,使得他忙得不可开交,既要伺候老太后,又要照顾两边的干妈。

回銮以后,形势突变,因珍妃之死,老太后迁怒于崔玉贵,决定将他赶出皇宫。老宫女严肃指出,此时的老太后想要展现出慈悲为怀的一面,以便在各国公使夫人的面前重塑形象,摆脱推人下井的残忍形象,转而扮演一位仁慈的老国母角色。因此,她在崔玉贵身上做了文章,尽管桂公爷亲自出面求情,但由于他既非有力靠山又软弱无力,太后并没有答应宽恕崔玉贵,反而是借此机会对他严厉斥责,以显示自己对珍妃之死的愤怒。

数日之后,庆王爷的福晋进宫。庆王作为议和的关键人物,在李鸿章去世后,更是肩负重任,而他与崔玉贵之间的特殊关系使得他能够洞察太后的真正意图。实际上,太后并非真心懊悔珍妃之死,也不是真的痛恨崔玉贵,而是担心此事会损害她在各国公使夫人面前的形象。庆王福晋深知这一点,便进宫为崔玉贵求情。事实上,遣逐一个太监并非大事,之所以兴师动众,目的并非单纯为了崔玉贵,而是为了太后能在国际社会挽回颜面。经过这一番周旋,崔玉贵暂时离开皇宫,但不久后又得以回归。只不过,桂公爷和庆王成为了太后用来转移矛盾焦点的替罪羊,表面看似惩罚崔玉贵,实则达到了太后对外界表明态度的目的。

崔玉贵在大清时期对此类事情守口如瓶,但在民国时期,他却把被逐出宫的经历当作自己的炫耀资本,时常以此吹嘘。以上所述的崔玉贵二度进宫之事,是老宫女为我们讲述的,记录在此,作为填补之前叙述中的遗漏之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