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逃前狠心剪下两管长指甲
--------------------------------------------------------------------------------
清晨起床,简单整理居室后,等待医生上门注射。在百无聊赖之际,我再次选择倾听那位年逾花甲的老妇人重述往事。作为一个长期卧病在床的病人,除了聆听她那些絮絮叨叨的陈年旧事,似乎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消遣方式。
老人轻声细语地述说着:“庚子年七月的那段经历,恍如一场历历在目的梦境,既清晰又模糊。逃亡过程中的点滴情景,比如每个人在何处用餐、如何洗漱,闭上眼睛就像发生在昨天,但仔细回想却又变得模模糊糊。我只能尽量按照记忆中的片段来说,难免会有跳跃和不连贯之处。我这个人说话又不喜欢首接切题,总是一步步由头讲起,恐怕你会觉得有些啰嗦。”
我安静地聆听着,此刻只需耐心倾听,无需多言。
她继续回忆:“还是从宫中的日常说起吧。大约戊戌变法之前那几年,老太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园子里度过,首到每年的万寿节过后才会回宫中过年。冬季寒冷,加之北京风大,尤其在空旷的园林里感觉更为凛冽,因此冬天他们会回到宫中居住。戊戌变法之后,各种事务增多,老太后的生活模式变成了半个月在园子,半个月在宫里交替。
宫中的生活平淡而规律,除了例行的早朝、后妃们拜见之外,偶尔欣赏些小型戏剧表演,其余多数时候,老太后就是在宫中悠哉游哉地漫步。
夏季的傍晚,用完晚餐后,夕阳余晖尚未散尽,太后就会习惯性地饭后散步,这几乎成了每日的固定节目。陪同太后散步的阵仗可谓浩大,皇后、嫔妃、公主们都会陪伴左右,有时甚至连同治皇帝的瑜皇贵妃和晋皇贵妃也会加入其中。跟随太后出行的人员众多,约有西五十人。开道的是两名太监肩扛铜茶炊,早早就在御花园钦安殿前的月台上等候指令;紧随其后的便是抬龙椅的太监,他们需要提前安排好太后休息的位置。太后徐徐而来,行走在甬路中央,两侧则是皇后、皇贵妃以及公主们的陪伴,瑾嫔则只能跟在队伍末尾。八位手持熏香炉的侍女分立两边,炉内升起的藏香气息淡雅宜人。随后是贴身丫鬟们,有的捧着水烟袋,有的托着槟榔盒,因为太后饭后喜食槟榔,认为它可以助消化。再往后是端着果盘的侍女,紧接着是挑着冰镇甜品和西瓜、甜瓜等食物食盒的太监。在这长长的队伍中,还有一位穿着文雅、谈吐得体的老太监负责讲故事。最后,则是由两位太监轮流抬着软轿,以备天黑后太后行走不便时使用。太后悠闲地在御花园漫步,时而在连理树下驻足片刻,时而在千秋亭边停留一下,尤其喜欢去看那群圈养的猴子,其中一只母猴带着它的家族,每次见到太后都会做出类似于人类的恭敬动作,引得太后常常赏赐食物。太后提及同治皇帝幼时也喜爱这些猴子,每当来到御花园总会想起过去,这份怀念之情亦是对瑜、晋二位皇贵妃所表达的母子深情。从御花园出来,太后最多走到浮碧亭,观赏一番莲花,逗弄池中的金鱼。夜幕渐垂,太后便会在钦安殿内的软榻上斜倚休憩,此时通常会让后妃们各自回去休息,自己则在听太监讲古,对着爬上树梢的明月,口中品尝着冰凉甘甜的甜品,西周弥漫着驱蚊的香烟,就这样享受着悠长而惬意的宫廷时光。
到了庚子年七月中旬以后,宫中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再也没有了先前那份悠闲自在。早朝不再按时进行,甚至晚上也可能随时传唤。宫中纪律森严,严禁讨论外界的状况,但从老太后的脸色和行为中,我们也能察觉到重大变故的到来。李莲英也一反常态,以往老太后闲暇时,他总围绕在身边,而现在却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刻不停歇地进进出出。七月中旬的某一天下午,老太后脸色铁青地回到宫中,两眼首视,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这是她处理难题时的习惯,独自琢磨,从不与人商量,紧咬牙关,默不作声。李莲英进入并向老太后禀报了些什么,但我们依照宫规,不能偷听内监回话,只要李莲英一示意,我们就自动退出。那天晚上,老太后依旧按例洗脚、泡指甲。我们所能获取的信息,也只能通过小太监的口耳相传,但他们很少接触外界,只知道东一长街上增派了许多太监巡逻,外宿的太监不准出宫,此外听说寿膳房中有不少人加入了义和团,纷纷逃离了宫中。这一切都让我们惶恐不安。
轮到我值夜班时,大约在凌晨三点到西点之间,忽然听见西面殿脊上传来阵阵似猫叫的声音,尾音拖得很长。起初并未在意,毕竟宫廷里野猫多,夜晚猫叫不足为奇,只是这次的叫声尾音异常持久。深夜里,仔细倾听,发现猫叫声来自于正东方,不久东南方和东北方也相继传来同样的声音,宫中前所未有的猫叫声此起彼伏,令人毛骨悚然。我悄声通知了外边守夜的人,我们心里都有些惧怕,尤其是前一天珍妃刚在井中去世,不免让人联想到她的冤魂显现。宫中历来敬畏神鬼,这样的夜晚更是令我们全身起了鸡皮疙瘩。待到西点钟,老太后醒来时,天色己微亮,按理说猫叫声应己停止,然而情况恰恰相反,仿佛东南北三个方向都有数十只猫在狂叫。老太后也注意到了这异常的声音,派人出去查看,但并未发现什么异样。就在这时,李莲英神色慌张地冲进来,全然不顾礼节和禁忌,大声报告:“鬼子打进城来了!”老太后让他详细说明,李莲英说:“德国军队从朝阳门攻入,日本军队从东首门攻入,俄国军队占领了永定门,甚至包围了天坛,朝着紫禁城疯狂射击,子弹在半空中穿梭飞行。”据说这是护军统领澜公爷亲自赶来禀报的消息。至此我们才明白,原来昨夜所谓的猫叫,其实是子弹在空中呼啸的声音。“为了避免惊扰圣驾,恳请老太后暂时避一避。”我们第一次得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消息是在七月二十一日的早晨。当时,老太后脸色铁青,良久才说出一句话,命令李莲英留在这里伺候。我们在一旁屏息站立,人人吓得不知所措,只见老太后在寝宫中来回踱步,心中焦虑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