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在年代文中咸鱼 > 分卷阅读59

分卷阅读59

,爸妈不要她回沪上,不会连生活费也不支持吧?

只是——

昨天才生气说实话要和家里一刀两断,结果今天又盼着家里寄来的东西,出尔反尔,她还真是出息。

花菲菲忍不住又红了眼眶。

韩景对大队长的建议却有点不服气,年轻人争强斗胜,都不想说自己不行,被徐飞一拉,愣是找不到话回他的“叶榆都在第三组”,他觉得自己努力努力超过其他人可以,但对赶超叶榆是真没什么信心。

既生瑜何生亮啊!

“傻子。”

韩景这才发现自己一不小心把心里的中二话吼了出来,周围人都用看二愣子的目光看他,这声骂正是来自叶榆,他尴尬笑了笑:“同意同意。”

“行。”

叶榆也同样答应了。

她相信自己在普通小组也能挣10工分,但挣10工分粮食也不够养活他,第三组的人比第一小组多多了,多混熟几个,方便未来向他们买家里多余的口粮。

组队没问题,各自去自己新分的小组上工。

小麦的犁地已经完全完成,剩下包括有耩麦、耙地、砘土、施肥。

其中,耩麦指按比例把麦种倒进耩箱里,然后耩到地里。

俗话说:

“家有千顷地,全凭一张耧”。

耩麦比犁地还辛苦,耩麦分为两种,一种是纯靠人力,单拉前面一个耩箱就需要五、六个人合作,一块儿使劲。

一种是靠牛或驴牲畜,现在犁地已经全部结束,牛驴都有空,有牛、驴在,可由牛或驴加上两三人组队。

叶榆既然不想沤肥,自然也不乐意施肥,臭味对于她的五感来说太虐人了,和桂花嫂商量着主动报名耩麦小组。

大队长考虑到现在耩麦已经接近尾声,青壮年们这两天当老黄牛累的够呛,换人换工休息一下也好,便同意了。

但他还是和村会计,在前期监督一下叶榆和桂花嫂两人的干活进度与质量。

才监督没多久,大队长就忍不住感慨万千:“传说中的‘一力降十会’,今天我算是见到了。”

其实叶知青来乡村建设还真有点浪费,她最适合的是部队,光是靠蛮力都能挤进特优的特种部队。

只是招文艺兵以外女兵的特种部队实在是少,即便有也不以力量为主,普通女性想要报名也找不到路径。

村会计没想那么多,只是跟着叹活这么多年,也第一次见到所谓的“天生神力”,放到过去都能当将军杀鬼.子。

此时,叶榆正在和牛斗争。

是的,牛,一头老黄牛。

叶榆在末世开过飞车,扔过炸.弹,杀过变异牛,吃过牛肉,但真还没有与普通牛近距离相处过,更不谈使唤牛。

但她力气大啊。

高高举起牛都不是问题,何况只是拉一头牛而已。

大队长和村会计会接二连三发出感叹,也是因为叶榆一开始已经不是生疏问题,他们搞不懂她拉牛还是牛拉她。

牛仿佛也懵了:

“哞哞哞。”

它的腿怎么会自己跑?

等叶榆慢慢调整技术,牛终于不叫,也乖乖干活,虽然大队长他们猜测牛是被强迫怕了,速度也不快不慢正常起来。

叶榆负责拉耩箱的力气活儿。

而桂花嫂也不像之前犁地一样可以偷懒,她负责在后面摇耧,即摇动耧的木把手,让种子均匀撒在地里。

摇耧比起力气,更考验技术和耐心。

桂花嫂也不负重托,上手贼快,耧腿吃土的力度不深不浅,她干活非常仔细,领悟力也惊人,就还挺适合的。

不管是质量还是速度,两人的配合都一点都不比那些老庄稼把式差,地里只听见耧坠儿叮当叮当响。

第31章 秸秆猪圈

叶榆一如既往发挥, 靠着一身蛮力,从不翻车,另一头, 韩景、徐飞他们也在艰难地适应中。

小麦地里今天不需要这么多人,韩景和徐飞没有种小麦,他们被调去种大豆。

大豆往往是和红薯、玉米、土豆套种的,主要目的是为肥地,红薯和土豆地里需要套种大豆的在收获红薯后已经种完, 现在只剩下玉米地还没来得及种。

而玉米地之所以没在玉米收获后立刻种下, 只因在种大豆前还需要先将玉米地里的秸秆清理干净, 这同样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韩景和徐飞被分配到的便是清理玉米秸秆这种需要力气大于技术的活儿。

但不意味着完全不需要技术。

砍秸秆需要技术, 捆秸秆也需要技术,秸秆晒干后可以当柴,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一点, 包括知青点, 连搬运秸秆也需要技术, 纯靠力量也不是不行,就像叶榆那样一力破万法,但他们的力量显然不够。

好在有同组人帮他。

第二小组的小组长洪叔是个有远景的人, 他愿意收下韩景和徐飞, 也是看他们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