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怀义请旨去各州筹粮,按照魏景初出的计策,带了几名亲信先一步去了惠州。果不其然,惠州一片祥和的景象。魏怀义问了当地百姓,都说没有灾情,更别说旱灾了。
魏怀义大怒,写了密旨让人送去嘉都。自己去了惠州州府,经过几番周折,又是威逼利诱,让州府交了粮。
魏怀义终于在九月底凑齐了军粮。
杨绥对此很惊讶,没想到他会这么快筹齐。
文杏:“娘娘,看来这个魏怀义不像表面上这么愚笨,倒是可用之人。”
杨绥:“一个人如果要装蠢装几十年,也是一件难事。本宫倒是更愿相信他背后有人指点。”
文杏:“可是探子没发现他和什么人勾结。”
杨绥:“这就有趣了,想不到一窝蠢货竟然还出了个智才。”
文杏:“娘娘是说魏夫人?还是郡主。”
杨绥:“平阳这孩子打小就聪慧,本宫也有好些日子没见她了,也不知道她和离之后日子过得好不好。”
文杏:“娘娘今日要见郡主吗?”
杨绥看了文杏一眼。文杏低头领命。
魏景初没想到杨绥会传自己进宫,匆忙收拾了一下衣着就去了长春宫。
杨绥还是一如既然的和魏景初闲聊,直到有宫人进宫禀报:“娘娘,大事不好了。南郡传来战报,契丹突袭越冬岭,安夷台沦陷了。卫老将军现已退回到函岭关。”
杨绥站起身,严厉道:“什么!传太子,兵部尚书,中书令等人去长阳宫觐见。”
太监俯首:“太子殿下和各位大人已经赶往长阳宫了。”
魏景初看着杨绥离去的背影,只觉得心慌,魏怀义此时正在押运粮草赶往凤州,若是凤州失守,那她父亲还能回来吗......
一行人在长阳宫整殿商议兵败一事,有人提议奏明李胤,让他来主持大局。杨绥此时和李琼旭想法一致,李胤这些年沉迷经书,他出来与否无关紧要,甚至还有可能收回暂代天子的权利。
杨绥:“眼下最要紧的是派人去支援南郡。陛下年事已高,又醉心经书,此事还未到绝境,可暂缓禀明。”
李琼旭:“儿臣也是这么想的。此时兵部应该尽快整理出嘉都可调遣的将军。卫将军已退至函岭关,不可再退。”
冯怀清:“卫小将军驻守在凤州北部,可暂时调遣他去支援。”
裴寂:“不可,契丹狡猾,焉知不是调虎离山之计,若是南北皆失守,凤州就彻底沦陷了。”
杨绥:“裴侯所言有理,诸位爱卿,可有推荐之人。”
裴寂刚想上前请命,李琼旭先开口:“儿臣愿领兵前往。”富贵险中求,此战若是赢了,他在嘉都的声望会更高。到时候李胤就能安心放权给他,就有机会让皇后退朝换政了。
杨绥知道他心里的盘算,但眼下确实没有能用的人手。
裴寂连忙跪下开口:“太子殿下身份尊贵,不可贸然前往。臣愿意领兵代殿下出征。”
杨绥最头疼的就是给裴寂放权,一旦放虎归山,就再难牵制他了,这种危险的狼,还是放在眼下更能掌握。
杨绥不说话,朝堂上一片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