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溥摇头道:“我在东宫不过一个冼马,位卑言轻,比我有才能者大有人在,江浦伯何必呢。”
当然是因为我开了天眼啊!
“杨冼马,你就说赌不赌吧。”
张軏说道:“十斤米面,五两银钱,足够普通百姓生活很长时间了。你刚才也说,我科学院多是勋贵子弟,不学无术,关中百姓来的也多是大字不识,即便认字,留给我也不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你还担心会输不成。”
用关中百姓的钱粮米面做读书,某种程度上,对杨溥而言就是道德绑架,偏偏杨溥还无法拒绝的那种。
杨溥仰头一叹,转而道:“既是为了流民百姓,那我也不好拒绝了,只是太子殿下那里.......”
咱两的赌注,太子殿下在其中,是否不太合适。
“放心,我回去跟殿下说明。”
张軏道:“陛下对浦口非常看重,这点想必你也知道,而让太子殿下到浦口设一办事处,既是赈济灾民,同时也是在做灾民的善后工作,陛下知道也会很欣慰的。”
“如此便再好不过。”
杨溥说道:“只是江浦伯,既是打赌,你也自当竭尽全力啊,不要白白送钱。”
“放心,我从来不干亏本的事。”张軏一笑。
对方答应下来,张軏也不在此多留,转而返回科学院,把科学院里的教授先生们都叫过来。
让科学院的生员参与科举,这是张軏早就计划过的事。
科举对大明意义重大。
而他想要把科学院往国立大学的方向靠拢,自然得参与到其中,要让科学院的生员去考,且考得好,甚至达到垄断科举的程度。
要让全天下的读书人,在谈及科学院时,都本能的产生出敬畏,要让人知道,进到科学院必能高中!
如此,就会有更多人才主动到科学院来,张軏弘扬科学的理念也能更加迅速!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这时代对于传道授业恩师尊敬有加,而但凡从科学院走出去的读书人,都能算是自己的弟子,以后培养出人才,各个位高权重,何愁没人给自己养老啊!
张軏觉得自己想得太远,但不是没有必要。
回到科学院。
明伦堂。
此处是作为先生们给生员讲课的地点。
科学院里现有的生员教授,除了幼儿班一些年纪尚小的孩童以外,其他人都被叫到这里来。
其中有穿着粗布麻衣的关中百姓子弟,也有衣着华贵的勋贵子弟,拢共三十来人。
张軏环视众人一圈,说道:“诸位都是我科学院学生,我也不和你们多废话,下个月就是乡试,是国家的抡才大典,我们科学院隶属国子监名下,这样的考试,咱们不能缺席,因而我准备从今天开始,科学院进入备考阶段,所有人都得去考,并且得给我考好,考不好我就让人给你们送回家里去,科学院不收废物!”
科学院要参与到乡试?
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人都不由愣住。
陈黎等人还以为张軏不准备走科举一路,他们会错恩师的意思了?
关中子弟则面带惊喜,能进到科学院,他们多少还是能认字的。
乡试,科举.......
曾经他们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也想读书科举,但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
再加上关中旱情,希望彻底破灭。
没想到还有机会?!
十来个生员,看向张軏的眼神中,满满都是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