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的街头。
张軏走在宽阔的水泥路上,宽阔的道路,比起南京城也丝毫不逊色,路边还有一棵棵绿植,甚是好看。
路上的行人相比从前,也多了很多。
读书人,来往商贾,叫卖的小贩,络绎不绝,相比一个月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钱贵此时就跟在张軏的身后。
“伯爷,你看这街上的商贾,比起前些天可多了不少,咱们那些消息放出去,现在好多人都来问我,想在咱们浦口置办一些产业呢。”
钱贵像是讨功一般,说道:“不光是南京城,应天府外的商贾也有不少,咱们的铺子建了不少,什么时候正式开始售卖?”
他看过张軏给的计划书,知道这一系列的手段下去,无数商贾会把银子投入到浦口来。
到时候,光是卖铺子都能赚到大把银子!
“不着急,再过些日子,再发酵一会。”
张軏走在最前,头也不回道:“让他们再看看我们浦口的潜力,原本我想着卖百来两一间铺子,现在,咱们可以再加加价,让他们多掏点钱。”
南京城里最贵的铺子,买下花费也不过三五百两,张軏原本定价也在这个范围,但貌似,还能再涨。
“另外,铺子得分开来卖。”
张軏看着眼前的街道,星罗棋布,人流穿行:“就先从这地方开始吧,然后再以此扩散开,把这里,变成咱们浦口的CBD,嗯,就是主要商业区的意思。这地方还没取名吧?以后就叫新街口罢。”
新街口这名字在后世会变成南京城的商业中心,甚至有中华第一商圈“东方华尔街”的名头。
把名字从南京城搬到浦口,没问题吧。
现如今,浦口的主要商业活动都属于科学院的产业,还没有引入其他商人,经营的买卖有限。
张軏从街头走到街尾。
路上看到很多浦口的居民们,其中关中人不少,相比起刚到浦口时,现在的他们脸上看不到菜色,精神饱满,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看到这一切,张軏脸上不禁露出欣慰。
“江浦伯这是要去何处?”
一路走到浦口的进城大道,忽然张軏被一道声音叫住,只见一辆马车正从远处驶来,马车帘子掀开,张軏看到马车上的杨溥。
张軏笑道:“随处逛逛,杨冼马刚从南京城回来?”
杨溥道:“是啊,太子殿下召集东宫属官,正在为下个月的秋闱大典做准备呢。”
秋闱,也就是古代科举中的乡试,每三年一次。
这里的乡试并非是乡里的考试,而是全省大考,整个南直隶的读书人都会到南京城来,参与到这次考试,凡考过则有举人功名,有机会步入仕途。
如今是永乐二年,永乐朝的第一次乡试,意义重大。
没想到朱棣把任务交给了太子。
“杨冼马似乎在为此事忧愁?”
“如何能不愁啊。”
杨溥说道:“太祖高皇帝在世时,南北方读书人便曾爆发过南北榜案一事,如今是永乐朝的第一次科举,事关重大,若是再有一次南北榜案,只怕天下读书人多会不满,不得不重视啊。”
虽说这只是乡试,是各省份的考试,但太子负责的是全天下的考试。
陛下本就对太子心有不满,太子得做出成绩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