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抗战之红警无敌(1-940) > 第225节

第225节

七月中旬,镇北军对南方展开了新一轮的攻势。

随着徐州会战的结束,镇北军沿着津浦铁路线长驱直入,横扫整个皖北,七月十四日,镇北军攻陷合肥,陈诚率领第七集团军与镇北军两个师沿长江安庆、芜湖交战。

七月十六日,101装甲警卫师兵临滁州,与南京政府仅一江之隔!

第七军主力部队也从淮安南下,与张治中部在泰州、扬州展开激战!

南京的北大门已经被打开,对于拥有海军优势的镇北军而言,长江并非天险!南京人人自危!

与此同时,从陕西和巴蜀东进的第九军也对襄阳、异常展“一六三”开进攻,全国局势大好,也让川军改编而来的第九军士气旺盛,驻守荆楚的薛岳部坚强抵抗着。

第二军与第八军完成了对河南的扫荡任务后,第二军主力从南阳向襄阳运动,进攻薛岳部第八集团军,第八军主力部队也沿着京汉铁路南下,在武胜关下与中央军第一集团军再次交锋!

七月二十日,北方海军数十艘军舰齐发,掩护镇北军第二军主力部队在上海南部的金山、九龙山,以及浦东区登陆。

淞沪会战打响!

上海陷入战火之中!

经过数日的调动,中央军第十一集团军主力已经进入嘉兴,第十六集团军主力部队已经进入苏州,整个淞沪地区,汇集了至少六十万中央军,而且驻守上海的是张发奎的第五集团军和徐汉谋的第十二集团军。

镇北军淞沪战区司令部设置在了金山区,这个刚被拿下来的沿海小镇。

第四机步师在此登陆后就迅速向黄浦江进军,沿途很快与中央军第六十五军遭遇,发生激烈交火。

金山区此时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型集散地,从北方而来的货船在军舰的护送下,慢慢地靠近这个临时码头,从货船上卸下来了各种物资和武器装备,第二军后勤处和海军后勤部的人正在协力调节后勤运输。

一辆辆卡车从货船上吊下来,刚落地,等待在一旁的卡车司机和战士们就迅速上前,检查无误后开动卡车往仓库方向驶去。

在那边,无数物资堆积在一起,又被运往前线。

货船的船主是个普通商人,正在和镇北军后勤部的人打交道。

这些都是北方渤海湾和黄海经常跑商的海商,他们的货船小的一两千吨,大的五六千吨,在得到镇北军征集货船运送兵力南下的时候,很多跑日国、跑南洋的海商们纷纷推掉了原本的货物和航海计划,装载了镇北军的军火和物资,在第五舰队数艘巡洋舰的护航下南下淞沪!

这不仅是因为镇北军给出的高额雇佣价格,还有商人们殷切的希望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让北方政府统一全国,让北方的规则也遍布整个华夏!

对于他们这些跑海的商人来说,一个强大的祖国,一支强大的舰队,是他们坚挺的后盾!

去年东海海军军演后,从北方去日国、朝鲜半岛甚至往南洋跑的海船明显的感觉到对他们的欺凌少了很多,特别是日国,虽然依旧能从哪些小矮子日人的双眼中看到仇恨的目光,但确实压抑着的,再没有以前那种明目张胆的挑衅行为。

海商们也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忍受屈辱,他们在政府的牵头下组成了华夏海商协会,以个人合资入股的方式建立了海运公司,大家坐在了桌子上瓜分海洋利益,每个人都有钱赚。而讲究和气生财的华夏商人们对同为华夏人的其他海商们也是各种扶持和帮助。

此时的华夏海商们空前的团结,在镇北军需要货船运兵的时候,北方海船来了四分之三!剩下四分之一还是一些千吨以下跑朝鲜半岛的小船,怕经不起风浪没让他们来…

唐岳披着一件军大衣,站在海边吹着风,听取着后勤处的汇报。

北方十几公里外就是交战前线,第四机步师和中央军六十五军已经围绕着黄浦江开始了争夺战,炮声连绵不绝,即使在十几公里外的金山也能听到依稀的爆炸声。

从两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银色战机呼啸天空,几日的战斗下来,中央空军仅有的几十架战机已经损失殆尽,整个淞沪的天空都是属于北方空军的!

他们翱翔天空,支援着整个淞沪战场,给镇北军提供着绝对的空中优势。

一名参谋军官拿着一封电报走近了唐岳身旁汇报道:“军长,第五机步师已经在九龙山完成登陆,驻扎在平湖的中央军第十一集团军第八军和第一军对他们发起了进攻!”

唐岳接过电报看了眼,轻蔑一笑:“命令第五机步师拿下嘉兴,切断上海和杭州的联系!”

1.7“是!”参谋军官立刻下去发电。

嘉兴和杭州一带有十一集团军近二十五万人,而进攻嘉兴的镇北军第五机步师只有三万六千余人,看来其兵力见拙,但却没人敢这么说。

镇北军第五师是当初唐岳从华北兵变中带出来的老底子,参加过锦州围剿战,支援过辽东半岛战役和丹东战役,无论是战斗意识还是战斗力,在镇北军中都是佼佼者。

而且第五师在去年十一月的大整编后改编为机步师,大量装备装甲车、卡车、摩托车等载具,拥有一个独立装甲团,装备大量的t34/85坦克,具有很强的突破能力和机动性。.

第652章:淞沪会战(中)

淞沪是一个三角洲地形,作为长江下游的出海口,这里水网密布,是最适合水稻种植的地区之一,而上海也是华夏最先开海的城市之一,有着东方明珠的美誉。

而如今,这一份宁静和繁华,遭到了军队和战火的吞噬。

中央军在淞沪地区集结了六十万兵力,而镇北军不仅海军全体出动,还出动了第二军和海军陆战队第一师,总兵力接近二十万人。

光是第二军十五万人和装备的运输,就动员了整个北方一百三十艘千吨以上的货船,经过三天的运输才将整个第二军成功登陆上淞沪。

到七月二十三日时,海军陆战队已经拿下了吴淞炮台,端掉了这个对军舰最大的威胁,并且在宝山区站稳了脚。

而第二军主力部队也纷纷在淞沪沿海地区登陆。

第二军第四机步师从金山区登陆,并向黄浦江挺近,与中央军第十二集团军下辖的第六十五军在黄浦江沿河交战,经过三日的战斗,成功击溃了第六十五军,拿下了过河通道以及沪杭铁路12沿线,第五机步师则从九龙山登陆,第一天就与中央军第十一集团军下辖的第八军和第一军近八万人围绕着平湖县展开了争夺战。

在重炮和飞机的重火力支援下,平湖县守军败退,第五机步师兵分三路,向嘉兴逼近,与第十一集团军在嘉兴周围沪杭铁路沿线展开了一场战役!

而在浦东,第六机步师在舰队的掩护下成功登陆王家湾后,向黄浦江东岸的中央军守军发动进攻。

海军陆战队第一师暂时归第二军调遣,拿下吴淞炮台后的海军陆战队开始向嘉定防线的中央军发动进攻,试图切断上海守军的退路。

战火终于在七月中旬蔓延到了这种名为东方明珠的城市中心。

南北两军的士兵在这座繁华的城市中展开了残酷的巷战。

中央军依靠人数优势在上海市中心的街头巷尾用沙袋和砖瓦构筑了一个个防御工事,比如一个十字路口的中心,地面被挖出一个环形坑,周围堆上一圈的沙袋,就成了一个碉堡工事,一个班的士兵就缩在坑道里,能对整个十字路口,四条道路进行阻击。

而在一些街道,中央军节节抵抗,在街边用沙袋构筑了一道又一道的防线,身穿灰色军装的中央军士兵卷缩在后,机枪、迫击炮、掷弹筒,这些轻步兵装备成为了中央军最大的依靠。

但他们的士气并不高昂,不仅是因为内战的原因,也因为对面镇北军的武器装备比他们好太多太多了。

装甲车在街道上缓缓前进,周围则是交替掩护的镇北军士兵。

他们小心翼翼的,在装甲车的掩护下,一条街道一条街道地进行推进,手中的汤姆逊冲锋枪和温彻斯特m1887霰弹枪成为了巷战的利器,就连普通士兵手中的m1半自动步枪也比中央军士兵手中的单栓步枪射速快了几倍。

从北方而来的士兵们行走在这沦为废墟的繁华城市下,想象着这座城市和平的时候是如何的繁华景象。

推进,推进!再推进!

中央军的碉堡工事在镇北军面前沦为笑谈。

装甲车上的37毫米坦克炮和20毫米双管火炮能轻易击碎用沙袋、砖瓦临时构筑起来的防御工事,几乎没有太强烈的抵抗,镇北军以微小的伤亡迅速将战线挺近到黄浦江边的街道。

损失惨重的中央军将仅有的巷战重武器37毫米反坦克炮推了上来,在掩体缺口对镇北军装甲车发动袭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