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方海军造舰计划书,1933年,马尾造船厂承接了六艘七千吨的江南级轻巡洋舰的建造任务,江南造船厂承接了三艘一万两千吨级的大连级重巡洋舰的建造任务。
所以海军有些担心,上海现在已经在开打了,江南造船厂也为了避免遭到中央军的报复性破坏,暂时停工了,但马尾造船厂就有些鞭长莫及了。
在得知王亚樵与厦门海防司令林成旭有不错的关系后,林永昌果断的请了王亚樵帮忙。
而王亚樵也乐于为镇北军南下扫平一些障碍。
少年时期就目睹官吏豪强压榨人民的王亚桥,对南京政府那一套自然很看不顺眼。
当年他可是积极为北伐军奔走,在湖州征兵的时候还与戴立、胡宗楠结为兄弟,结果北伐不到一年,蒋委员长便开始清除异己,不仅对其他党派大肆屠杀,对民党左派也毫不留情,仅江南地区就有二十余万革命群众遭到迫害。
王亚樵义愤填膺地斥责蒋委员长背叛革命,背叛北伐,引起委员长的强烈不满,而拥护委员长的戴立和胡宗楠也与王亚樵决裂!
王亚樵也因此丢掉了安徽副宣慰使的职务,流亡上海租界,创建了斧头帮,专门为穷人出头,在黄金荣、杜月笙等黑帮大佬手下抢下一片地盘,并继续用暗杀来反对蒋委员长的南京政府,曾先后在1931年刺杀蒋委员长不成,又刺杀财政部长宋子纹。
但上海事变爆发后,王亚樵也暂时放下了和南京政府的不合,组织上海帮众积极抗战,可以说虽然小节欠检点,但大事从不糊涂。
不过在这个时空,280因为薛霖和他的镇北军横空出世,斩断了日国入侵华夏的贪婪狼爪,在淞沪抗战结束后往北方走过一遭的王亚桥,毅然决然地选择拥护北方,似乎又找到了年轻时闹革命的劲头。
要不是因为南下保护船厂的任务更重要,说不定他就要自荐去暗杀中央军淞沪战区总司令官了!
等王亚樵离去后,林永昌则开始听取淞沪地区送来的谍报。
“据悉,淞沪战区总司令是胡汉谋,副总司令则是张发奎,而上海驻军则是第五集团军和第十二集团军部分兵力,约二十万人,而且中央军的兵力还在调动,从南京、杭州等地陆续有军队赶赴淞沪!其中包括正在皖南整编的第十六集团军和从福建往江浙运动的顾祝同部第十一集团军!”谍报人员详细汇报道。
林永昌看着地图,神色肃然地敲了敲地图,询问道:“整个江南,有多少中央军?”
ps:第一更,还欠大家三章!正在拼命码字!.
第648章:江南攻略【第二更】
谍报人员汇报道:“第五集团军和第十二集团军总计二十万人,第十一集团军二十五万人,第十六集团军十三万人,再加上地方民团和预备兵团,在整个江南地区至少有超过七十万中央军,其中六十万正在向淞沪地区运动!”
林永昌沉闷的点了点头,再次看向地图。
不过这次看的却是整个华夏的地图。
中央军在皖北和苏北的徐州会战投入了五十万兵力,湖北薛岳部和败退下来的第一集团军加起来也有三十多万,贵州的胡宗楠部虽然在川东折损了数万人马,但还有十五万兵力,支援贵州战场的第十七集团军也有至少十二三万兵力。
再加上九江、安庆一线的陈诚部第七集团军十五万兵力,平定了广东的蒋定文部第九集团军二十余万兵力,整个南方的中央军已经动员了超过两百二十万兵力!而且在湖北、湖南、广东等省份,还在大肆招兵,甚至是强拉壮丁入伍,组建新编军队。
而整个江南地区包括了皖南、苏南、上海、浙江这一片可以说是华夏最富庶的地区,中央军在这里部署了七十万兵力,其中六十万赶赴淞沪战场,势必要保护委员长的钱袋子。
对于兵力见拙的北方海军来说,虽然他们有海军优势,却无法深入江南腹地,海军陆战队只有一个师三万多人,拿下二十万中央军驻守的上海都有些吃力,而且那支德械集团军也在向淞沪增援!
林永昌看向了江阴,虽然因此林永莫的起义,江阴沉船计划被击破,但中央军依旧可以在南京、在芜湖等江面狭小的地区进行锁江,甚至布设水雷。
所以拿下江南必须加快速度了!
“还是要靠陆军啊` ` !”林永昌感叹了一句。
“战争的最后的确是要靠陆军去占领。”一旁的乔虎也点头道:“而且南方海军就这些小鱼小虾,海军全体出动是有些杀鸡用牛刀的感觉了,又不是对付日国。”
“向总司令部发电吧,中央军在江南集结了七十万兵力,上海一带就有二十余万,江南战场还是请一位陆军将领来坐镇吧。”林永昌下令道。
随后电报室很快将这份加密电报发往了北方。
对于林永昌他们这些新海军人来说,可不会像其他海军军阀亦或者日国海军一样强自撑着,他们很清楚海军的责任和作战区域。
电报发送后就是等待了,林永昌则是继续指挥着海军陆战队拿下吴淞炮台,拿下登陆阵地,给后续的陆军提供一个登陆平台。
并且面见了来降的以陈继良和李世佳为首的中央海军高级将领,安抚他们的情绪。
中央海军在淞沪抗战后增添了两艘五千吨级轻巡洋舰,现在合格的水兵和海军军官已经超过了三千人,这些水兵和军官只要稍加培养,就能冲入海军中担任巡洋舰甚至战列舰上的职务,可是一群宝贝啊!
特别是那一群有军舰指挥经验的高级将领,从一千多吨的驱逐舰,到几千吨的轻巡洋舰,大部分海军将领都有过留学的经历,可以说民国海军的精锐被北方海军一网打尽了!
等为新军舰下水后严重缺人而愁眉苦脸的萨老得到消息,只怕嘴都能笑歪了。
七月九日,枣庄镇北军总司令部。
“薛帅,海军司令林永昌在上海外海发来最新的电报,您看看!”陈震将一份紧急电报看完后,递给了薛霖。
司令部作战室内,蒋白里正带着数名高级参谋在地图上忙活,隔壁电报室的电音穿透了砖瓦,滋滋入耳,时不时有通讯员、传令兵进入作战室传递最新军情战报。
其中以徐州会战的电报最多,毕竟枣庄距离徐州前线可没多远,隔壁三条街外就是吴文耀的指挥部。
“.”哦?我看看,是王亚樵南下了,还是上海攻势的军情?”薛霖闻言从一份徐州战报上抬起头来,接过了陈震递过来的电报。
细看之后,薛霖缓缓点头,眉宇却微皱起来,在思索着什么。
一旁的蒋白里好奇道:“薛帅,上海战事不利?”
“这倒不是。”薛霖将电报又交给了蒋白里。
在后者一边看电报的时候,一边说道:“王亚樵已经答应南下福建的事并且动身了,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也拿下了长滩阵地,正在海军航空兵的配合下进攻吴淞炮台,只要端掉吴淞炮台,长(的诺好)江口水域就任由海军驰骋了。”
“不过中央军在整个江南沿海地区部署有七十万兵力,其中淞沪集结了六十万兵力,上海守军就有二十万,要想从这里打开局面,一个海军陆战队师显然是不够的,甚至占领上海都有些兵力见拙。”
“淞沪战场必须要有一支兵力不少于十万的陆军和一个合格的陆军指挥官。”蒋白里接口道。
他收起电报,看向薛霖,笑道:“那么人选呢?薛帅应该已经有人选吧。”
“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白里先生。”薛霖轻笑一声,缓缓点头。
ps:这是第二更,还欠着两章!正在努力码字!。
第649章:徐州会战落幕
“我准备让宋濂率领第四军从天津登船,在海军舰炮和海航兵的掩护下登陆淞沪战场,先把上海以及周边的淞沪地区拿下,再向浙江、南京等地进攻。”薛霖直接抛出了宋濂这位在北方战争中耀眼无比的将星。
蒋白里对宋濂也算是很了解,东北战争时,宋濂就是少数几名跟随薛霖杀出长春的将领,北方战争时又是南路军的副总司令,亲率两旅部队从朝阳市突入赤峰、进攻承德,横扫热河!
去年十一月整军的时候,宋濂担任了第四军军长,军衔中将,麾下三个师中有两个师都是整编的西北军和晋绥军,战斗力不容小觑,而他的搭档则是原晋绥军35军军长傅作义。
这两人都是经历过各种大战的将领,而且在杨虎诚起义投诚后,第四军主力部队基本都调往了河北,最多三天就能全数向天津靠拢,国民警卫队则驻扎在山西、黄河北岸等地,很快就能负责起各地的防务。
“宋濂和傅作义都是大将之才,淞沪会战若是能将七十万中央军击溃,他们也将拥有指挥大型会战的能力!”蒋白里一语双关的对薛霖道。
镇北军中高级将领不少,在吸收了北方563三阀联军的军队后,拥有了一大批军官,而东北陆军大学、保定陆军大学、北平国防大学的建立,更是保障了军队中低级军官好高级军官源源不断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