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抗战之红警无敌(1-940) > 第223节

第223节

但是再怎么后悔,他也要继续进攻!

一辆步战车成为了他们这个排的进攻箭头,三十多名士兵分散开来与步战车形成步坦协同,开始向中央军的阵地突击过去!

ps:还有三章…

第646章:吴淞炮台【5/5补】

步战车轻易的将中央军构筑在沙滩上的铁丝网碾压了,但在其他地方,进攻的海军陆战队士兵们还要拿出签字一点一旦的将这该死的铁丝网剪断。

杨秋生的任务就是给他们这个班剪断面前的铁丝网。

班长欧浩诚已经开始指挥机枪组将mg42机枪架设起来,提供火力压制。

“他妈的!”杨秋生吃出了吃奶的劲儿,终于将面前的铁丝网剪断了,还未来得及高兴,后方的士兵一把将他拉了回来。

轰!

敌军的一发迫击炮弹落在了这个缺口前不远处,杨秋生吃了一嘴的沙子,深绿色的头盔“六九七”上也被破碎的弹片擦了两条深深的弹痕。

“草!小六,哥谢谢你了!这一仗打完要是没死,哥请你喝酒!”杨秋生心有余悸地拍了拍陈柳的肩膀,亲切的喊着他的小名。

拿着喷火器的陈柳笑道:“这可是你说的!我要去聚贤楼吃!”

“没问题!”杨秋生咬着牙答应着。

一旁的班长赶紧催促道:“打完了再聊!赶紧跟上步战车!”

“是!”两人纷纷应道,穿过了铁丝网缺口,跟随步战车继续进攻。

又是这般剪断了两层铁丝网后,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们终于进入了三十米距离,杨秋生和他的战友们纷纷拿出了手榴弹,大力往敌军的堑壕里扔进去。

随着一连串的爆炸声从堑壕里响起,各线的战士们纷纷嗷嗷叫着冲上了敌军阵地。

进入堑壕内,映入眼帘的是横七竖八倒在堑壕里的灰色军装的中央军士兵,高爆手榴弹的弹片将他们的军装撕裂,露出了里面模糊的血肉甚至还能看到镶嵌在骨肉里的弹片。

但杨秋生来不及感慨,迅速端着步枪抬手就是对一个从交通壕冲出来的中央军士兵一枪。

那士兵应声而倒,与此同时,第一条防御堑壕里响起了密密麻麻的枪声。

噌噔噔!噌噔噔!噌噔噔噔噔!

汤姆逊冲锋枪那独特的如打字机般的枪声响彻起来,伴随着时不时‘砰’的一声震响,那是温彻斯特m1887霰弹枪发出的怒吼。

“赶紧清理战壕!”班长吼道:“别愣着!”

杨秋生赶忙跟战友们互相掩护着,对战壕进行清理作战。

正如它的名字一般,汤姆逊冲锋枪和温彻斯特m1887就像是两把扫帚,对战壕里的中央军士兵进行清扫,就像扫垃圾一般。

中央军设置在长滩的第一条防线被海军陆战队士兵们顺利拿下,现在他们的任务是守住滩头阵地,掩护兄弟部队登陆。

很快,第一旅其他部队部也乘坐登陆军舰抵达长滩,但与登陆艇不一样,他们乘坐的大部分都是四五千吨的大型货船,需要一些辅助才能完成登陆。

所以长滩开始忙碌起来,上万士兵在这条一公里长的沙滩上登陆,各种大型车辆和火炮从货船上被运下来!

驻守此地的中央军从两个方向发动进攻,试图将镇北军赶下海,夺回长滩,但在第一条堑壕站稳脚步的海军陆战队士兵们很快给予了他们沉重的打击。

舰炮轰击、战机轰炸下,进攻的中央军一个师损失惨重。

而杨秋生他们第一批登陆的部队也得到了最新的任务。

向东南方向的吴淞炮台进攻!并拿下吴淞炮台!

驻守在淞沪地区的是张发奎部第五集团军下辖的暂编第一军和徐汉谋部第十二集团将下辖的六十三军、六十四军、六十五军,总兵力超过了二十万人!

其中驻扎在宝山区的是第六十三军,前粤军出身,下辖153师、154师两个甲种师,总兵力超过五万人0

而吴淞炮台作为遏制长江水道的重要炮台,在1932年淞沪会战后,蒋委员长根据德意国军事顾问团的意见,特批向英、法、美、德等国购买了十五门岸防炮,跟以前吴淞炮台原有的11门岸防炮组成了一个有效的岸防火力。

虽然这些岸防火炮大部分都是一战时期的产物,但这二十六门火炮都是一百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甚至还有两门203毫米舰炮改装的岸防炮,对十七公里宽的长江口能造成极大的压制火力。

哪怕是镇北军的战列舰也不敢在吴淞炮台的射击范围水域肆意滞留。

所以为了彻底打开长江口这片水域,海军陆战队作为第一批登陆部队对吴淞炮台发动了登陆进攻,试图拿下这个炮台,从而进攻整个上海地区。

上海外围的长江沿岸,炮声轰天,天空0.1中,银色战机展翅翱翔,占据了整个天空,肆无忌惮的对淞沪地区的中央军守军进行空中侦查。

跟上一次日国入侵淞沪的国战不同,这一次是内战,而进攻淞沪的也不是那支残忍的日军,而是曾经守住了东三省,守住了淞沪的镇北军!

一想起那支曾经在长江口如日军第三舰队浴血奋战取得大胜的北海舰队,如今以进攻者的身份再次出现在长江口,淞沪地区的百姓心情是复杂的。

ps:昨天的欠下的四章更新完毕,还欠着两章,今天可能更不完了,明天继续补上吧!跪求各位读者大大原谅!。

第647章:暗杀之王【第一更】

内战不比国战,在淞沪抗战打鬼子时,大家齐心协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淞沪地区各界百姓积极帮助华夏军队,学生踊跃报名参军,医生护士纷纷走进前线野战医院,各界人士出钱从上海购买药品、食物、军火等物资,用自己的车辆、小船冒着敌人的火炮和枪击,穿越硝烟弥漫的战场,送往华夏军队的阵地。

但此时进攻上海的却是那支曾经守护了上海的军队,那支海军再一次以庞大威武的身姿出现在上海外海时,却是以进攻者的身份。

这给淞沪地区的百姓们冲击是非常大的。

不管他们是支持守旧堕落的南京政府,还是支持欣欣向荣的北方政府,在此时都很迷茫,也没有再出现如淞沪抗战时全民积极抗敌的情况。

这给了镇北军很小的压力。

“情况就是这样的,林司令,上海的百姓都普遍偏向镇北军,资产阶级虽然有不少人和四大家族保持有合作往来,20但大部分商人的家族已经从土地转移到了工商业,因此对北方也抱有一定好感。”镇远号旗舰舰桥指挥室内,从上海租界乘船赶来的王亚樵正在向林永昌介绍着上海乃至淞沪地区的情况,同时将一份厚厚的地图文件交给了海军参谋。

他一身精简的西装打扮,带着一副银边圆框眼镜,一副上海大鳄的商人形象,跟他‘暗杀之王’的称号似乎很不对劲。

“多谢王先生了。”林永昌身穿白色海军戎装,对王亚樵笑道:“联络厦门海防司令的事情还请王先生费心了!”

“放心,交给我就对了。”王亚樵捋了捋小胡子,轻笑一声:“当年我跟林建章称兄道弟的时候,他林成旭还得叫我一声九叔呢!”

王亚樵此行不仅是为了向北方海军提供侦查到的中央军布防情况,还有两个更重要的任务。

就是南下福建,劝说厦门海防司令林成旭起义投诚,以及暗中保护马尾造船厂的技术工人。

中央海军起义后,南方海军只剩下一些小船小虾米了,稍微大点的就是驻守宝岛海峡的厦门海防舰队和广东第四舰队。

而厦门距离马尾很近,马尾船厂倒向北方后,虽然得到了扩张和很多订单,但是也遭到了南京政府的各种刁难,虽然北方情报部秘密调遣了一百多名精锐士兵进入马尾船厂,组织了马尾船厂的护厂队,但海军还是有些不放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