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抗战之红警无敌(1-940) > 第131节

第131节

ps:这是昨天欠下的章节,昨天突然决定要进山过年,来不及赶出来。

今天如果如果晚上十一点半没有更新,就欠着一章,我会尽早补上。

初六出山,下周五左右应该就能回复更新。

大山里网不好,要查询的东西又太多,用着手机wifi,心疼自己qaq!.

第358章:古格拉(一)

苏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单单远东随便一个行政州,民族就可能拥有上百个,而在越靠近北极圈的地方,少数民族越多,人口也越稀少。

而沙俄时代本就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华夏的外东北,此外在进入二十世纪初期,随着东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痛彻,很多华夏人来到了这个国家,在一战时期,北洋政府向欧洲战场的东西两线输送了超过十万劳工,以及数千人的军队参战。

但只有很少人活着回来了。

在1917年二月革命和血色革命时,无数华工被征召参战,苏军和白俄军双方都有不少的华工组成的军队,而至今,在苏国境内的华工组成的军队超过了六万人。

这些华夏籍军队基本都被安置在东欧以及高加索地区,在东西伯利亚倒是很少,这也与地缘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目前布柳赫尔手下的华夏独立团基本都是从东三省和外东北招募到的愿意跟随穷-党的华夏人。

但此时华夏北方崛起了一个庞大的势力,极有可能统一整个华夏,而且对苏国还怀着敌意,这不仅让马尔钦科对华夏独立团产生了不信任。

面对布柳赫尔的斥问,马尔钦科不甘道:“我只是觉得,华夏独立团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加强,而且华夏北方政府在两国边境陈列了十万军队,他们的渗透力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别忘了现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以前可是他们的国土!”

布柳赫尔没有反对:“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你们政委的事情,我的责任是率领军队作战,如果你觉得华夏独立团需要整顿政治思想,我可以将他们调遣到萨哈林岛上。”

萨哈林岛,也就是库页岛,虽然是苏国最大的岛屿,但整个岛上只有十万人,而且民族众多,苏军在此驻扎着约五千的军队,主要是防范一海之隔的日国北上入侵。

在苏俄内战时期,日国派出的八万干涉军,就是从库页岛和海参崴入侵苏国远东地区的。

“好吧,不过把他们调过去后还得加深我们党在华人军队中的建设,远东军区下面也有不少华夏人,华工在远东的比例可不少,我们需要加强一下工人们的政治思想教育。”马尔钦科最终妥协。

此时苏国军队还没有经历大清洗运动,政委的权利很有限,特别是在军队中,根本不像几年后大清洗运动中活跃的那些政委,动不动就可以越过军事主官调动军队,各级军事主官都被大清洗整怕了。

很快,商议结束后,马尔钦科拍了拍衣角的灰,戴上毛茸茸的帽子走了出去。

随后布柳赫尔也抖了抖烟斗,对崔可夫道:“你直接去乌兰乌德报道吧,绝对不能让雅布洛诺夫山里的叛军攻击铁路线,明白吗?”

“是!总司令!”崔可夫立正敬礼,远东军区和东欧的生命线就是这条耗费了无数人力财力修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一旦贝加尔湖军分区的铁路被攻击,二十余万远东集团军将面临物资匮乏的窘境。

随着崔可夫的离开,办公室内,只剩下了吞云吐雾的布柳赫尔。

他目光凝重地看向一侧墙壁上挂着的苏国地图和亚洲地图。

· ……求鲜花· 0

从大兴安岭到黑龙江,两国十余万军队陈列在国境线上,布柳赫尔有点后悔当初把军队全部撤出来,在中东铁路沿线只有少量铁路护卫队,现在这些据点周围的城市已经驻扎了镇北军,若是开战,顷刻间便会失去这条重要铁路!

而在蒙古草原上,镇北军最精锐的装甲师陈列在草原边境,随时准备收复他们不承认的蒙古共和国。

一旦贝加尔湖以南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被攻击,整个远东军区将彻底被切断东欧的物资补给。

……0

他单手揉着下巴,目光深邃。

这位对华夏人非常了解的苏国将军,正在思考着战争与和平。

但南方七十万装备精良的华夏正规军着实让布柳赫尔对战争太过烦恼,哪怕是从东欧调集军队过来,庞大的军队也需要更为庞大的后勤运输力量的保障,要知道苏国的重工业都建设在乌拉尔山以西!

不仅是陆军装备的落后,海军和空军也已经全面落后,甚至根据苏修国际从欧美资本国家传来的消息,整个世界的武器装备在一瞬间就被华夏人甩开了好几年!

“该死的,这些华夏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布柳赫尔百思不得其解,只得深深地叹息,准备让海参崴的官员们联络联络北平方面,看能不能签订一些和平条约,暂时稳住几年。

等国内的工业建设完成,布柳赫尔相信苏国将爆发出让世界震惊的工业力量!到时候,区区华夏也不过是在红色布尔什维克下瑟瑟发抖罢了!.

第359章:古格拉(二)

在布柳赫尔叼着烟斗盘算如何稳住南方的华夏人几年时。

崔可夫已经将军令通过无线电报发送出去,同时远东特别集团军的政委马尔钦科也通过中继站向莫斯科中央进行汇报。

亲自监督电报员发完汇报电报后,马尔钦科想着大概要几个小时后才能收到莫斯科中央的恢复,便皱着眉头从通讯室走了出来。

身为政委,在远东几乎是仅次于布柳赫尔之下的人物,马尔钦科基本知道苏国军队甚至政府在远东的布局,他在思索着,远东的华夏人至少有近二十万人,从外兴安岭到库页岛几乎都能看到他们的踪影。

他们很少一部分是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西伯利亚的华夏人,更多的“九零零”则是二十世纪初那次战争以及后面的华夏动乱迁徙而来,主要构层体系为农民以及伐木场、采矿车的工人。

在马尔钦科眼中,这些华夏人都是非常危险的,五年前的中东路战争时,华夏人就在帮那些白俄余孽,这些华夏人里面还不知道有多少北方政府的间谍。

“看来得想办法将这些华夏人处理一下。”马尔钦科思索一阵后,脚步变幻,慢慢走出了军区司令部,来到了伯力政府行政的一处街道,径直往一个挂着‘gulag’牌子的部门走去。

这是一处比较幽暗的小楼,马尔钦科走进来的时候,里面的人正在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他们表现的很忙,但似乎又很清闲,矛盾充斥着这栋小楼。

马尔钦科轻车熟路的找到了这栋小楼最重要的人物的办公室,连门都没敲,直接闯了进去。

“马尔钦科政委?您怎么来了?”办公室内一个肥胖的官员正在听取手下人的报告,突然闯入的马尔钦科吓了他一跳。

“戈尔乔巴同志,我找你商议一些事。”马尔钦科直呼着戈尔乔巴的名字。

他看了看正在做着汇报的那名年轻人,见到他臂膀上的袖箍,对那人指了指:“这位小同志请你先出去一下。”

后者虽然惊讶于闯入者的军衔,但作为不同部门的人,他还是望向了自己的上司。

戈尔乔巴连忙挥了挥手:“梅杰夫你先下去吧,晚饭过后再找我汇报情况。”

“是,主任!”名叫梅杰夫的年轻人合上手里的文件,微微鞠躬,退了出去。

梅杰夫在关上大门的时候,通过缝隙仔细打量了一眼马尔钦科的中将军衔,蓝色的眼睛散发着微微光芒。

房间里,戈尔乔巴起身请马尔钦科坐下,随后自己亲自给马尔钦科泡茶。

“马尔钦科政委,您怎么来了?”戈尔乔巴这是第二次问了。

坐在沙发上的马尔钦科直言道:“华夏独立团很快会被调动到库页岛,但远东军区还有至少二十万华夏人,这些都是危险因素,我希望你们‘古格拉’将这些黄皮肤的猴子收拢一下。”

马尔钦科直接了当的话语可惊了戈尔乔巴一跳:“什么?‘收拢’华夏人?”

虽然现在伯力所在的远东边疆区下有至少五万犯人在古格拉中服役,但作为古格拉在伯力的最高主任,戈尔乔巴还是被马尔钦科要‘收拢’二十万华夏人的话所惊讶。

要知道此时哪怕全苏国在古格拉中服役的犯人也没有超过三十万,大部分还是在乌拉尔山和高加索山等地的‘古格拉群岛’服役,在远东地区则基本集中在伯力以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