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拉,是苏国管理劳改营、惩戒营等几乎涵盖了苏国所有服刑、关押机构的统一部门。
也可以称之为集中营管理部门。
在大清洗之前,古格拉主要负责关押一些苏国的特殊犯人、政治犯人,以及在远东地区和北极地区设立流放聚集地。
古格拉的活动范围很广,包括调动警察逮捕罪犯,不通过法院自主审查、流放、强制劳动等,形成了一套非正常死亡的流水线程序……
在苏国大清洗时,古格拉是配合大清洗的重要部门,在1932年时古格拉收拢的犯人只有不到三十万人,而到了1936年则增加到了八十万人,到1940年时更是高达一千七百余万人被关押在古格拉集中营。
这些古格拉集中营遍布苏国境内各地,甚至连靠近北极圈的地方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被关押在古格拉中的犯人成为了绝佳的劳动力,他们从事着大量劳动,却只能得到一口果腹的食物,很多在后世被称之为‘北极圈工业城市’的俄国城市,便是在古格拉集中营的漫漫尸骨上建立起来的。
而苏国工业的颠峰时期正好与古格拉的巅峰时期吻合。
根据后世苏国解密的资料档案,1941年到1943年期间,因为战争,削减了古格拉的物资供应,远东古格拉集中营里关押的两百多万犯人死亡了五十二万之多!
古格拉中基本都是一些政治犯人,马尔钦科想用古格拉收拢这些华夏人,便是给远东的华夏平民打上了危害国家安全、反穷党等罪名,在这个时代,几乎是一场种族清洗!
二十余万的数字,这几乎是一个苏国境内的大民族了,还没有进入大清洗的古格拉也没有那么大3.1的权限直接‘收拢’这么多人。
戈尔乔巴不由吸了口冷气,脸上厚厚的脂肪凝在一起脸色很纠结地问道:“马尔钦科政委,有上级的命令吗?”
“我已经向莫斯科中央做了汇报,你准备就是。”马尔钦科冷冷望了眼戈尔乔巴。
分属不同部门,即使面对的是远东军区的政委,戈尔乔巴虽然职位比他小很多级,但在这种事上也必须有上级的命令才能行事。
不过马尔钦科并不担心,他的电报是和布柳赫尔调动华夏独立团进入库页岛并进行思想工作的电报一起发出去的,莫斯科中央应该会允许对远东边疆区的华夏人进行‘收拢’工作。.
第360章:古格拉(三)
戈尔乔巴对马尔钦科的自信也有些拿捏不准,但看在对方是远东特别集团军政委的份上,戈尔乔巴还是沉闷的点了点头道:“既然这样,我会命人开始着手准备,等莫斯科中央的电报一旦下来,立刻对东西伯利亚的华夏人进行收拢工作。”
虽然只得到了戈尔乔巴的准备,马尔钦科有些微微皱眉,但想到古格拉在本国的特殊地位,哪怕他是远东特别集团军的政委也不能乱来,于是只能表示赞同。
马尔钦科来得快,走的更快。
随着马尔钦科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拐角处出现一个人影。
那是刚才被马尔钦科支出去的梅杰夫,此时他正侧身站在拐角后似乎在整理着文件,但目光却深邃地目送着马尔钦科离开。
随后,他转身12来到了主任办公室,敲响了门。
“谁啊?”戈尔乔巴有些沉闷的声音从里面响起,似乎情绪并不太好。
“主任,我是梅杰夫,如果您有时间,我想将这份资料汇报完毕,晚一点去乌尔加尔查看一下罪犯的情况,最好今晚的时候能赶回来。”梅杰夫将自己的目的说出。
“好吧,你进来吧。”戈尔乔巴也想起了刚才被马尔钦科政委打断的汇报工作。
梅杰夫走进办公室,他发现戈尔乔巴并没有在休息,而在办公桌前写着什么文件。
“你直接汇报吧。”戈尔乔巴头也不抬道。
梅杰夫不敢多问,打开文件开始刚才被中断的汇报工作:“是,根据莫斯科中央出台的第00317号命令,第一批犹太人中的资本家以及他们的家人,约两千三百五十七人已经被转移到了共青城以北的乌尔加尔监狱,正在进行劳动改造,另外……”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梅杰夫的汇报工作很快便做完了,随后他将将带着几名士兵骑马赶往共青城以北茫茫森林中的乌尔加尔监狱进行进一步的工作。
“对了,你顺便把这份文件交到隔壁谢苗诺基斯副主任手里。”在梅杰夫准备退下的时候,戈尔乔巴对他招了招手,拿起桌上刚才自己一直在写的文件交给了梅杰夫。
后者眼眸中散发着一股意外的惊喜之色,但被他很好的掩饰了下去,沉稳的双手接过了这封命令。
戈尔乔巴并没有注意到后者的异常,挥了挥手示意梅杰夫下去。
等梅杰夫退出房间后,戈尔乔巴才坐在椅子上自言自语的嘟囔着:“这都什么事儿啊,整整二十万人是那么容易收拢的吗?算了,谁叫他是远东军区的总政委呢……”
“二十万华夏黄皮猴子,的确很危险啊,莫斯科那边肯定也希望远东能更安稳一点,哦天呐,还有那些该死的犹太人也要来远东了,真是烦人啊,还得盯着那两百多万犹太人。”
细细碎碎的话语回荡在办公室内。
夜晚。
伯力某地下室内,一张点着一根蜡烛的方桌前,三人正围坐在一起。
灰暗的光线只映照了他们的下脸,寂静的地下室内鸦雀无声,方桌上摆放了四份文件,三人静静地翻看着文件,交换着情报。
一个唏嘘胡渣子的人看着三缺一的方桌,说道:“老三还没回来?”
另一个小胡子的人用很年轻的声音道:“三哥去乌尔加尔了,晚上就算回伯力了还得去汇报工作。”
唏嘘的胡渣子男人点点头,看向主位的棕色大胡子:“老大怎么看这些信息?”
主位上一个满脸棕色大胡子的中年人沉声道:“我们的任务是隐藏,在尽量不暴露我们的情况下将情报传送出去。”
棕色大胡子看向唏嘘胡渣子:“老二,这次你去传递情报吧。”
被点名的唏嘘胡渣子男人点点头:“嗯,正好明天抚远开市,我可以扮作商队越过国境线。”
“还是小心点,情报里显示苏国人已经开始警惕起来了,虽然我们都不是华夏380面孔,但还是要多多小心。”棕色大胡子男人再三叮嘱道。
看着唏嘘胡渣子男人记下之后,棕色大胡子男人看向对面最小的老四道:“老三已经潜入‘古拉格’了,老四,契卡那边怎么样?”
小胡子的老四叹息一声:“契卡在远东的警惕性很高,我虽然已经接触到了契卡成员,但还没有通过他们的考核,暂时算是外围人员,我最近正在想办法做出一些情报将自己尽早提正。”
棕色大胡子男人点点头:“日国境内在蔓延红色,我建议你往这方面搜集情报,穷党应该很希望看到日国境内的红色蔓延。”
“老大你与我想到一起去了。”小胡子老四微微一笑。
九一八事变失败后,日国损失惨重,又遭遇世界经济大危机,国内粮价飞涨,民众苦不堪言,日国政府采用扩军备战的方式减缓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穷党已经开始渗入了日国本州岛…
第361章:背后一刀(1/3)
当关于苏国西伯利亚的情报汇总到薛霖案头的时候,时间已经开始进入七月中旬。
北平的气温渐渐开始升高,北方政府大楼外侧正架着装修高脚架,一群工人们正在忙上忙下的给政府大楼装着北方政府自产的中央空调设备。
而薛霖的办公室内,略微炎热的天气让薛霖已经穿上了稍微轻便一点的衣服,正看着窗外忙活的工人想着一些事。
这套中央空调设备是在沈阳工业基地刚生产出来的第一批空调设备,技术是引进自美利坚托马斯·杜邦联合空调公司,投资双方是发明了氟利昂制冷技术的托马斯先生和杜邦公司,要知道在托马斯没有发明氟利昂制冷技术之前,初始版的空调和电冰箱使用的都是氨、氯甲烷之类的有毒气体,一旦气体不小心泄露就很容易酿成重大事故。
他的办公室是最早装好空调设备的,但政府大楼内其他部门还没有装修完成,整个中央空调改造工程预计两天后才能完成并投入使用。
所以现在薛霖还在吹着电风扇。
发了一会儿呆,薛霖回过神,一手拿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水润润嗓子,另一只手则拿起了桌上的文件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