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跟他一起的战友曹飞递过来一支烟,刚学会抽烟的陈二狗抿了抿嘴唇,接了过去,点起一支烟吞云吐雾起来。
“你说这群人干嘛呢,这么大一个湖,都跑了两个月了快。”曹飞将自己胸前的冲锋枪理了理,吹060出一口烟雾,好奇的问道。
“我怎么知道。”陈二狗摇摇头,带着手套的手指夹着卷烟,深吸了一口。
以前那个沉默寡言的傻小子,如今也变成了一个老兵条子了,不仅学会了很多技战术,学会了抽烟,还在被调入北方执行秘密任务后学会了喝酒。
整个雪狼特战队在北方战争结束后只是短暂的休息了几天,便很快被全部调到了北方执行秘密任务。
他们第三小队最近一周的任务是负责这些搜索队的警戒任务,对于从杀戮中走出来的雪狼特战队而言,这简直就是放假般的待遇。
而其他两支小队,则是在完成各自的任务。
吐出一阵掩护,陈二狗想着,第一小队和第二小队估计不知道在哪儿调查地形,营救一些白人吧。
哦,听萧队长说,好像是什么东欧的一些人,有些是资产阶级,有些是贵族阶级,但还有很多是反对苏国穷党的其他人士,以及被苏俄迫害的无辜人民。
他们均被苏国穷当打上了反动派,邪恶的资产阶级等标签,然后送到了冰天雪地的东西伯利亚来种土豆。
陈二狗也参加过一次营救行动,虽然全程只开了两枪打死了两个苏国军队的政委,但他发现对方好像也是发生了暴动后在一些人的领导下冲出了集中营一样的地方,。
想起那些瘦瘦干干的白人,他们最后获救时的庆幸,陈二狗都新生怜悯。
但为什么要救这些人呢,陈二狗不明白,他回头望向一个山脉,那座山的后面,是一座巨大的营地,陈二狗不知道里面有多少人,但他记得光是他们第三小队救下的两拨(afdg)白人就超过五百人。
忽然,陈二狗看到一辆雪地摩托车从森林里走了出来。
“队长?”曹飞将自己的烟头熄灭,拍了拍手,起身望了过去。
陈二狗也将烟头塞进雪地里,虽然北方环境寒冷,烟和少量的酒暖身子都是允许的,但他还是本能的掐掉了。
“紧急任务,从勒拿河那边过来一伙难民,我们需要去接应一下。”大胡子的萧丁山冲两人喊道。
这时,陈二狗和曹飞才发现在队长的雪地车后面还有好几辆雪地运输车。
“那搜索队怎么办?”曹飞看向在冰面上忙活的那群人。
“警备团接手你们的任务,上车吧。”随着萧丁山的话音落下,雪地运输车上下来好几名身穿军服的战士,其中甚至还有白人。
陈二狗想起来了,这是营地里的警备团,军官都是从镇北军中挑选出来的,招收的都是一些白种人,有以前东北流亡的白俄人,还有他们救出来的难民。
他赶紧拿上自己的m1加兰德步枪,这是新装备特种部队的半自动步枪,替代了之前的莫辛纳甘步枪,大大加强了特种部队的火力。
上了雪地摩托车后才发现,整个第三小队全体出动,不仅如此,还有一个警备连120人乘坐着雪地运输车。
“这次的的难民有点多,估摸着有五百人左右。”萧丁山通过便捷式车载电台给自己的队员们讲解着任务:“他们是从乌斯季库特以西逃难过来的,还有一支苏国军队在追击他们,我们的任务是在勒拿河阻击他们,让他们难以继续追击。”
“明白!”队员们纷纷做出回答。
对于这种以十二人甚至更少的兵力,牵制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敌军的特种任务,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在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就在贝加尔湖以南的乌兰乌德跟苏军一个营打过。
陈二狗坐在雪地摩托车的副驾驶上,看着队长萧丁山拿出了一张双头鹰的旗帜,那是白俄的标志。.
第344章:雪国任务(中)
乌斯季库特以东。
这是一大片茫茫的森林,虽然此时已经是六月,马上就要迎来夏天了,但在东西伯利亚,此时的天气仅仅比冬天的时候好过一点点而已。
一支苏国军队正在雪地~里艰难的行军着。
这是一个标准的苏国轻步兵营,下辖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步兵连下辖3个步兵排和1个机枪排,步兵排拥有三挺轻机枪,步兵班拥有班长1名,侦察兵/观测员1名,1个两人轻机枪小组,1个两人掷弹小组和步枪手6名,同时还-拥有4个掷弹筒。
而机枪排则拥有两个班,每班_7人。
这样一个排的兵力超过40人,一个步兵营超过三百五十人,还拥有不少马匹运输物资和拖拽火炮。
但此时的苏国还没有完成1935年的军事调整,营级火力主要以40毫米掷弹筒和迫击炮为主,每个营拥有多达36挺轻重机枪,火力支援拥有36门40毫米-60毫米不等的掷弹筒,以及少量迫击炮。
虽然没有步兵炮,但这样强大的火力对付华夏军队和日国军队已经差不多够了,在远东的数次冲突和中东路战争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此时的苏国还在将中心放在重工业的发展上,今年才会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从一个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国家,随后重工业的发展才会带动军队中重型武器的发展和装备。
“这么冷,怎么没冻死那群该死的反动派!”一个大胡子,普遍的阿尓卑斯人种的中年人吸了吸鼻子,喷出一股怒火,望着看不见边的森林恶狠狠道。
他身材发福,头型宽短,面阔,鼻高且大,发色淡黄并呈波状,已经四十多岁了,身材有些发福,要不是前几年对华夏猴子的那次战争,只怕他还无法晋升到少校。
作为这支追击部队的长官,利沃夫金以前乌兰乌德火车站的一名普通工人,负责管理者东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中枢城市的铁路运输,血色革命后,穷党军队花费了数年的时间击败了白俄军和其他军阀,利沃夫金也在当时穷党军队占领乌兰乌德的时候投军了。
如今身为一个营长,利沃夫金率部驻扎在乌斯季库特,北贝加尔湖、勒拿河边的重要城市。
据说很快这边也要修一条通往远东的铁路,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伐木场的劳改的反动派罪犯居然发动叛乱了,还席卷了数个伐木场和矿场,超过五百人的劳改罪犯逃跑了。
“那些该死的监工是怎么做的?居然能让这么多人跑掉?”利沃夫金指挥着军队继续前进,顺着雪地上清晰可见的脚步印迹追击。
白茫茫的雪地上,慌乱的脚步密密麻麻,甚至还有不少血迹。
“谁知道呢,那群监工又不是军队,手里的枪也是一些早就该退役的单发步枪,膛线都磨光了吧。”营队的政委乌斯季佐夫看了看地上的一具快被白雪掩盖的尸体,刚蓄起来的小胡子下吐出一股白雾。
“已经是第二十七具尸体了,这些人还真够拼命的啊。”乌斯季佐夫是正规军校毕业,在少年时代就加入了穷党,先后参加过穷党的很多活动,包括著名的红色十月,当时他就是一名年仅十四岁的少年队员。
如今快三十岁的他已经在军队里待了十几年了,要不是没有赶上前几年那场中东路战争,乌斯季佐夫也不可能还呆在寒冷的远东做这一个营队的政委。
乌斯季佐夫的梦想可是进入中央的,但年少的轻狂如今已经被东西伯利亚的寒风吹灭了,以现在非战争时期的晋升速度,退役的时候他能做到一个旅级的政委就不错了。
“命令部队加速前进,一定要在天黑前追到他们,要是等他们过了乌利河进入雅布洛诺夫山脉就不好追了。”乌斯季佐夫转头对身旁的营长利沃夫金说道。
利沃夫金厚厚的眉毛皱了起起来,他看了看手表,还有两个小时天色就要黯淡下来了,他们一早出发追击了一整个白天,从乌斯季库特出来在茫茫雪地又没有大量雪车,只走了二十多公里,此时已经快走到了乌利坎了。
· ……求鲜花… ……
乌利坎位于乌利河边,是一座只有三百人的小村子,过了乌利坎和乌利河,就基本进入贝加尔湖东北的雅布洛诺夫余脉,一想到一旦进入那些大山,将很可能失去那些罪犯的踪影,上级对自己没有完成任务的惩罚,利沃夫金吞了吞唾沫,想让士兵休息一下的话语也没有说出口。
士兵们只有忍受着疲惫和冰雪的折磨扛着装备行走在茫茫雪色森林中。
见到部队情绪有些低落,身为政委的乌斯季佐夫赶紧指挥起下面连队的政委们对士兵们做着思想工作。
……
很快士兵们的情绪被稳定下来,他们将所有的怨念都转移到了那些逃跑的罪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