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岭南战事(2/3)
6月中旬,南方岭南战争渐入鏖战。
西路,胡宗楠率领第三路军与白崇喜的救国军第二集团军于衡阳激战,陈济棠也率部沿粤汉铁路北上。
近二十万粤军过了韶关之后,陈继堂收到了衡阳新的战报,卫立皇率领的第五路军已经抵达衡阳,后续其他部队不断被调动入湘归入胡宗楠统辖,包括朱绍良率领的第六路军、夏斗寅率领的第十三路军等部。
一时间,湘南聚集了三十万中央军精锐,再加上胡宗楠和卫立皇两位黄埔悍将统帅,饶是有小诸葛之称“三一零”的白崇喜也感到压力山大。
李宗仁向陈济棠请求抽调一部分兵力支援衡阳战场,毕竟桂军进攻湖南,牵制了两湖三十万大军,若是衡阳战败,中央军便可顺着铁路直接攻入广西和广东。
衡阳会战事关两广唇亡齿寒,陈继堂自然也是知晓的,若是衡阳战败,中央军便可顺着粤汉铁路长驱直入进攻广东的北大门——韶关!韶关一旦丢失,广东也就无险可守了。
于是,陈继堂在韶关部兵分两路,由李阳静率兵五万支援衡阳战场。
陈济棠则率领第一集团军大部,二十万大军袭击江西赣州。
击溃赣州本地驻军后,陈继堂继续率兵北上吉安,意图沿江而上直逼南昌!
而东路,十九路军已经改编为救国军第三集团军,由蒋光任总指挥,率兵七万从南平北上,进攻浙赣铁路上的重要城市——上饶。
一旦拿下上饶,西可沿浙赣铁路进攻鹰潭,配合陈继堂的第二集团军攻入南昌,东可沿浙赣铁路直逼浙省省会杭州,甚至扰乱委员长的钱袋子——江南!
面对救国军的三路北伐攻势,蒋委员长的中央军也不是吃素的。
两湖之兵由胡宗楠率领,已成功将白崇喜阻拦在了湘南。
吸取了上一次中原大战的教训后,胡宗楠绝不会在让白崇喜威胁到长沙。
而中路,蒋委员长派出了北伐宿将何健!
何健是湘军出身,1926年随唐智生加入北伐军,武汉战役后升任第35军军长,宁汉战争中唐智生下野后他分析形势,采取应变措施,为保存实力,率部撤踞湖南,形成了一个新军阀的态势,手下拥兵超过十万。
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后,他拥护蒋委员长,其部被南京政府收编为第四路军,任其为总指挥,率部入桂讨伐湘桂联军。
随后中原大战爆发,反蒋联军攻入湖南,何健率军退守岳阳、常德,蒋委员长命令陈济棠率领粤军援湘,他又被任命督师,组织两湖反攻。
1936年3月18日,日国驻汉口总领事向广田外相发l出了一份绝密电报,据该电报透露,告密者正是何健。
抗日战争后,何健投靠了伪汪集团,做了臭名昭著的大汉奸。
但此时,他拥兵十万,在中央军中虽然不是嫡系部队,却也是杂牌中的精锐。
1932年中原大战和东北战争才结束没多久,蒋委员长还没有大刀阔斧的对杂牌军进行整编压缩,这些地方军阀的部队还是保持着不错的战斗力0 ……
何健率第四路军十万兵力进驻南昌,随后蒋委员长又派遣第十七路军和第十八路军入江西支援。
而西路,蒋定文被任命为了第二路军总指挥,在苏北的第二路军水陆并进,很快便抵达杭州,随后蒋定文集结了驻扎在杭州的上官云部第二十一路军,总计10个师,十五万大军南下福建北部,与何健一同对福建形成夹击之势。
但蒋定文不仅在军事上拥有高超的指挥天赋,在政治上亦有不底的智商,他深知十九路军入福建不过三月,而且收编了陈国辉、张贞等杂牌部队,整编为第三集团军后又扩充了不少部队,此番兴兵反蒋,定然需要向福建众多士绅大族募捐,而福建的那些士绅大族们,可不见得想和蒋光等人一条路走到黑。
于是蒋定文派人秘密联络福建一些倾向南京政府的官员以及地方士绅大族,准备以军事政治手段并举解l决福建0.5。
而在福州,新成立的福州军政府内,也正如蒋定文所料那般,十数位福建政府委员争吵不休。
李济深、陈铭枢、陈友仁、黄琪翔、戴戟、蒋光、蔡延锴、徐谦、何公敢、李章达等人虽然是福建政府委员,但他们来自不同势力,十九路军数万大军驻扎福州的时候,他们没有吵起来,但现在改编为第三集团军的十九路军大部北上,福州只剩下了一个警备团,这些人的心思也活跃了起来,争执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第341章:傀儡(3/3)
军政府衙门内,争吵持续了很久,而争吵的原因则是因为战争爆发,军政府决定加征一批军粮供给军队,但一些地方势力代表丛中作梗拖延,其他人也为了自己势力的利益拉拉扯扯,争执了一天,福建军政府内连加收战争粮食的事都没完全订下来。
等这些人走后,作为十九路军留在福州的负责人,福建代理省长的蔡廷锴一把将茶杯甩在了地上,四散的碎片伴随着茶叶飞舞,温热的茶水落地后浸入地砖,染湿了一大片地砖。
“这群家伙!”蔡廷锴摘下军帽,扶着额头,痛苦的呻k吟了一l声。
以前他很少接触政事,半辈子都是在军中戎马生涯,如今蒋光率军出征,作为十九路军二把手的蔡延锴不得不担负起了福建代理省长坐镇福州的职位,毕竟十九路军中,也只有他有这个威望。
但这个威望在失去05了足够的军队镇场后,连一些猴子也跳了出来,着实让蔡延锴烦恼不已。
“哎,廷锴啊,消消气吧,你再生气也没用,除非再调两个团来福州镇场子,不然还是慢l慢跟他们扯皮吧。”十九路军后勤主任庄伟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刚接到的电报。
“余心清送走了?”蔡延锴抬头望向庄伟,问道。
在原本的历史上,福建事变时,李宗仁和陈继堂都没有因为诸多原因都没有公开反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军进攻热河,长城抗战打响。
那时只有十九路军公开反蒋,在福州组建新政府后,连远在天津租界的冯玉祥也派了代表余心清前来。
但这个异世界中,有了薛霖和他的镇北军,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东北战争和上海事变皆以日国失败落下帷幕,日国失去了十几万精锐士兵,数个师团被连根铲除,连陆军大将白川义则都死在了华夏土地上。
再加上经济大危机,日国内伤与外伤叠加,这头东洋上的恶狼不得不退回大本营舔伤,对华夏大地虎视眈眈,加速整顿军备,等待时机的到来,再次堵上整个国家的国运,扑向华夏。
随着上海停战协议的签订,薛霖镇守北方,西方列强皆因世界大危机收缩了势力范围,对华夏的插手也仅限于贸易往来以治疗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创伤。
华夏一时间失去了外部的干扰,再次陷入了内战之中。
四月末的北方战争,五月初的讨伐山东军阀韩馥渠,随后的西北战乱,一切都走向了另一条世界线。
李宗仁最终提前反蒋,还联合了广东军阀陈济棠。
身在福建的十九路军也看到了摆脱蒋某人控制的机会,驱逐了南京政府的官员,加入了这个由岭南军阀组成的军事联盟,广州临时军政府诞生了。
新政府不再是十九路军孤军支撑的福建新政府,而是变成了四省联军新政府,广州也比福州吃香多了,各方势力向广州蜂拥,连远在天津租界的冯玉祥都派遣了心腹余心清作为代表走海路南下。
余心清在福州见过了十九路军将领,表达了一番十九路军在上海抗战中的英勇表现,随后继续南下。
“送走了,估计过几天等他到了广州,我们就能收到他被任命的电报了。”庄伟坐了下来,拿起桌上的杯具给自己倒茶起来。
跑了这么久,可把他累坏了。
蔡延锴注意道庄伟放在了桌上的一封电报,伸手拿了过来。
一看之下,蔡延锴本就绷着的脸更黑了几分。
“薛霖拒绝了我们的订单?”蔡延锴黑着脸,轻哼了一l声:“我们又不是上海那时那么穷,真金白银有钱他都不赚吗?”
之前上海事变时庄伟从外滩带回来了一大批以南洋华人的名义提供的军火支援,之后众人才知晓原来是镇北军在上海购买的一批军火,无偿赠送给了十九路军,两军因此结下了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