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抗战之红警无敌(1-940) > 第108节

第108节

看着狂热的薛霖,一旁的李渡努力让自己保持着平静:“将华夏民族重新凝聚起来?”

薛霖转头,狂热的双眸渐渐变得忧愁:“是啊,我们华夏人其实已经散了,镇北军看似强大,但北方政府统治下的大部分民众却仍然是满清时期的思想,对民族没有意识,对国家没有意识,若是有更强大的敌人袭来,没有觉醒民族意识的普通百姓必定会任他人宰割!”

“不是……我没听明白你的意思!”李渡一双大眉毛牢牢拧在一起,都快成一条线了。

他揉了揉发胀的额头:“你说觉醒民族意识?”

薛霖狠狠点头,正在这时,那边监督着佃户们插秧的张老爷忽然吆喝起来了什么。

薛霖和李渡抬眼望去,只见一群佃户停下了手里插秧的工作,在张老爷的护院吆喝下汇集了起来。

雷武派了两个警卫过去打探一下,很快那两名警卫就带回了消息。

原来是张老爷家的鸡被偷了一只,张老爷怀疑是村子里的佃农偷的,于是将他们聚集起来,一个个审讯,连村子里佃户的家人也被护院叫了出来。

看着这些佃农一个个呆头呆脑犹如提线木偶般在张老爷护院的呼喝下排成一排,李渡总觉得有些怪怪的感l觉。

就像……一具具没有灵魂的木偶……

猛然间,李渡打了个哆嗦…

第274章:民族意识

这些听话得如同羔羊般的佃户,让李渡想到了在东三省抗日的时候遇到的一些民众。

作为吉林抗日领导人,在日军入侵东三省,张少帅下令东北军撤回关内的时候,李渡悍然起兵相抗,虽然东三省的学生和进步人士很多都支持他,但也有不少人相信李渡扛不住日军,所以倒向了日军,向日军的间谍传送情报甚至直接作为日军的向导等,帮日军攻克了一座座城市。

而更多的普通民众,则是一l脸茫然,李渡猛然想起来,好几次自己领兵出击的时候,那些民众的眼l神,就像在看热闹的时候一样,而自己解放了被日军占领的城市时,普通民众也只是很茫然,对他们没有太多的激动,好像事~不关己一样。

以前李渡领兵打仗,虽然看到了这些,但是也只是疑惑了片刻后便将敬礼投注到了其他地方,-从没想过这些问题。

如今被薛霖提及,李渡再次回想起这些,浑l身冷汗直冒,整个人打了个哆嗦,三百多斤仿佛坠入了千年冰渊般。

他猛然抓到了,薛霖所说的,华夏这个民族失去了的东西。

民族魂!或者说一个民族的意识!

当一个民族没有觉醒意识,那他们就只是一盘散发,可以被任何文明吸收,成为任何文明的附属民族,直到被消化吸收,就像移民国家美利坚,他的主体民族就是用国家意识凝聚起来的美利坚民族,而这个所谓的美利坚民族包含了各个民族,只要加入了美利坚的国籍,就可以被称之为美利坚民族,随后美利坚成立的一百多年来,不断将国家意识融入到民族意识中,形成了一个新的移民民族。

而对于来自后世的薛霖来说,更明白民族意识没有觉醒的下场,在他所来的那k个时空中,从九一八事变算起,十四年抗战,没有觉醒民族意识的华夏百姓对日军的入侵本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反正谁来了都要缴税纳粮,都要吃饭活下k去,他们跟政府打仗与我何干?换了一个统治者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改变。

正是这种没有民族意识的愚昧思想,导致了抗战中面对日军残忍的大屠杀,各地华夏民族犹如羔羊般温顺地被屠宰!

而在日军全面侵华,攻占南京,将华夏国民政府逼到了西南后,华夏军政商界一半的精英向日军投降了!

华夏民国,华夏军队,整整半个政府和半个军队的精英高层向日国投降!整个华夏民族都出现了极大的问题,整个军队和政府都出了极大的问题!

这被称之为华夏民族集团性精l神沉沦和人格沉沦!

这个时期的华夏民族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衰落的极致!

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渡兄。”薛霖一身轻唤,将李渡从震惊中惊醒过来。

李渡回头望去,薛霖双眼瞭望着平原,神情陷入回忆:“在东北沦陷的时候,我起兵抗日前曾听闻过一位抗战失败的将军,他的部队因为自己视如己出的养子和最信任的副官的出卖,被日军尽数围歼,只有他一人跑了出来,在深山里遇到一位上山采药的老农,那位将军给老农银元请老农帮忙买点粮食和被褥送到深山他躲藏的地方,可那老农下山后看到到处都贴着那位将军的通缉令,转头就带着日人上山把躲藏的深山里的将军抓了。”

李渡一颤,手里的马鞭更是窝的紧紧的,脸k上愤怒无比,被出卖的滋l味,他也受过,被日军兵围吉林的时候,他虽积极组织抗战,但下面一些人也不断有小动作。

“老农劝那将军投降,日人给那将军警察总长的职务等,可是将军以死明志,他没有恨那老农,只是对那老农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李渡非常不解,那将军被老农出卖了,为什么不恨他?

薛霖想到那l个时空中抗战牺牲的杨靖于,缓缓道:“将军说‘老乡,华夏人都投降了,还有华夏吗?’”

华夏人都投降了,还有华夏吗?

一句话,让李渡内心百感交汇,他闭上眼狠狠点头:“是啊,如果我们都投降了,那还有华夏吗?我们还算华夏人吗?只怕都要改成日人的姓氏,什么山下、村田,谁他娘的愿意干!”

见李渡明白了自己的想法,薛霖拍了拍他的肩膀:“所以,我们现在看似统治了大半个华夏,实际上却犹如沙洲上的城堡,若不是军队一直强大,一直在掌握中,根本经受不起大风大浪。”

0求鲜花… ……

“日国对华夏的研究很深,他们一直想要冲出岛屿,吞并富饶的华夏,其中以土肥原贤二、冈村宁次、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等日国新一代精英对华夏最为了解,而其中曾策划了九一八事变和浦仪的‘伪满洲国’的板垣征四郎曾说过,‘华夏民众的心理是安居乐业,至于政治和军事,不过是统治阶级需要关心的,在争执和军队上和民众有联系的,不过是税收和治安,可见华夏这个民族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是多么的薄弱,无论是谁掌握了军权、政权,都和他们没有关系’”

0

几双靴子踩在莹莹青草上,薛霖转头望去,那边的张老爷似乎没有抓到偷鸡小贼,很是气愤的在哪里骂人。

李渡虽然很气愤,但也不得不认同板垣征四郎的话,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回忆前半生所遇到的华夏人,包括他自己在内,何尝不是这般呢?

“一个民族要崛起,首先要将这个民族凝聚起来,凝聚成一支军队,凝聚出它的灵魂,这样即使面对各路其他国家的强敌时,我们也能所向披靡!”薛霖对身后的欧阳涵招了招手。

“副总理。”欧阳涵上前,手里早已准备好了一份文件。

薛霖示意将文件给李渡,等后者接过文件后,他继续说道:“我们华夏民族曾经站在世界巅峰数千年,拥有世界霸主的底蕴,所以我准备用一些极端的方法将华夏民族的民族意识重新凝聚出来,对外战争的胜利,就是其中之一。”

ps:不好意思啊,这两天被琐事缠身,明天开始五更一星期‘以肝明志’!之后会保持三更或者四更的状态!

另外,关于那个时期民族的沉沦,真的是看一次心痛一次,别说半数投降的果党了,连那支以政治工作和坚韧出名的部队,在那个时期的背叛率也是居高不下。可想而知那个时期令人绝望的民族危机!

直到全面抗战爆发,民族意识才开始全民觉醒。.

第275章:动荡的1932

《华夏复兴党报告》这是一份关于政党的组建报告,其中包括了政治纲领在内的众多文件报告。

“你准备组建政党了?”李渡颇为惊讶,在这个时代出身的他,对政党可是不怎么看好的,终其原因,则是因为在民国这二十多年里,都是军阀格局的状态,政党不过是各地军阀和氏族士绅合作的产物,用来获得施政权的东西罢了。

薛霖自然也清楚:“我明白渡兄的想法,如今的华夏,拥有两百多个政党,每年都有无数政党解散,无数政党成立,在军阀割据下,政党不过是军阀和士绅氏族对统治权的一众表现功夫罢了,除了南京的哪位蒋委员长的民党,其他政党都没有获得真正的施政权,都没有真正看清作为一个政党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七八三”义务。”

“清末时期的同盟会、光复会、共进会、兴中会都算是政党,可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却陷入了争权夺利中,丝毫不为如何强国而努力,好像推翻了满清,我华夏就能强大了一样?最后只有民党通过改组挺了过来,北伐战争时期是民党最辉煌的时期,如今的民党,不过是他蒋某人的一言堂罢了。”薛霖毫不顾忌对民党的嗤之以鼻和对蒋委员长的不屑。

“我所建立的复兴党,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以让华夏重新走上世界巅峰为目标,以华夏长期领导世界为最终目标!”这一份豪言壮语,在如今支离破碎的华夏身上发l出,看起来却如同痴人说梦般。

出身清朝,成长于民国的李渡不可思议地望着薛霖,他的前半生,华夏都是最衰弱的时期,满清的割地赔款,民国的军阀混战,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他看着列强一次次欺辱华夏,看着日国在华夏的土地上耀武扬威,他气过,愤怒过,也寻找过拯救华夏的方法,可是他找不到。

整个华夏无数进步人士,无数精英人士看到了华夏最衰落的一面,想方设法寻找拯救的方法,可是却仿佛陷入了一个死胡同!怎么也找不到!

满清割地赔款,宁赠友邦不与家奴,那就推翻满清的统治,可满清倒台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让华夏强大起来,并没有让华夏情况好转,仍旧是那么一副‘东亚病夫’的模样。

革命党人说是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才让民主没能在华夏成长起来,可是袁世凯已经死了十六年了,这十六年来,民主也并没有在华夏开花结果,反而造成了各地军阀混战的局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