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尼?”正准备品尝一杯清酒的小野寺幸树愣住了,冈村宁次和小矶国昭等人也纷纷愣了一下。
刚刚才说到薛霖的镇北军可能度过黄河进攻山东军阀韩馥渠,没想到这么快就传来消息了,失去了华北特务机关后,情报传递速度变得很慢,消息传到东京大本营再传到他们这边,已经慢了至少两三个小时,也就是说下午的时候镇北军就已经度过黄河了!
服部太郎放在桌下的右手狠狠捏l了个拳头,暗自欣喜着,随后开始观察这些日国最精英的一群人。
“该死的!”板垣征四郎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上面的碗和就被叮地作响。
他面目狰狞道:“东北三省,“一七三”华北五省,再加上现在的山东,他的统治地盘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平方公里,人口已经超过一亿了!”
经他这么一说,冈村宁次等人纷纷耸了耸喉结,要知道此时的日国人口也才七千多万不到八千万,不包括宝岛和高丽两个殖民地,本土只有三十七万平方公里,而镇北军不过是华夏北方的一个军阀而已,在领土和统治人口上已经全面超过了日国。
而且统治着这一亿多人口的哪位华夏北方的王者,还拥有一支非常强大的军队和一支已经是世界第八,甚至马上要超过意国和德意国的庞大舰队!
众人再联想到这三个月以来根据巡逻东海的舰队汇报,每个月至少有上百艘海船驶入渤海,那里面不是各种工业机床就是工厂设备,以及引进的高级技术人才,他们启动l的经济计划甚至以亿为单位,光是海军今年就会添加数艘主力战舰,至少十几亿下l去。
这么恐怖的投入,如果再等他们过十年,甚至只需要上海停战协议的五年时间结束,日国还能打赢吗?
在做众多日国军队高级将领纷纷皱眉起来,和羸弱的满清以及后勤不给力的俄国不同,华夏与日国就隔着一个东海,战争最后是要靠陆军决胜负的!
而华夏拥有那么庞大的人口,要是再被唤醒了国家重工业和民族魂……
“华夏有句老话。”正在众人惆怅的时候,一个清脆中带着点悠闲的声音传入大家耳中。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石原莞尔放下了手l中的酒杯,额外清澈的双眸望向窗外,那是东方。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华夏已经军阀混战分裂了二十余年了,差不多也到了大统一的时候,现在他只差一步,就可以将华夏重新整合。”冰冷的话语和对华夏冷静的分析,让众人不由惊叹,石原莞尔不愧是号称日国最杰出的大脑!
服部太郎更是死死盯着石原莞尔,这个在情报部的日国精英名单里位列第一的‘日国第一兵家’。
但他对那l个将皇军驱逐出满洲的敌人竟然如此评价,自然引起了一些将领的不满。
小矶国昭就讥笑道:“如果石原君在是关东军总参谋长,那么关东军一定不会败吧。”
石原莞尔虽然才华出众,其头脑更是被日国头脑清醒的那群人中公认为是最强的大脑,天照大神赐予大和民族的大脑。
但因为石原莞尔其狂妄的性格和对谁都一视而论的处事方式,在日国内还是有很多人对他不满。
其中已经是陆军次官,原本应该前往关东州担任参谋长并在五年内升职上将的小矶国昭更是对关东军的失败和打败关东军的那l个男人恨得牙痒痒,如今听到石原莞尔曾赞那l个男人,不由嘲讽了起来。
然而石原莞尔却很认真的思索了一l阵,随后说道:“如果我是关东军总参谋长,至少能守住辽东半岛。”
众人纷纷吸了口冷气,特l别是和镇北军交过手的小野寺幸树、冈村宁次等人,他们可是非常清楚这位日国最精英的狂妄,如果是以前,只怕绝对会说出多少年内吞并华夏的口号,就如1930年刚做完满洲情报搜集工作,直言三年内吞并满洲的言论!
小矶国昭气笑道:“那我是不是要向大本营,向天皇陛下建议由您来担任驻朝军总参谋长?争取在五年后干掉薛霖的镇北军?”
“不知道……”石原莞尔回过头来,双眼清澈且坚定:“以前入侵华夏的计划全部作废了,薛霖和镇北军的出现已经彻底改变了全世界的格局,我大和帝国要继续争霸世界的道路,就必须铲除他们,但是在此之前,必须弄清楚他们强大到了如何?”
“我正准备向大本营申请调往北平领事馆担任参赞或武官,近距离研究这支神秘的军队,和同样神秘的薛霖,以及那些木若呆鹅的华夏人,但愿……我们还有机会吧。”
说完,石原莞尔将手里的清酒一饮而尽,不等小矶国昭继续发难,起身穿上鞋子,九十度鞠躬:“诸君,石原先行一步回去收拾行李。”
看着石原莞尔就这么雷厉风行的离开,正准备继续刁难石原莞尔的小矶国昭楞了一下,鼻孔喷出一丝怒气,闷闷的喝了一口酒。
冈村宁次和板垣征四郎对视一眼,微微点头,也做下了亲自前往华夏的打算。 4.7
不过介于北方政府统治下的华北机关和其他情报线的奔溃,北平又有石原莞尔亲自出动,冈村宁次两人思索着应该去南京和华夏内部看看吧。
被这么一闹,包厢里的空气变得冷清起来,众人喝了点酒后借着时间也不早了,纷纷告辞离去。
一直默默看着这一切发生的服部太郎再一次刷新了对石原莞尔的认识,心悸不已,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在日国中头脑清醒又富有全球眼光和战略规划的家伙,真庆幸他少出生了十年!
要是他早出生十年,现在只怕已经熬到坐镇一方的中将甚至上将了,而不是现在区区一个本部少将…
第271章:氏族盘踞(上)【第二更】
北方战争结束了,然而随后薛霖便以民国副总理兼陆海军副元帅的身份宣布讨伐山东军阀韩馥渠,并拿出了韩馥渠的诸多罪证,如截留地方税款,组建私军,向德王、莫王等分裂势力输送军火,将韩馥渠彻底打压成了地方军阀势力。
而且镇北军出动之快,薛霖刚在北平宣布了对韩馥渠的讨伐,镇北军第四师便越过了边境,越过了京杭大运河,三万大军开入了山东地界。
虽然山东有七八万军队,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以镇北军强大到足以横扫日国关东军的恐怖军力,这一个师三万人足以横扫整个山东。
在南京的蒋委员长大发雷霆,不断斥责薛霖是新式军阀,并且调遣了张自忠的第五军北上徐州,将刘峙的第二路军近五万余人布防河南境内的黄河沿线,并且将原本准备调去岭南对19付广东军阀的第3军派遣到了淮北,并将准备解散的第13军也重新启动调遣到了河南境内。
此外,蒋委员长还将第2师、第4师、第25师重编为第17军,军长由中央军嫡系曹万顺担任,立刻从武汉移防商丘。
一时间,蒋委员长在中原地区云集了五个军,近二十万人,其中不仅有杂牌收编过来的第3军、第13军,还有中央军嫡系的第五军、第17军和第二路军等部队,更是汇聚了一批民国之名将领,如第五军长张自忠、17军副军长邢震南,中央军第四师长汤恩伯等人。
如此巨k大的调动,让全国上l下都闻到了战争即将爆发的火药味,中原大战过去不过两年,全国民众都不希望再发生一场波及二十多个省,数百万人受灾的战争,但是这却不是普通民众所能决定的。
不过张自忠、刘峙等人接到的军令却是严防镇北军继续南下,不到万不得已,切记不可发生冲突。
看到这密电的时候,素有‘副将军’(猪将军)之称刘峙以及张自忠等高级将领已然猜到蒋委员长放弃了韩馥渠和山东,用大军列阵的方式默认了双方的势力范围。
只是镇北军是否会接着北方战争的胜利,一鼓作气南下发动统一战争呢?谁也不知道。
北平、南京,嫣然成为了如今华夏的两个政治中心,不过介于南京还是名义上华夏的首都,所以各国外交大使馆、公使馆都在南京,但对于掌控了八个省,马上就是九个省上亿人口的北方政府,世界各国纷纷将北平领事馆的权限提高到了仅次于南京大使馆、公使馆的程度。
然而在各国大使、公使找到北方政府的时候,却没有见到他们想见的哪位副总理先生,甚至连河北省长、北方议会副主席,北方政府的二把手李渡也没有看到,接待他们的只是北方政府的外交部长姜宁以及北方政府的一些要员。
而在外面被镇北军一个师南下山东,中央军调集二十万大军布防边界搅得乌云密布、狂风不止的时候,薛霖却离开了北平。
河北涿州大马村。
这里是京汉铁路的必经之路,涿州也因为京汉铁路而发展起来,成为了河北的几个大城市之一。
一支数十人的马队从济河便打马而来,引起了田间不少农民的注意,不过也只是抬头看了眼这些骑马的老爷们,便继续低头插秧去了。
此时已经是五月份,到了北方插秧的季节,实际上黄河以北与东北育苗和插秧的时间仅仅隔了十天左右,五月初华北五省开始插秧后,很快将轮到东北三省插秧了。
“渡兄看到了什么?”一身劲装,黑色披风的薛霖一手挽着马缰,一手拿着马鞭,指了指田间忙碌的农民。
有些微微喘气的李渡望眼看去,河北平原上一块块水田仿佛连接了天地,田埂将这些水田规划出整齐的方形,日光下的水田还散发着阵阵反射的散光,农民们已经卷起裤腿,挽起袖子,弯着腰开始在水田间忙碌起来。
男女老少齐上阵,还没有到上学年纪的孩童们也在父母长辈的教导下有模有样的帮着插秧,一座座村子散布在平原上,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腾腾白烟,那是各家为午饭忙碌起来。
“今年应该会是个好年头。”李渡咧嘴笑吟吟道:“总算在插秧前将北方战争结束了。”
薛霖却是摇了摇头,手里的鞭子指向了另一方一群在田埂间还坐在椅子、小板凳上穿着显然比农民富一些的汉子,那伙人也在看着薛霖等人,但只是提起了警惕心而已,毕竟数十人全是精壮汉子的马队,不是军队就是强盗马匪了。
“哦,这些是地方士绅啊743。”李渡看了眼哪些人服侍着一位老爷模样的中年人正仰躺着喝茶。
苏秉文策马上前一步,从马侧的包包里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公文包,整理了一份文件说道:“这一片三千亩水田都是张老爷家的,一共有一百二十户佃农,那边的大马村一百五十户只有不到三十户人家有自己的田地,还有二十户因为土地兼并原因自家田地产出养不活一家人所以向张老爷承租了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