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再得寸进尺全部包办了华夏北方政府的工业订单,只怕是第二天各国强制催债的电报就会出现在新登堡总统的桌子上。
临走前,薛霖将陶德曼送出办公室大门,陶德曼摘下帽子对薛霖深深鞠躬:“非常感谢您,德意志人民不会忘记华夏在关键时刻对德意志伸l出的帮助之手。”
“您客气了,不过是正常的商业合作而已。”薛霖眼角扫到在等候室正巧出来,从焦急变得震惊转而愤怒的英格国大使兰普森。
薛霖与陶德曼相视一笑。
ps:求评价票!求评价票!求评价票!。
第260章:大订单
“将军阁下,或者说副总理先生,我以诚恳的言辞向您表示抗议。”刚进办公室,英格国大使兰普森就急不可待地向薛霖语气强烈道。
将大门关上的苏秉文不由皱了皱眉头,暗想这英格国管的真宽,薛帅见什么人,什么时候见都要抗议,不就是把他安排在了德意国公使陶德曼之后吗?
在沙发上坐下的薛霖也忍不住莞尔一笑:“大使先生,请问您要抗议什么?抗议德意国公使陶德曼先生的外交照会比您先一步送到吗?”
兰普森顿时哑然,别人要说是按照正常外交照会送达时间来会见,也无可厚非,找不到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虽然兰普森知道自己的外交照会肯定比其他国家更早一步,但“一八三”薛霖要这么说,他也没办法证明。
吃了一个哑巴亏的兰普森悻悻坐下,苏秉文嘴l角微笑着为他送上一杯英格兰人最喜欢的红茶,只是那l个笑意在兰普森眼里看来怎么都带着一些嘲讽的意味。
不过想起这几天国内那些资本家不断向议会施压,继而整个议会的压力都转移到了自己身上,兰普森就咽下了这口气。
现在最重要的是从这个远东的疯子将军手里拿到更多的工业订单!不管是兵工厂、钢铁厂、炼油厂还是什么,只要他给钱!那些资本家就愿意卖!
优雅地端起红茶,用汤匙搅拌一l阵后轻轻品尝,出身英格兰贵族的兰普森回忆着贵族教养,努力让自己内心的愤怒平静下来后,放下茶杯,对薛霖泰然自若道:“副总理先生,我想没人能质疑英格国的工业能力,您为什么不向我们下工业订单呢?不管是兵工厂还是钢铁厂或者炼油厂,我们都可以满足你的要求,当然,前提是您的金钱能让我们国内的那些资本家满足!”
薛霖始终保持着微笑:“说实话,兰普森先生,我们已经委托罗斯柴尔德家族向贵国以及法兰国、美利坚等国采购兵工厂生产设备和工业机床了。”
听到罗斯柴尔德这个家族的名字,兰普森微微皱眉,有些忐忑不安,毕竟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上个世纪可是差点就控制了英格国的半个金融体系!现在世界各国都对罗斯柴尔德等犹太家族提起了警惕,在这种情况下,走家族通道偶不走国与国的方式,让兰普森很不好受。
“当然,一个国家的工业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且持久的计划,仅仅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薛霖翘起腿,手指交叉放在大l腿上:“我希望能从英格国购买一个大型钢铁厂的设备,一个大型化工厂的设备,一个大型采矿厂的设备一个大型汽车工厂,一个大型水泥厂,还有包括子弹生产线、步枪生产线、不同口径的野l战炮生产线在内的大型兵工厂,以及一些工业机床和高级技工人才等……”
兰普森的脸色渐渐变得晴朗起来,随后更是充满了微笑,这可是一笔五千万英镑的大订单,足以让数十个大小不同的工厂开工,养活好几万工人和他们背后的家庭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国内出口贸易带来的惠利在这个寒冷的经济危机下宛如一股暖风吹荡在英格兰,让英格兰能更早挺过这次经济大危机。
一天的时间,薛霖都在会见来自德、英、美、法、意等各个国家的外交大使、公使们,向各个国家下了数亿的工业订单以及工业机床、工业人才的引进,而罗斯柴尔德等犹太家族方面,则有白雪和霍尔德等人作为银河公司代表向世界各大家族代购工厂设备,薛霖只需要勾选确定需要直接打包的那些工厂和工业机床就行了。
但饶是如此,北方初定,薛霖依旧忙得脚不沾地。
薛霖用红警系统提供的高级行政人才和镇北军中退役的普通士兵所担任的基层行政人员双管齐下,很快就掌握了黄河以北八省的民政大全。
只忠诚于薛霖的红警行政人才,出身自镇北军的普通士兵犹如新鲜的血液灌入了黄河以北的土地,北方联盟这个政治体系正在源源不断的将体内糟粕的‘血污’换成新鲜血液……
而在北平南郊丰台大营,数万旧军阀军队也在进行的破茧重生。
五月的晴空下,一队队穿着新军服的士兵整齐地列队训练,他们有的只有十几岁,有得已经三四十岁了,每一个不是从东北军就是从西北军或晋绥军出身的老兵,但此时他们却像是初投军般,在军营里被教官指挥、训斥。
教官嘹亮的喊话落下,他们就要做出相应的动作,从列队训练到跨障碍训练、射击训练、军姿训练,丰台大营近四万旧军队在训练场上挥洒着热血,正在经历着破茧的痛苦。
好不容易一天的训练结束,排着队打饭后,战士们以班为单位在足以容纳三四千人就餐的食堂里一边快速进食,一边小声讨论着。
“他娘的,日日出操,老子的筋都快被拉断了!”一个老兵一边大口吃饭一边吐槽着,语气中甚是怀念当年在旧军队里的时候。
“得了吧张混子,你现在想回去?”一旁的老班长用筷子夹起一块猪肉,示意那人:“天天这伙食,累点怎么了?就是要你的命都不过分吧?!”
“是啊,张混子,你以1.3前在镇子上做混混的时候能天天吃肉?在六十一军的时候能天天吃肉?”
“别说六十一军了,就是张小六的警卫师也不过隔三差五有点油荤而已,哪像镇北军,这天天不是猪肉就是牛肉、鱼肉,每逢节假日还有鸡鸭吃,早上还有肉粥和鸡蛋,累是累了点,这几天训练下来大家不都习惯了吗?”
“俺宁愿这样累点,听说镇北军发的军饷可是实打实的,军服费、枪械费、伙食费什么的都是军队包了的,比以前俺在晋绥军的时候好多了!要是能有点醋蘸着吃就更好了。”
“你们还好,冯大帅倒台后,哥哥所在的西北军才是风餐露宿,一天能吃上一碗杂粮就不错了。”。
第261章:家书
除了每日都要出操训练和伙食的保障供应天天有肉吃外,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渐渐从伙食方面谈及到了镇北军和其他军队的种种差别。
“记得以前在东北军的时候,说是当兵一个月十个大洋,虽然不像以前一样层层克扣,但也要扣伙食费、枪械费、子弹费、军服费、被褥费等,杂七杂八一扣,每个月到手就七个大洋了,又要请长官喝茶吃花酒关照一下。”张混子转头对一个战士道:“诶,光头佬,听说你们西北军都三个月没法军饷了,薛大帅收编你们的时候直接补发了?”
被问到的一个光头大汉猛地一拍大l腿,吓得周围吃饭的其他班战士都纷纷望了过来。
“俺以前在西北军的时候可比你们惨多了,冯大帅败了俺们跟着阎老西一段时间,后来又跟着张大帅一段时间,都把咱们西北军当后娘养的,军饷19几个月才发一次,一次才发几个大洋,要不是宋将军他们苦苦撑着,西北军早就没了。”
随后,他话音一转:“薛帅虽然也是收编我们西北军,但和阎老西和张大帅可不同,听说我们17军整整三个月没法军饷,薛帅当即命收编的士兵拉着一列列装满了大洋的卡车到我们17军营地,补了我们三个月的军饷!而且还是实打实的发!”
“这不,现在,17军选择留下来继续当兵的两万多人,薛帅在我们心里就是这个!”光头佬竖起一个大拇指。
周围的战士来自五湖四海,既有晋绥军也有西北军和东北军,听说薛帅为17军补发军饷后各个鼓掌起来。
食堂里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晚饭过后,是自由休息的一个半小时。
张混子他们班回到了宿舍,一些战士躺在床上休息起来,一些战士坐在书桌前拿出纸笔写什么东西,张混子则跟班长一起拿起不锈钢脸盆和香皂、浴巾,准备去洗个澡。
大个子光头佬从床上起来,蹭到桌前那l个写信的战士前,问道:“小乐子,写家书呢?”
有些消瘦的钟乐扭头看到硕大的光头,笑道:“啊,写家书呢,李大哥。”
光头佬本名李光,小时候没饭吃在寺庙里念经吃过几年斋饭,脑袋上烫了几个戒疤,后来因为吃肉犯了戒条被逐出寺庙,参加了冯大帅的西北军。
李光从怀里拿出一张白纸和一个信封:“小乐,帮哥哥写封家书呗。”
一旁的副班长乐道:“我说光头佬,你以前在寺庙里念经都不识字的吗?那怎么看得懂经文?”
李光撇了撇嘴:“那时候为了吃口饭跟着师父就念了呗,哪知道入了镇北军还要识字才能升官。”
镇北军注重士兵文化培养,每天晚上休息过后都有两个小时的扫盲班,由红警战士出身的指导员教战士们读书写字,教战士们军人的责任与荣誉。
而且镇北军中规定,要升为士官,必须识字1000个,要升为尉官,必须识字1500个,少校更是要识字2000以上。
不仅如此,战士升为士官的时候要进入士官培训班进行三个月短期的士官培训,升为少尉更是要进入东北陆军大学进行一年的军官培训,而升为少校也需要进入陆军大学进行一年的中高级军官培训。
若是升为将军……李光这样普通的士兵都不敢想了。
为了更早的升官,新加入镇北军的士兵们各个都在加紧读书,不过才几天的整训下来,李光也不过识得了一百多个字而已,远不能自己写信的地步,所以找上了班里识字最多,据说小时候念过几年私塾的钟乐。
“稍等下,李大哥,我马上写完了。”钟乐拿起心爱的钢笔在白色信纸上写完最后一句话,落下自己的署名。
李光赶紧将信纸摆在桌上,然后搓了搓手,笑得像偷了鸡的黄鼠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