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高加林和他身边的那些人们 > 第16章 遇上姊妹俩

第16章 遇上姊妹俩

高玉德兄弟俩站在自家的院门口,一个个送别那些喝得眉眼通红的老相识。

走出院门外的这些七瘸八拐的老家伙们,因为小时候跟高玉智光着屁股玩耍过几天,今日里被奉为座上宾,在当了大干部的高玉智面前露了脸,还白白地捡了一顿酒饭,心里都有点既高兴又过意不去。大家在院门外站成一摆溜,激动地扬起有点僵硬的老胳膊,和高家二兄弟挥手告别。

高玉德今天看来心情蛮不错的!原来他总认为兄弟玉智这些年出门在外走野了心,身上的人情味似乎被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淡化了,以致连自己的亲人也懒得关照了。没想到他还是高家村一条响当当的汉子!在他的身上原来发生过那么多英勇悲壮的故事哩!他没有给高家村丢脸,没有给地下的二老丢脸!是自己心胸狭窄,想的太离谱了,差点错怪了自家好兄弟!

加林妈跌跌撞撞在脚地下走出走进,正在和那两个帮忙的媳妇收拾着碗碟。这种生活琐事玉德老汉是从来不大关照的,何况他今天又喝了点酒,兄弟俩身子骨都有点招架不住了,在炕上坐着躺着,不大一阵工夫,一个个歪倒在枕头上打起了呼噜。等两个老汉一觉醒来,太阳早已偏西了。

加平躲在炕的一角,正撅着嘴巴生闷气哩。他在埋怨他爸和他大伯只顾打自己的呼噜,一点也不关顾他!他想去看看爷爷奶奶消失在了一个什么地方?竟然再没人提起这事!

玉德老汉本来不打算让加林他二爸再去爹妈的坟地里去走动了。那地方偏远不说,按乡下的习俗,也不是随便什么时候想去就要去的地方!架不住小侄儿加平一再地纠缠,只好让加林装了几个油糕,拿了半瓶烧酒,又找来一些黄表纸和香柱;高玉德头前带路,引着众人朝着后山爹妈的坟地一摆溜走去。

高玉智低头默默地走在玉德老汉的后面,走了一阵,他略微住了一下脚步,等后边的加林赶上来,叔侄俩并排走在了一起。高加林报名上刊大的事情昨天夜里他已经知道了,忍不住又提起这个话题。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往出掏钱,准备留下点资金资助加林完成刊大学业,被高加林两只手死死地按住了。

高玉智为侄儿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叹!一再叮咛身边的小儿子加平,不管今后生活中遇到什么苦难,都要学习他加林哥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说着话,不觉又走进那片阴森森的坟地,又看见那两处长满荒草的黄土堆了。这个地区的劳动局长,想起昨天他哥讲给他的父母想念他的那些话,再也顾不得自己的身份了,一歪身跌倒在父母亲的坟头上,瘫软在那里嚎啕大哭起来。

他捶胸顿足两只手抠挖着身边的黄土,滚烫的眼泪扑簌簌掉在爹妈坟头的黄土地里。敌人的弹片让他在病床上躺了那么长时间,他悔恨自己回来得迟了!爹妈临走时竟然没指望着他端一次屎尿!没喝上他亲自奉上的一口水吃上一口饭......

看到匍匐在土堆上嚎啕着的父亲,加平小小年纪,大概也受到了感染,他嫩嫩的脸蛋上也滚下了一串泪珠。可孩子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心目中那么至爱的亲人——他的爷爷奶奶,竟然躺在这么个荒草丛生的土堆里?他幼小的心灵有点失落。

高加林将他二爸搀扶了起来,高玉智胖墩墩的身子仍站在那里抖动个不停。

玉德老汉低着头一言不发,在父母亲坟头前面一片空地上一瘸一拐来回走动着,丈量着。老汉的腿脚突然停在了一个地方,他用脚尖踢了一下脚下的黄土,冲一边的高加林喊:“加林,你瞧准了!我和你妈以后走了,记住,我们俩就在这个地方!”

高加林回过头,看了看站在晚风里佝偻着腰背的父亲,他整个人像触了电似的猛地抖动了一下。

加平跑过来,拉着他大伯的手,问:“大伯,俺爸和俺妈以后走了,会在哪个地方呀?”显然,加平年纪尚小,还不知道“走了”意味着什么。

“唔......”高玉德一愣,看着仰起头等待着自己回答的小侄儿,无奈地摇了摇头。不过,他还是向旁边走了几步,仍然用脚尖踢了一下脚下的黄土地,“大概是在这个地方。”

“哥......”玉智走过来,在他哥身边站住了,“现在国家倡导火葬;为节约土地好多地方修建了公墓,以后我......”

“那是你的事!”高玉德低头闷声闷气回了兄弟一句。过了一阵,他抬起头看了兄弟一眼,“不过,只有你愿意回来,这个地方永远给你留着......”

太阳早沉落到了西边的群山上头,那惨淡的光线幽幽的,将众人模糊的影子印在荒草上,晃动在那两堆黄土堆前后。几个人披着淡淡的暮色,默默地走出墓地,行走在崎岖的归家小路上。身后,那两堆在夕阳下被荒草覆盖着的坟头,愈显得荒凉、寂寥。

然而,此时的高家村,却沉浸在一片热火朝天之中。人们三三两两,聚集在街巷里,汇在窑檐下,谈论着让人心潮澎湃的架线通电的事情。虽然暮色早已笼罩了整个村庄,但人们仍然饶有趣味地谈论着,期盼着。

第二天天刚放亮,高明楼便站在高玉德家那片硷畔上吼喊起了高加林。原来,公社夜里来了电话,县里已经批准了高家村的通电申请,决定给他们村架线通电。供电局已经派遣划线员勘察线路;让村干部组织人力,开始动手刨挖电杆坑。

这是高家村从未有过的大事啊!社员们听说上边要给他们村架线通电,禁不住群情激奋,一个个摩拳擦掌,提溜着工具早早地汇集在村子中央那片大场面上,等待村干部给他们派遣活计。

高明楼与高加林初步核算:从村子到县城十来里路,合计五千多米;按要求五十米栽一根电杆,需要挖一百多个电杆坑。他们村有四十多户人家,除去五保户和几户丧失了劳动能力的户数,有能力参加挖电杆坑的户数差不多每户要分摊三个电杆坑。

然而电杆坑是有远有近的,谁也不愿意舍近求远,去那大老远的地方干活!最远的地方,就在县城的脚下,往返二十多里,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高明楼在地上走来走去,思谋着如何给社员们分派活计。高加林说那有啥难的!分派活计时按地段远近搭配,咱们当干部的,不搞特殊,跟社员们同样分派。高明楼看了加林一眼,点头表示同意。

高家村距县城这段简易公路旁,一下子热闹起来。高家村大部分社员差不多都上了阵,一时间人喊马嘶,好不热闹。高明楼还让几个年轻人将过去平田整地时用过的几面红旗扛过去,插在显眼的地方;那红旗迎着风在半空哗啦啦抖动个不停,给工地凭添了许多热闹的气氛。过往的车辆和路上的行人,看到这个阵势,还以为这里又在搞什么群众会战哩......

高加林帮着高明楼分派好社员们的工作后,便来到给自己分派下的那个地段。他脱掉了上衣,朝手心唾了一口唾沫,拿起铁锹正准备干活,突然听到远处有喊话声:

“高老师,过来抽支烟!哈呀,当了干部也不搞点特殊?还挖那个坑干啥!”

高加林猛然抬起头。那阵子只顾忙着给众人分派活计,乱哄哄的,没注意马店村的马拴什么时候跑到这里来了?显然,马拴还是习惯于过去在马店学校里那时的称呼,张口闭口高老师长的短的;他们已是老相识了,加林也不介意马拴怎样称呼他。

马拴笑眯眯地一只手拄着铁锹,另一只手叉在腰间,远远地站在那里,和他打着招呼。

巧珍穿着一件红底白花漂亮的上衣,深蓝色涤卡裤子,手里也拿着铁锹,紧挨着马拴站着。她头上依然包着高加林为她买的那块红头巾,远远望去,鲜红的颜色像焰火般红得可爱。

原来,二能人刘立本这几天在干活的时候不小心闪了腰,走路上街手里都离不开一根棍子。听说家家户户分摊着挖那电杆坑,他知道自己顶不上,又怕人们背后议论他,急忙又给马店村马拴捎过话去。勤快的马拴不加思索,又过来给老丈人救了这个急,让他心安理得躺在炕上慢慢恢复他那腰板。刘立本别看做买卖鬼精得不怕人说长道短,可对面子上的事看得却十分重要,这也是他从小养成的本性。

巧珍多时没住过娘家了,村子里过去那些在一起劳动过的伙伴,说起来真的还有点想念哩!上一次秋收和马拴在自家自留地里忙了半天,也没见到村子里几个熟人;瞅着这机会,她也想和众人照个面,拉呱拉呱多日来各自的事情,便跟着马拴一起来了。

高加林好长时间没看到巧珍了。上一次两人在路上偶然碰了一次面,当时只顾着别扭和伤心,竟然没好好看一眼曾经疼他爱他的心上人,到现在他还耿耿于怀呢。

巧珍嫁给了马拴,那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不能怪怨巧珍!现在,不管巧珍心里恨不恨自己,他只有面对现实,自自然然地接纳他过去的这个情人,不要把不快挂在脸上,让巧珍看着难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