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重生大明当暴君 > 第198章完结

第198章完结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至三十八年(1610年),徐光启在为他父亲居丧的3年期间,就在他家乡开辟双园、农庄别墅,进行农业试验,总结出许多农作物种植、引种、耕作的经验,写了《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和《代园种竹图说》等农业著作。

明天启元年(1621年)又两次到天津,进行更大规模的农业试验,写出了《北耕录》、《宜垦令》和《农遗杂疏》等著作。

理论上来说,徐光启掌握的农业知识比目前的宋应星还多。

而且他是极少部分官员里,愿意潜心研究农学的,将农业当做了一门科学来研究。

至于他留给后世的《农政全书》,便是汇总了他这些著作,由他的门人陈子龙等人来修编而成。

宋应星也呈递上了他的东西,也是一本书。

这是他这一年在皇家庄园,以及过去在老家的农业总结。

他对水稻浸种、育种、擂秧、耘草等生产全过程作了详尽的描述。

不仅如此,在他这本书的首页,就有一张图纸,是一种农作物工具的图纸。

在正史上,宋应星还写过《机械》这本书,发明了不少提高粮食产量的农具。

可以说,宋应星可以算得上是明朝的袁农平老爷爷了。

可惜的是,明朝忘了,而宋应星一生不得志。

崇祯是如获至宝啊,有徐光启和宋应星两位大神在,农业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里面里面说的温室种植,完全可以科普到民间,将田地一年四季都利用起来。

“徐爱卿,你就把水利兴修列为户部接下来十年重要要做的事情,都水司(工部下属部门,专门负责河流开渠、修桥梁等事情)必须把这件事抓起来,无论多少钱,朕都愿意出,尤其是在两湖、江西和南直隶一带。”

“遵旨!”

崇祯将飞快翻阅了一遍这两本书,然后放在桌案上。

“王承恩。”

“奴婢在。”

“将这两本书印刷出来,朕的农学院明年就要开学了,届时各州府的通判(负责当地田地开荒、水利等工作的官员)分批入农学院,每个人都必须将这些全部学会。”

“遵旨。”

“另外,司礼监经厂独立出来,成立大明印刷厂,给朕把规模往最大的建,朕要大量印刷这种书。”

“遵旨。”

“另外,温体仁,你得给朕想办法,朕需要做一件事。”

温体仁连忙道:“请陛下明示。”

“朕要教老百姓识字,每州每县每村的老百姓,无论是工艺手工人,还是在田里种庄稼的庄稼汉,都必须认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