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往事百语③ > 人生三百岁

人生三百岁

最近常有信徒对我关心,他们有两种问候方式,一种是:“师父!你要保重啊!”此话听来,好像人生垂垂老矣,但也只有心领他的好意;另有一种人是问我:“师父!祝你长命百岁!”我笑着说:“长命百岁不够。”对方一脸惊讶地问我:“那你要活多少岁啊?”我回答他:“人生三百岁。”很多人乍听之下,都很怀疑:“人,真能活到那么大的岁数吗?”其实,你从另外一方面去想,人生岂只可以活到三百岁?如果你能尽情地发挥生命的潜能,你的一生就如同阿弥陀佛一样,可以活到无量寿,散发无量光。

我二十岁那年从佛教学院毕业出来之后,就将自己奉献给社会大众,我一生没有放过年假,也没有暑假、寒假,甚至星期假日我还比别人更加忙碌;我从早到晚没有休息,不但在讲堂教室里弘法利生,在走路的时候、在下课的空当,甚至在汽车、火车、飞机上,我都在精进地办公、阅稿。每天我都是在分秒必争、精打细算中度过。如果以一天能做五个人的工作来计算,我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假如能活到八十岁的话,就有六十年的寿命可以从事工作,六十乘以五,不就是三百岁了吗?所以,三百岁不是等待来的,也不是投机取巧来的,而是自己努力辛勤创造出来的。

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办人松下幸之助先生,就是主张人生要能活到三百岁的创始者。他不但身体力行,模范后学,而且在事业达到巅峰之际,组织了一个以促进世界和平(Peace)、幸福(Happiness)、繁荣(Prosperity)为主旨的PHP机构,此外还成立松下政经塾,为日本政经界培养具有奉献精神的接班人。松下幸之助虽于数年前与世长辞,但至今他的精神、理念不但对日本人影响至巨,甚至还是西方人士深入研究的对象,他的人生可以说比“三百岁”还要长久。

可见人生的寿命不只从时间上、色身上去计较长短,更应该从其他方面去筹量久暂,像语言上的寿命、事业上的寿命、思想上的寿命、精神上的寿命、功德上的寿命、文字上的寿命,能够影响深远,裨益群生,才是我们应该重视的寿命。

中国古德所说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不正是无量寿的主张吗?一般人讲究的“传宗接代”思想,无非也是希望寿命无限,代代相续;甚至现在有许多人在死亡之前,将器官移植到别人身上,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而民主国家、现代企业流行的接班制度、永续经营理念,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薪火相传,流长久远,固然彰显了人类对于生命恒久的希望;历史上,有节操志气的人为国家民族的传承,辛勤劳苦,牺牲奉献,更是一种生命绵延的体现。

因此,所谓“生命”,非仅指个人的生命,生命还可以与别人互用同享。这种共通的生命才是生命的真谛。例如:处处成就别人,给别人因缘,不就是寿命的扩大和延伸了吗?我们常常看到社会上有些人拥有一块畸零地,宁可放在那里没有用,也不愿出售给别人,成就大家的好事,怎么能延续生命呢?还有一些人很会赚钱,却不肯用在公益上面,等到两腿一伸,子孙分争,烟消云散,又怎么能算长寿呢?“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精神,才是生命永续之道。像古圣先贤所创造的文教公益事业,直到现在,我们还享有他们的余荫,不正展现了生命的张力吗?

统一企业的创办人吴修齐先生,不但事业庞大,涵盖食衣住行各种生活层面,而且对父母之孝顺,对家族之帮助,对社稷之造福,对佛教之护持,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一九九三年,他在佛光山过八十岁华诞时,告诉我:“将来如果活到九十岁,要捐十亿元作为慈善福利基金。”我鼓励他:“九十岁太少了,希望你八十岁能增加一倍,活到一百六十岁,甚至像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寿。”他闻言大喜,我随即作了一首打油诗送给他:

人生六十称甲子,真正岁月七十才开始,八十岁还是小弟弟,九十寿翁多来兮;

百岁人杰不稀奇,神秀一百零二岁,佛图澄大师,还可称做老大哥;

多闻第一的阿难陀,整整活了一百二十岁,赵州和虚云,各自活了两甲子,菩提留支一百五十六,其实人人都是无量寿,生命马拉松,看谁活得久?

无量寿佛的极乐净土是累劫以来勤行四十八愿所成就的,可见生命是一场和宇宙时空角逐的马拉松赛跑,惟有以信心、慈悲、愿力、修持,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坚持到底,都能活出生命的内涵来。

佛经里有一则“四岁老翁”的故事颇能发人深省:

有一位白发皤皤、齿牙脱落的老公公,有人问他:“老先生!你今年高寿?”

老先生回答:“四岁。”

对方一脸狐疑地说:“不要开玩笑了,你须发全白,少说也有七八十岁了,怎么会只有四岁呢?”

老先生谦卑地回答:“唉!说来惭愧,我实际年龄虽然已经八十了,但那只是马齿徒增而已。因为我过去的人生是在因循苟且中浑浑噩噩地度过,我真正的人生是从四年前皈依佛门开始。因为这四年来,我才懂得去追求人生的真理,我从行善助人、服务大众中,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所以我觉得自己好像才只活了四岁而已。”

我每次想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总是深深惋惜:人,何必到了耄耋高龄才感叹只有四岁呢?为什么不及早把握人生,珍惜生命呢?所以我经常警惕自己:不要做四岁老翁,而应该立志过“三百岁”的人生。

我在就读佛学院时,就十分珍惜宝贵的光阴,每次排班等人,总是利用零碎时间,将文章的腹稿打好,以便争取快速的时效。在受戒忙碌的作息里,我训练自己在返回寮房的路上,边走边脱鞋袜,以便早点打坐养息。直到现在,我养成一二分钟吃完一餐的习惯,盥洗也只花三五分钟,这不是刻意自苦草率,而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古德不也是“非拜佛,不妄行一步,非读经,不轻燃一灯”吗?那是在珍惜时间,因为生命不能虚度,珍惜时间就是在储蓄生命。

在惜福崇简的禅门里,时间也是经常被讨论的话题。有二位日本官员在问泽安禅师如何处理时间时,说道:“唉!我这个官做得真没意思,天天都要受恭维。那些恭维的话听来听去都是一样,实在无聊,我不但不喜欢听,简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真不知这些时间该怎么打发才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