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生存道: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 > 修身

修身

不明而断,谓之“武断”;

武断自己之事,为害犹浅;

武断他人之事,招怨实深;

惟谦退而不肯轻断,最足养福。

——曾国藩◆◆◆目不能自见,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舐,手不能自握,惟耳能自闻其声,故为人应“慎言语以养其德”。

◆◆◆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

身安茅屋稳,知足天地宽。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心术以光明磊落为第一,容貌以正直厚道为庄严。

◆◆◆人不自爱则无所不为,过于自爱则一无可为。

完美名节不宜独任,分些给人,可以远害全身;

辱行污名不可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

处事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由人毁誉,观天地何所不容;

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其大。

◆◆◆在为人处事上的“九德”颇能应用:

严而宽:订法要严,执法要宽。

柔而立:温和有礼,立场明确。

愿而恭:憨厚保守,尊重对方。

乱而敬:纷杂之中,保持礼敬。

扰而毅:事虽冗繁,但不盲从。

直而温:性格坦率,令人堪受。

简而廉:简明扼要,无偿服务。

刚而塞:积极坚定,固守原则。

强而义:自信自强,通情达理。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洞悉人之常情;

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明白事之常理。

◆◆◆好嗜欲,则贪爱之心生;

好利养,则奔竞之念起;

好顺从,则阿谀之人合;

好胜负,则人我之山高;

好刻薄,则嗟怨之声作。

◆◆◆让古人,便是无志;不让今人,便是无量。

——陶觉◆◆◆俗情浓艳处,淡得下;俗情苦恼处,耐得下;

俗情抑郁处,遗得下;俗情耽溺处,撇得下;

俗情扰攘处,闲得下;俗情牵绊处,斩得下;

俗情矜张处,抑得下;俗情侈放处,敛得下;

俗情难忍处,忍得下;俗情难容处,容得下;

斯为有超世之识,且有超世之守;

胸中不平要鸣,胸中有得要说,即是无量。

——耿楚侗◆◆◆处事真言——以孝养奉亲,以淡泊明志,以勤俭生活,以笨拙学乖,以耳聋止谤,以清净远色,以寡言防口,以病患惕励,以兴趣读书,以疑情穷理,以责己进德,以诚心守礼,以大愿立志,以自尊植骨,以感谢救贫,以空慧修道,以弱势御侮,以忏悔改过,以热心做人,以无求交友,以担当办事,以慈悲进德,以享有富贵,以懒字抑奔竞风,以惰字屏尘俗事。

◆◆◆偶看到胡澹庵的一首劝世歌很好,想必信众会很喜欢——心不光明点甚灯,念不公平看甚经;

大秤小斗吃甚素,不孝父母斋甚僧;

妙药难医冤业病,横财不富命穷人;

利己害人促寿算,积善修行裕子孙;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暗中阴骘分明有,远在儿孙近在身;

守口莫谈人过短,自短何曾说与人;

生事事生君莫怨,害人人害汝休嗔;

欺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

◆◆◆古德吕坤云:“难管的任意,难防的惯病,此处着力,便是穴上着针,痒处着手。”

◆◆◆处事者,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急;

不以集事为急,而以方便为上。

——吕祖谦◆◆◆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

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行善之人,如芝兰之草,不见其长,但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减,但日有所损。

——《菜根谭》◆◆◆曾看过一幅画,题名为“静”——一只小鸟栖在瀑布旁的树枝上酣睡。

◆◆◆如果你有机会一游挪威的桑德市,最好别忘了面带笑容,因为“愁眉不展”在该市被视为非法。

◆◆◆做人要注意三点:无求、无私、无欲。

人到无求品自高、人到无私功自大、人到无欲自然正。

◆◆◆人应该要有大地的性格,能生长万物、能承载一切;人应该要有流水的性格,能滋润万物、能随遇而安;人应该有热火的性格,能创造文明、能温暖世间;人应该要有和风的性格,能潇洒自在、能传播种子,让万物生生不息。

◆◆◆猴子要求阎罗王让它投胎为人,阎罗王说:你嫌拔毛很痛;一毛不拔这点牺牲都不肯,如何能做人呢?

◆◆◆要以有限时间发展无限空间,除了名利之外,人还有很宽广的世界。

◆◆◆令人害怕不如令人喜爱,令人喜爱不如令人赞美,令人赞美不如令人尊敬,令人尊敬不如令人怀念。

◆◆◆和蔼之容见人,谦抑之气处人,恭敬之心待人,赞美之言和人。

◆◆◆做人要如滚雪球,不要如吹气球;做事可以失败,但做人不能失败。

◆◆◆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

◆◆◆做人处事要能如“水”——遇山水转,遇石水转,遇岸水转,无论遇到谁,我转!

◆◆◆养心歌——得岁月、延岁月,得欢悦、且欢悦;

万事乘除总在天,何必愁肠千万结。

放心宽、莫胆怯,古今兴废如眉列;

金谷繁华眼底尘,淮阴事业锋头血。

陶潜篱畔菊花黄,范蠡湖边芦絮白;

临潼会上胆气雄,丹阳县里箫声咽。

时来顽铁有光辉,运退良金无艳色;

逍遥且学圣贤心,到此方知滋味别;

粗衣淡饭足家常,养得浮生一世拙。

◆◆◆佛门里说:“修行人要带三分病”,白居易也曾写过——静坐观空,觉四大原从假合,一也;

烦恼现前,以死誓之,二也;

常将不如我者,巧自宽解,三也;

造物劳我以生,遇病稍闲,反生庆幸,四也;

宿孽现逢,不可逃避,欢喜领受,五也;

家室和睦,无交谪之言,六也;

众生皆有病根,常自观察克治,七也;

风寒谨防,嗜欲淡泊,八也;

饮食宁节毋多,起居务适毋强,九也;

觅高朋亲友,请开怀出世之谈,十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