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学院图书馆兼任管理员期间,我除了日以继夜整理《活页文选》之外,还经常忙里偷闲,翻看《水浒传》、《三国演义》、《基度山恩仇记》等中外名著。甚至在开大静之后,点着线香躲在棉被里偷偷阅读,直至天亮。就这样数年之间,拜忙中自修之赐,我不但得以遍览群书,更激发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四五十年前,正是民生困乏的时代,有人又说:“教书自有香菇面,教书自有好供养。”但我觉得,教书之乐不在丰衣美食,而在灌输大家正确的观念。所以每次收到些微稿费或钱时,我总是拿去购买佛书,与佛子们结缘。忙着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实在比黄金屋、颜如玉、香菇面好供养,且更有价值。
记得那时我常常为了一场讲座,从宜兰坐上一天的火车到高雄,演说完毕,又从高雄乘夜车回到宜兰。在北宜线、纵贯线上,我虽然耗费了无数光阴,但生命的力量却随着滋长,怎不叫人欢喜?除了定期的讲演之外,我马不停蹄地忙着到工厂为劳工开示,到码头为渔民布教,到监狱为受刑人皈依,到军营为官兵们说法。有人说时间难挨,我却觉得一天二十四小时瞬息即过,恨不得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可以使用。
滚石不生苔,流水不生腐。忙,才能发挥生命的力量;忙,才能使我们身心灵活起来。经云:“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又说:“人所欲为,譬如穿池,凿之不止,必得泉水。”借着忙,将自己动员起来,才能一鼓作气,先驰得点。如果能善于忙碌,“忙”就是一帖人生康乐的最佳营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