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很好,你快把黄金拿来给我们,我们承诺!”众强盗都纷纷地承诺着。
玉琳国师毫无所谓地把他随身带的金印拿出来,当他要交给那个为首的强盗的时候,又对大家说:
“我更有一句要紧的话吩咐你们,这块黄金当你们要去出卖以前,不要忘记把黄金上的几个字先凿坏,这是我的好心,我告诉你们,是为免去你们的麻烦!”
玉琳国师听群盗分金不再为盗的诺言,很是欢喜,他就把刻有“大觉普济能仁玉琳琇国师”的黄金印拿给他们,他心里想,能以这块金印,使这几十个人不再为害社会,不再为害过往客商,也是有很大的价值的。
群盗接过黄金以后,一阵呼啸而去,玉琳国师仍晏坐在树下,天上的云驶月运,几颗星星耀射光芒,四周静静的,一点声息都没有,他像刚才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
群盗回到他们盘踞的巢穴以后,把抢劫的黄金取出来一看,这是一个四方形的金印,金光夺目,有几个认识字的看了金印以后忽然惊叫起来:
“哎唷!这是天子的师父呀!你看这印上不是明明写着‘大觉普济能仁玉琳琇国师’的字吗?糟了!我们抢劫了国师,我们造下弥天大罪了。”
“哪有这回事?不要胡说!我看那个和尚,不像是国师的样子,听他的声音,顶多不会超过三十岁。如果他是国师,怎么会跑到这深山里来?”
“我看说不定他也是我们道中的人,他盗取了国师的金印,隐藏在山中,遇到我们人多,所以一吓,就交给我们了。”
“没有这话,我看他一点都没有惊惧的样子,他那庄严的态度,慈祥的音声,就像是一位国师!”
群盗都在纷纷议论,其中有一个头目叫王德盛的举起双手,示意大家不要讲话,他就说道:“各位兄弟们!我们荒山落草,居然抢劫国师的金印,朝廷知道,我们的生命还保得住吗?我们路遇国师,也不知拜见,真怪我们没有智慧之眼。现在我们再去,国师一定还没有走远,如果是真国师,奉还金印,我们就拜他为师;如果不是国师,我们也放了他,总之,他是一位出家人,不知各位兄弟们赞成吗?”大家都举手赞成,甚至还有几个人说,如果真是遇到国师,他从今不愿再做强盗,愿去剃发为僧。
森林繁茂的深山,除了风吹松柏发出的声音,群盗走路都不敢做声,凶狠的恶念,一转而为善心,他们这时不像强盗,而像是一群求道者,带着一颗诚恳的敬心,想能拜见到当今的国师。
这并不是一段很近的距离,一来一回总得也有五六十里,当群盗回到玉琳国师打坐的地方时,东方的天边已渐渐发出白色,黎明的曙光就要到来。
大家一看,玉琳国师还坐在那儿,他们俯伏跪在地上叩头,恐惧地问道:
“您是不是当今的国师?”
玉琳国师一看他们恭敬的样子,知道他们一定是忏悔改过而来,现在问他是不是国师,他稍感到难以回答,自从离开皇宫内的精舍以后,就一直没有人知道他是国师,老首座像是有先知的修养,但他不敢承认就不告而别。几年来,像浮萍似的生活,东西行脚,从不敢说出他是国师,免得惊动人心。现在这些强盗问他,他想不告诉他们也不行。他沉默了一会就回答道:
“我可以告诉你们,但你们为了我云游的方便,不可给别人知道,我确实是当今天子所拜的玉琳国师。”
“呵!”为首的王德盛惊叫一声,“国师!小人等有眼不识菩萨,不知是国师法驾,万死冒犯,请求国师慈悲赦罪,并请收为弟子!”
王德盛说后,这一群强盗都跪下来齐声哀求道:“我们都愿请国师慈悲,收为弟子!”
玉琳国师摇摇头,拒绝道:“那不行!没有做佛弟子而又做强盗的人!”
“我们改过自新,只要国师肯收我们为弟子,我们就跟你出家,誓不为盗!”王德盛代表大家发誓,群盗也跟在后面响应说:“誓愿出家,誓不为盗!”
“跟随我出家,我连自己住的寺院都没有,我出来行化,皇上并不知道。”玉琳国师仍像很为难。
“我们可以把山寨改为寺院,只要国师肯收我们出家,就请国师在此住持,领导我们修行,山上有的是地,我们可以自耕自食!”大家像是下定决心。
玉琳国师心内很欢喜。他想,度善人修行是容易的,度恶人修行是困难的,现在强盗愿意改过出家,他再不愿意舍弃众生,因此就向他们说明怎样做一个出家人的戒条,看大家都很恭顺承受的样子,玉琳国师也就承诺。
这时,天已完全亮了,枝头的鸟在叫,旭日红光从东方升起,这一切都好像祝贺群盗的新生。
玉琳国师站起来,给大家前呼后拥地接到山上。这里,千年古树,高入云霄;青松翠柏,在山顶上傲然兀立;徐风吹来,野花芬芳,玉琳国师慢慢地往山上攀登,漫长的山路,崎岖蜿蜒。玉琳国师注意看看山势的雄伟,风景的宜人,内心深为赞美。走到山寨聚义厅的时候,他就吩咐众人,先把聚义厅改为大雄宝殿,供奉起佛像,然后再商量其他事宜。
大家很欢喜,玉琳国师也很欢喜,他觉得这里山势环境很适宜兴建一个丛林。
将聚义厅临时改为大雄宝殿以后,玉琳国师就问王德盛关于山中的情形:
“山上有多少人?”
“总共七十四人!”王德盛回答。
“这叫什么山?”
“此山因离人烟太远,好像没有山名,四年前小人等来此后就叫它群英山。”
“下次不要再叫小人的名称,称呼弟子好了。”玉琳国师纠正王德盛的话后,接着就指示道:“你赶快去准备七十四件僧袍,今天是中秋的前一日,九月十九观音菩萨的出家纪念日你们一起剃发出家受戒!”
王德盛唯唯听命,玉琳国师又把大家召集起来,告诉大家今后此山改叫正觉山,寺名就叫正觉禅寺,客堂、库房、斋堂、云水堂、衣钵寮都定妥名称后,又为他们分定职事,谁人为知客,谁人为纠察,谁人为书记。并且为他们每人起了法名,王德盛的法名叫做醒道。他又叫他们开垦山地,种些果树蔬菜,大家都甘心从今以后跟随玉琳国师过着这淡泊的农禅生活。玉琳国师也很安心地在此安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