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慈母子又说了会儿话,看天色不早了,便催他回去:“行了,时候不早了,你去看看你那几个表弟睡了没有,明天你要是没什么事情,就带着他们出去玩玩。”
许棣点点头,“明天我先带他们去附近的寺庙逛一逛,等老祖母身体好了,咱们全都回侯府了,我再带他们在京都里面逛。”
陈家的孩子是带着两位习武师傅一起过来的,许棣去找几个表弟的时候,两个师傅正带着他们练功夫,七八岁的男孩子,正是淘气的时候,他们趁着师傅转身的功夫,动作稍微的松懈一下,或者是对着师傅的背影做个鬼脸。
萧垣,现在化名叫陈玉园,对外称是陈家四爷的嫡次子,从小在江南外家长大,这次跟着自己的表哥一起过来京都玩。
陈玉园是练武练的最认真的一个,他没什么基础,所以要从扎马步练起来,大概是从小的经历跟别人不一样,他也是最能吃苦的一个人,虽然已经是秋天了,天气凉爽,但是陈玉园满脸的汗水,腿已经在微微的颤抖了,依旧咬着牙坚持着。
远远的看到许棣过来了,几个偷懒的孩子赶紧摆正了自己的姿态,几个孩子都清楚,在大姑家里,想要撒娇卖乖就去找大姑跟大姑父,特别是大姑父,只要不是多么出格的,一定能够满足你。但要是哪里做的不好,让大表哥看到了,那你就自求多福吧,这个大表哥就跟芝麻馅的汤圆一样,表面上是白白嫩嫩的,其实内里是黑的。
两个师傅看到许棣过来了,赶紧行礼。
许棣早就看到几个表弟的小动作了,先给两位师傅回礼,等到师傅告退,许棣转头对几个小家伙说:“你们早课结束了,我带你们去附近的山上转转去。”
跟着一起来京都的几个陈家的孩子,分别是陈家二爷次子陈玉乔,陈家三爷小儿子陈玉涵,陈家四爷儿子陈玉康,以及记在陈家四爷名下的次子,陈玉园。
陈玉乔年纪最大,跟着师傅练了七年的武艺,现在等闲之人都近不了他的身,陈玉涵跟陈玉康都是活泼好动的孩子,平时都是偷着跟两位师傅作对,原本他们还要拉着陈玉园一起的,只可惜陈玉园年纪虽然是最小的,但是思想却是最成熟的,永远都在争分夺秒的练武。
听到许棣说要带他们出门转转,几个孩子都很开心,陈玉康问:“表哥,咱们能骑马去吗?”
当初就是听人说大西北到处都是骑马的,几个孩子才兴高采烈地跟着去了甘州,结果甘州城里不让骑马,想要骑马就得去郊外,或者是去河西那边的马场,这几个孩子才玩了几次,就被许荛关在府里跟着读书写字,练习武艺,平时都不让出去玩了。
许棣有些为难地说:“骑马?山上怎么骑马?等咱们回了甘州,我再带你们去骑好不好?”
陈玉康听了,撅着嘴巴,赌气道:“我三伯就喜欢骗人,还跟我们说什么在甘州啊,出门就得骑马,要不是为了骑马,我干嘛要千里迢迢的去甘州啊。”
许棣觉得有些好笑,调侃道:“那咱们从甘州回京都的时候,你不也骑了马吗?你大腿里子都磨破了,这才好了几天呀,你就又想着去骑马了?”
陈玉康拍拍胸脯:“我一个男子汉,还怕这么点伤吗?”
许棣看着一脸忿忿不平的陈玉康,再看看跃跃欲试的陈玉乔和陈玉涵,商量道:“那我带你们去京郊的马场过过瘾吧,不过去那里骑马就不能再去山上逛了。”
骑马就跟现代的摩托和跑车一样,只要接触了,一般没有男孩子不喜欢的。
陈玉康见许棣答应了,便拉上陈玉园一起,陈玉园其实也想去,只是不好意思说。
许棣有些无奈地看着这几个孩子:“那就去骑马,你们回去换好骑装,咱们这就出发。”
京郊马场,隶属太仆寺管理。当初河西大捷,北狄王朝赔付了很多马匹,除了河西的马场,还有一大部分马匹运到了京郊的马场,还是太仆寺卿亲自去河西把马匹运送回来的,许棣也因此结识了太仆寺卿。后来许棣回来,还来过这边几次,跟太仆寺卿的关系挺好。
京郊的马场经过历次扩建,占地范围广阔,这几年繁殖了很多的马匹,很好的装备了大梁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