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智囊全集 > 卷二十三

卷二十三

【原文】

吴阖闾伐越。越子勾践御之,阵于携李。勾践患吴之整也,使死士再禽①焉,不动。使罪人三行,属②剑于颈,而辞曰:“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于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归死!”遂自刭也。吴师属目,越子因而伐之,大败之。

吐谷浑寇洮、岷二州。遣柴绍③救之,为其所围。虏乘高射之,矢如雨下。绍遣人弹胡琵琶,二女子对舞。虏怪之,相与聚观。绍察其无备,潜遣精骑,出虏阵后;击之,虏众大溃。

【评】罪人胜如死士,女子胜如劲卒。是皆创奇设诱,得未曾有。

【注释】

①禽:冲阵。

②属:接。

③柴绍:唐高祖女婿,妻为平阳公主,累从**,封霍国公,拜右骁卫大将军。

【译文】

春秋末期吴王阖闾发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亲自率兵抵抗。当时越军在槜李(今浙江省嘉兴县)严阵以待。勾践对吴军严整的军容感到忧心,就派敢死队一连发动两次攻击,但吴军丝毫没有动摇。于是勾践就想出一个计谋,他把越国的死囚排成三行,然后在每个人的脖子上挂一把剑,一起走向吴军阵地说:“现在吴、越两国兵戎相见,我们触犯军令,但不敢逃避刑罚,现在只有死在阵前。”说完,拔剑自刎而死,吴军看得目瞪口呆,于是越王勾践乘机发动猛攻,把吴军打得大败。

唐朝时吐谷浑入侵洮、泯二州,情势危急,皇帝命柴绍前往救援,没想到反被胡人围困。胡人利用高地的有利地形,发动箭阵,一时箭如雨下。柴绍灵机一动,叫众工弹奏琵琶,又要两名女子随着音乐婆娑起舞,胡人大感惊讶,见两名女子舞姿曼妙,不由聚集围观。柴绍察觉胡人已中计而放松警惕,暗中派遣精锐的骑兵,包抄胡人的后方反击,结果胡人大败。

【评】敢死的勇士不如列队自杀的罪犯能

动摇敌人军心,女子曼妙的舞姿却胜过悍勇善战的士兵。这些都是出奇谋,计诱敌人的招数,在以前可从来没听说过。

冯异 王晙

【原文】

冯异①与赤眉②战,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旦日,赤眉使万人攻异前部。贼见势弱,遂悉众攻异。异乃纵兵大战。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服色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异追击,大破之。

吐蕃寇临洮,次大来谷。安北大都护王晙③率所部二千,与临洮兵合,料奇兵七百,易胡服,夜袭敌营。去贼五里,令曰:“前遇寇大呼,鼓角应之。”贼惊,疑伏兵在旁,自相斗,死者万计。

【注释】

①冯异:汉光武帝刘秀将,为征西大将军收降赤眉,威行关中。

②赤眉:王莽末年,起兵于今山东一带的农民起义军,为区别敌我,眉毛涂成赤色,故称赤眉军。后为刘秀击败。

③王晙:唐中宗景龙间为桂州都督,大败吐蕃,进并州都督长史。因讨突厥有功,迁朔方行军大总管。

【译文】

汉朝时冯异征讨赤眉军的时候,命令士兵换上赤眉军的兵服,埋伏在路边。第二天,赤眉发动一万人攻打冯异的先头部队,贼兵看冯异兵力薄弱,就全军出击,发动猛攻。冯异指挥士兵奋勇应战,一直坚持到傍晚,贼兵气势已经弱下来,埋伏在路边的士兵突然出击,由于这些伏兵的服装和赤眉兵相同,一时间赤眉兵没有办法辨识敌我,于是惊慌失措地逃逸。冯异下令追击,赤眉军大败。

唐朝时期吐蕃入侵临洮,抵达大来谷。安北大都护王晙率领两千士兵,和临洮军队联合抵御吐蕃。王晙事先挑选了七百名勇士,换上了吐蕃的军服,趁着夜色袭击敌营。在离敌营五里的地方,他对士兵们说:“遇到敌兵,就大声喊叫,同时击鼓吹号相应。”敌兵果然认为四周有兵埋伏,非常惊慌,开始自相残杀,死了数万人。

张齐贤

【原文】

齐贤知代州。契丹入寇,齐贤遣使期潘美以并师来会战。使为契丹所执。俄而美使至云:“师出至柏井,得密诏,不许出战,已还州矣。”齐贤曰:“敌知美之来,而不知美之退。”乃夜发兵二百人,人持一帜,负一束刍,距州西南三十里,列炽燃刍。契丹兵遥见火光中有旗帜,意谓并师①至,骇而北走。齐贤先伏卒二千于土镫砦,掩击,大破之。

【注释】

①并师:并州之军。

【译文】

宋朝人张齐贤任代州知州的时候,契丹发兵入侵。张齐贤派人请潘美以并州之军共同抵御契丹。但是契丹人将使者给劫持去了。没有过多久,潘美的使者来到张齐贤的营地,说:“我军抵达柏井的时候,接获了皇上的密诏,不许和契丹人交手,现在军队已经调头回去了。”张齐贤说:“契丹人只是知道潘美的军队要前来会合,但并不知潘美已经撤军。”于是乘夜命令二百名士兵,每人手中拿着一面军旗,身上背着一束稻草,在距离代州西南三十里的地方,将军旗排成一列,开始焚烧稻草,契丹兵远远望去,只看到火光中有军旗飞舞,以为是两军会师,因此非常害怕,向**逸了。张齐贤事先在土镫寨安置二千名伏兵乘机杀敌,大破契丹。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