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颂向李清照打听王希孟和《千里江山图》的下落,却见李清照双眼泛红,溢出了泪水。
“辅仁,难道你不知道他已经死在了北上的路途中?至于那幅凡人从未一睹真容的《千里江山图》,自然也被金人掳到北国了!”
秦颂忽然觉得心里很难受,但还是忍不住问道:“金贼从开封的皇宫大内一共掳走了多少件文物?”
李清照摇头叹息,轻声的说出了一个令秦颂心颤的数字。“仅是登记在册的历朝历代文物精品,不少于一万件!”
“*,看样子必须是把金国给灭了,才能找得回来啊!对了,那十枚石鼓,是不是也被金人掳到了上京?”
当着李清照的面,秦颂还是一时忍不住爆了粗口。
李清照忽然站了起来,面色肃穆,向秦颂抱拳行礼。
“辅仁,灭金大业,就要看你了!从你入临安至今,不过短短一月,听说朝堂已经有了励精图治的气象,说明皇帝受你影响甚大,这是我们这些无家可归的南渡之人日夜期盼之事。”
“正如你方才所言,不论《清明上河图》也好,还是《千里江山图》,以及那十枚被掳走的石鼓,都是死物,哪怕全都化为尘土,却也比不上故国犹在来得重要!若是大宋已然覆灭,今时今日,你我怎有机会坐在这堂中唏嘘感慨?”
“自你崛起以来,所做诗文不多,流传于外的只有三首半,而我最喜欢的便是你那首《过定军山》!‘出师未捷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长缨横扫中原日,还来此处奠孔明’。”
“身为七尺男儿,当提三尺长剑,荡平寰宇,为黎民苍生谋福祉。我是女子,无法握刀上阵,但也愿意如梁红玉那般站在后方替你摇旗呐喊,以壮君威!”
被千古才女李清照如此称赞,
秦颂脸皮再厚,也不敢老神在在的坐着,他早已站起身,端正站立,就像晚辈在听长辈训诫一样。
李清照的这番话,大概意思是说她看好秦颂,认为秦颂将来有灭掉金国的能力,让秦颂不要分心在拯救文物方面,她愿意替秦颂呐喊奔走,制造声势。
秦颂向李清照郑重承诺说道:“易安居士请放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秦某此生若不能‘北逐胡虏十万里’,便枉做男儿汉!”
“哈哈……好一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好一个‘北逐胡虏十万里’!看来辅仁又有新作,只是藏着不让人知。文良,快取笔墨纸砚来,今夜若是让秦辅仁走脱,看我不放火烧了你家宅子!”
秦颂心里大喊一声‘我屮艸芔茻’,这样都行?
我特么以后再不装逼了!
秦颂肚子里的存货并不多,除了记得辛弃疾、陆游的几首名作,剩下的也就是文丞相、于谦、唐伯虎以及后世太祖的名作,至于其他人的,也就经典的传世句子尚有印象,甚至连完整的诗词都背诵不全。
好的诗词,几乎都被北宋之前的那些大家们写完了,后人哪里还有多少余地和空间?
秦颂记得的这些南宋以后的诗人,除了唐伯虎,其余的都是具有爱国情怀的大家,他们的诗词之所以出名,那是因为他们的人格品德,并非当时就没有人在诗词创作的技巧方面不如他们。
刚才,秦颂被李清照一番激励,情不自禁的就把文丞相的那句千古绝响说了出来,然后又顺嘴把陈钰对他说过的那句颇为豪迈的“北击胡虏十万里”也秃噜了出来。
毫无疑问,在这种时候,秦颂说的这些话没有一个字不妥当。
不是不妥当,而是太特么的妥当了,以至于
他现在被李清照揪着不放,让他写出完整的诗作来。
这就是不作不会死,作了死的更快!
秦颂骑虎难下,脑子里飞快的回忆着他还记得的后世诗词,綦文良却开口提醒李清照说:“表婶,既然要向秦翰林索要墨宝,使用普通的墨怎么成?前几天,制墨大家张遇不是赠你两锭龙香墨嘛,正好拿出来使用!”
李清照马上点头,对綦文良叮嘱说道:“你在这里看着他啊,我去去就回!”
等李清照离开,綦文良一脸苦笑的看着秦颂,无奈的说道:“秦学士,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今天的事情,可怪不得我啊。”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告诉秦颂,如果实在写不出来,那就赶紧脚底抹油开溜吧!
秦颂素有急智,这种时候,岂能认怂?
好不容易可以让李清照替自己造势,此时开溜,以后哪里还有脸再来綦家?
秦颂已经有了想法,坐回原处,一脸自信的对綦文良说道:“无妨,不就是做一些诗文嘛!我初来杭州,在这文人墨客扎堆的地方,若是不露几手,没得让人笑话,只说秦某这个翰林学士是靠军功幸进,实际上肚里没有几分才华。”
綦文良也不再多劝,心里巴不得秦颂能多写几首才好。
只要秦颂今夜有佳作问世,将来传扬出去,綦文良作为当事人和见证者,不仅能得一个好名声,还能收藏秦颂的手迹,这种好事,平时哪里去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