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宋霸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夜访綦宅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夜访綦宅

秦颂像是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在见过福国长公主后,又陪着赵构在宫内吃了一顿晚饭,然后在鲁公公和一名带御器械的护送下,离开了大内。

秦颂走后不久,赵瑗瑗就来找赵构说话。

就像秦颂离开亭子时提醒的那样,赵瑗瑗没有提及跟北方有关的事情,而是先跟着赵构拉家常,接着把话题引到了妇女因为难产而导致母子皆亡的事情上。

赵构的亲儿子早早的就挂了,所以他心里面对于痛失子女是很有感触的,得知妹妹想要开办一所专门解决难产问题的妇婴护理院,赵构非常的支持,马上表示愿意资助赵瑗瑗一万贯钱,还在临安城内给她划出一块地来。

身为皇帝,赵构看问题的高度和视角自然要比赵瑗瑗强出一大截,他已经隐约的猜出这个筹建妇婴养护院的主意,八成就是秦颂替妹妹出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赢得人心的好建议。

攘外必先安内,听着没错,但如何安内?

不是通过残酷的****来安内,而是通过理顺关系、维护公平正义来赢得民心!

****只会激起更大的反抗和更大的内部动荡,到最后内外皆失,江山易帜。

发生在洞庭湖一带的钟相、杨幺民乱,已经给赵构深刻的上了一课,而秦颂关于如何选官用人的说法,更是让赵构认识到整顿吏治对于维护内部稳定的总要意义。

秦颂怀里揣着赵瑗瑗写给韦太后的信,回到自己的居所,意外的看见门口停着几辆马车,似乎是被看门的手下给挡驾了。

咦,这是几个意思?

正当秦颂准备下车时,常余庆已经来到车窗旁边,然后向他汇报说道:“一个不认识的商人,想要结交公子,送来了两名美貌女子,说是给公子暖床叠被。”

秦颂一听,顿

时火冒三丈,隔着窗帘怒喝:“简直乱弹琴!岂敢如此败坏本官声誉?赶紧将人给我赶走!”

说完之后,秦颂也不回家了,让车夫调转马头,载他去綦崇礼家。

对于自家门口的事情,秦颂眼不见为净。

估计是那消息灵通的商人,听说了秦颂将要主持督造明轮战船,觉得这里面有利可图,因此想要贿赂秦颂,然后从中拿到好处。

秦颂不是油盐不进的官员,更不是不近人情的酷吏,但他信奉的是“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对于这种近乎于明火执仗的行贿受贿,他是非常厌恶和反感的。

给我送一万贯的好处,然后就想从我手里赚走十万贯甚至是百万贯的好处,当我傻,还是好骗?

秦颂二度登门,结果不凑巧的是綦崇礼又不在家!

倒不是老綦刻意躲着不见他,而是真的很忙,对此秦颂也是有所耳闻。

去年二月,綦崇礼被调回临安担任礼部侍郎,七月,又改任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

由于朝廷南渡时各部署的文书簿册几乎全部毁于战火,朝廷籍以运行的各项典章条律制度亟须建立和恢复,而公文高手綦崇礼便被皇帝选中,主持负责这一项枯燥繁琐的重大工作。

老綦也是了得,竟然用了不长的时间,就为朝廷各部和有关官衙制定出了一套完备的典章制度。

由此看来,大宋的文官队伍整体质量还是非常高的,如果不是因为出了赵佶这种眼睛长在裤裆里的昏君,北宋断不至于那么快就完蛋。

綦崇礼在为朝廷完成各项典章条律的重建任务后,又被调任兵部,担任右侍郎,协助吕祉对兵部运作的一些典章条规进行修改完善。

一个大部,有正印的尚书一位,还有左右侍郎两人,兵部的左侍郎便是临安知府梁汝嘉。

起来,朝廷这样的任命也算是对路子。

临安虽然被称为行在,但就是事实上的都城,让一位兵部侍郎兼任临安知府,不仅有利于安全防守,更便于跟城里城外的军队打交道。

大宋的兵痞子们闹腾起来,有时候可是很不像话,就连皇帝和尚书都会被惊动。

秦颂现在也算是兵部的官员,他来兵部侍郎家里拜访,于情于理都能说的过去。

“秦翰林,实在抱歉,家父从昨天去了兵部之后,就一直不曾回来。”綦文良面带歉色,向秦颂解释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