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荆湖北路,荆门军治下,当阳县。
张浚率领三千关陇老兵于一个多月前抵达了这里,将营盘扎在了县城之内。
张浚来时,以杨幺为首的湖湘叛军人数已经超过十五万,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钟相被杀之后,宋廷本以为起到了杀鸡骇猴的作用,湖湘一带的民乱能够收敛一些,结果杨幺将钟相的儿子钟仪扶持起来作为旗帜,在他和黄佐、夏诚、周伦等头目的联合领导下,起义军如燎原之火,两年内相继攻占了东至岳州,西至鼎、澧州,南至潭州,北至江陵府的大片州府。
如今,湖湘民乱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宋廷的统治,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比北面的金国还要危险。
张浚所带兵力有限,加之对洞庭湖周边的具体情形不甚了解,所以并没有冒然前去攻打被乱军占据了的洞庭湖北部重镇江陵城,而是将队伍龟缩在靠近玉泉山、紧邻沮水的当阳县城内。
张浚有曲端和刘锜两员智勇双全的将领辅佐,在如何安营下寨和指挥调度方面有了明显进步,不再像当初刚刚到陕西赴任时那么急躁和冒进。
当阳距离江陵府不到百里,顺着沮水而下,半天便至。
虽然杨幺率领的叛军尚未打到这里,但已经有各种谣言和风声传了过来,以至于当阳附近有钱的大户纷纷沿着长江北岸向四川夔州方向逃亡,没钱的平头百姓则盼着义军早日到来,也好加入进去分得一些好处。
当阳知县已经跑的不见踪影,县衙内空空荡荡,见不到一个胥吏和差役。
张浚对此毫不奇怪,大宋的文官和士大夫们是个什么操行,他心里非常清楚。
少了这些尸位素餐的家伙,其实反倒是件好事……
当阳没有知县,张浚便自理知县之职!
当阳没
有主簿,张浚便委任刘锜为主簿!
当阳没有县尉,张浚便委任曲端为县尉!
县衙里面还缺少胥吏和差役,张浚便从三千士兵当中挑选机灵勤快的临时客串!
若论指挥打仗,张浚或许算不得高明,但论起治民理政,他肯定算得上行家里手。作为眼看就要入阁拜相的大佬,临时管理当阳这么一座小县,不过是用牛刀杀鸡而已。
张浚控制了当阳的局面后,首先发布一条安民告示,亮明自己和部队的身份,然后要求县内百姓不得擅自离开所属地,若是发现乱军来袭,官军会提前通知,以便让大家躲进城内避难。
仅凭一张安民告示,肯定难以取信于当阳百姓,哪怕是打出张浚的旗号也不行。
宋人最是顺从,若非官府压迫过分,实在活不下去,湖湘一带的民众又怎么会响应钟相和杨幺等人的号召,干起杀头造反这种“买卖”?
张浚的官威和名声主要建立在川陕一带,湖湘这边的百姓对他并不熟悉,更没有见识过金军和女真人的厉害,所以张浚想要在当阳树立威信,还需做大量的工作。
好在张浚对此早有预料,并没有盲目自大,为了取信于民,他接连发布了数条命令,与安民告示配合着进行。
当阳城内许多富户已经举家外逃,为了激发城外百姓在乱军来袭时入城避难的积极性,张浚下令将城内所有无人居住的房舍全部充公,并将藏在这些房舍院落下面的粮食也都挖出来充作军粮。
曲端和刘锜对张浚这道命令非常适应,这种不告而取的做法看似有些过分,但却是应付困局最有效的办法。部队从汉中出发,一路行来,张浚没有像孔彦舟那样纵兵四处劫掠,已经算得上是非常爱民的统帅了。
当阳县城的围墙残破不
堪,难以抵挡乱军的进攻,张浚让刘锜负责整修加固城墙,刘锜建议从城外招募民壮前来帮工,这样施工的进度可以大幅度提升。
曲端对此提出异议,他认为若是不派兵去城外强行抓丁拉夫,想要以正常的方法招募民壮根本办不到。
张浚觉得刘锜的建议有可取之处,而曲端的担心也符合实际情况,便让军需官给刘锜拿来厚厚一叠盐引,然后告诉刘锜:“我们初至此地,不能用武力威胁的方法取信民众,但城墙又不得不修,所以只好诱之以利。这些盐引价值二十万贯,可以用来作为雇佣民壮的酬劳,还可以折价从他们手中购买一些粮食。”
刘锜知道张浚这次出带足了军费,所以也不客气,拿着这些盐引,马上就去城外招募民壮。
曲端主要负责军纪和城内的治安,他见刘锜得了重用,便忍不住向张浚建议说:“大人,可否给属下也支一笔盐引作为军资?眼看年节将至,我担心士兵们因为远离故土而思念家乡,所以想给全**善一下伙食,顺便发一些赏钱,提振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