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李国文说清 > 默认卷(ZC) 梁鼎芬的孤直

默认卷(ZC) 梁鼎芬的孤直

一个人能理直气壮喊出来“我就是我”,应该为他鼓掌。

“我就是我”,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尤其一直坚持到底,不管别人否定、反对、骂娘、拂袖而去,“我就是我”,不变初衷,那是很难很难的。社会如网,人生似缕,在其中的你,想绝对不被波及牵动,想绝对不受左右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李白有诗:“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很提气,也很给劲。可是这位唐朝第一号诗人,他的一生,实际未能完全做到“我就是我”。由于有了这样或那样的私念,就不能“我就是我”,而违心地做出别人认为应该这样,或者不应该那样的改变。他为之很郁卒,最后投江而死。

因此,民国初年北京城里,曾为逊帝溥仪师傅的晚清遗民梁鼎芬,他那“我就是我”的精神,就很值得高看了。

虽然他活着的六十年,被世人目为“梁疯子”;虽然他死后的百余年,仍有人以“怪物”视之。但是,此公从大名鼎鼎开始,一直到寿终正寝为止,他那晚清第一保皇党的实质,可谓“吾道一以贯之”;他那死不开窍的花岗岩脑袋,可谓“万变不离其宗”。其执拗,其别扭,在北京城里,堪称地道的“一根筋”。无论风口浪尖之上,抑或众目睽睽之下,这位断不了制造出烈烈轰轰的新闻人物,我行我素,我山我执,“我就是我”,从来不变,这是实在了不起的。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一时一事,大概可以做到“我就是我”的;一生一世,就绝对做不到“我就是我”了。所以,梁鼎芬确实是这个大千世界中的难得一见的人物。他这一辈子认准两条,说起来倒很简单,一是大清王朝万岁,二是光绪皇帝万岁,乃绝对顽固的原教旨主义者。你可以不赞同他的愚忠,但你对他愚忠至死,死了以后,还要埋在河北易县清西陵的梁格庄,守望着光绪崇陵的一杯土中。他的目标明确,生生死死不变,活着保皇,死后保皇。他的意志坚定,自始至终如一,我就是我,死硬到底。

梁鼎芬一生,不断受到浮谤非议、恶言秽语的滋扰,时刻陷在芸芸众生的讥刺嘲笑之中,其原因说来倒也并不复杂。因为数千年来的中国人,已经习惯于孵豆芽那样的生长方式,努力做到一致、一律、一齐、一般,是木桶里每一根豆芽菜的终极使命。你不能各色,你不可异端,你不该出头,你不应特殊,也就成了每一根豆芽菜的戒律。因此,“我就是我”的梁鼎芬,第一不买账,第二不听邪,第三不按常规出牌,第四不进盐酱,这就让那些循规蹈矩的、按部就班的、克己复礼的、磕头作揖的豆芽菜相当忌恨。所以,说风凉话、看乐子取笑者有之,饭后茶余、当下酒菜消遣者有之,看他倒霉,而咧嘴大笑称心者有之,甚至,得机会踹上一脚、啐上一口者也有之。

中国人恨别人成功,怕别人出头,嫉妒别人的名声超过自己,胜过自己,担心别人的光彩遮住自己,掩没自己。所以,再没有比看到别人被杀、被关、被批、被斗,被恶心,被糟蹋,被啐口水,被踏上千万只脚,而自己安然无恙,能给豆芽菜们带来的超越感和幸福感了。

梁节庵就因其“我就是我”,有别于绝大多数豆芽菜而不合时宜,成为被嘲笑的历史人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