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到底心疼两个孩子,只开口道:“我听说南边那儿湿气大,还有什么瘴毒,寻常人并没有人愿意去那里做官的,明轩你倒是怎么得罪了皇帝,怎么就让你去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赵彩凤一听杨氏说泉州鸟不拉屎,只恨不得就要笑了出来,还是huáng莺见多识广,只开口道:“姨妈,你乱说什么,泉州可是南边最好的地方,人称海上丝绸之路,听说那儿还有很多huáng头发绿眼珠的洋人,那边的百姓用的都是洋货,可不比京城里的人过的差呢?”
杨氏便有些不好意思:“这么说?哪儿还是个好地方?”
赵彩凤便笑道:“是个好地方。”至于什么海贼出没啥的,还是不要告诉杨氏的好。
杨氏只又叹气道:“远哥儿如今四岁了,我也放些心了,只是姝姐儿才不到一周岁,这路上你们可得小心着点。”
赵彩凤虽然很想着让杨氏他们一起走,但她也知道杨氏是懒得动,至于钱木匠呢,萧家究竟是个什么结局也不清楚,他是万万不肯走的。
赵彩凤把店里的生意全全托付给了huáng莺,随身只带着一些银票细软,一家人连年都没过,就启程离京了。
京城十里坡外,六七辆马车停在路边,远处萧一鸣策马而来,身后跟着一辆马车。宋明轩和赵彩凤迎出了亭子外面,奶娘下了马车,伸手把车上一个俏生生的小姑娘抱在了怀中,那孩子外面穿着大红色的百子迎chūn斗篷,帽子上围着一圈狐裘,小脸肉嘟嘟的,上面还有一对小酒窝,正是萧一鸣和程兰芝的闺女萧令仪。
赵彩凤原以为萧贵妃渡过了一劫,程兰芝会打消这个念头,谁知道她竟还是将孩子送了过来。赵彩凤见了,只忙不急就亲手把孩子接到怀里来,在她小脸上亲了一口道:“令仪,跟着修远哥哥出门玩一趟好吗?”
萧令仪从小和赵彩凤投缘,只一个劲的点了点头,小声道:“姨娘,爹爹说,等我玩腻了,就去接我回去。”
赵彩凤只将小丫头又送回了奶娘的怀里,转过身子,看见矗立在一旁的萧一鸣和程兰芝,开口道:“这世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靠武力解决的,除非到了绝境,收起你那些念想。”
多年军营磨砺,早已经让萧一鸣褪去了青涩,下颌青黑胡渣依稀可见,见赵彩凤那依然灵动锐利的视线扫过来,还只觉得依依有些心旌dàng漾。
“孩子的事情,只是我的一些私心而已,从小青梅竹马,将来感情也好一些。”自己不就是输在这青梅竹马上头了吗?萧一鸣说完,只笑着道:“这事情只怕也耽误不了几个月,横竖等有了准信,我就去把令仪接回来,泉州那边有我的旧部,你们过去一切自有打点。”
“不用了,这次离京本就是……”赵彩凤的话还没说完,萧一鸣只又开口道:“天高皇帝远,那儿是另外一番光景,除了这紫禁城里的一群人,外头的老百姓,管谁当皇帝呢。”
萧一鸣这话到底有些道理,一旁的宋明轩也略略沉吟了片刻,只开口道:“凡事多加小心,我们先走了。”
☆、344 教育(3)
从京城到泉州大约有两千多里路,赵彩凤一家在路上足足走了有两个多月才到。
原先钱木匠是一心想送他们到泉州的,可把杨氏一个人留在京城,赵彩凤也不放心,况且这一来一去几千里路,钱木匠如今也上了年纪,舟车劳顿毕竟辛苦,所以赵彩凤只不让他离京。
说起来在古代这种信息闭塞的情况下,千里做官走马上任,能不能走到任地还得靠人品呢,像《让子弹飞》这样的剧情还真的会发生。幸好有萧一鸣派的亲兵一路护送,所以路上也没有出什么叉子。
从年前开始走,等到泉州的时候,已经过了二月初二龙抬头。当地的官员因为早已经接了朝廷的奏报,一早就在这边等着了,只是等瞧见宋明轩过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惊呆了。
原先只听说这个宋明轩是上一科的状元,且是大雍连中三元的第一人,大家寻思着少说也应该是一个过了而立之年的中年男子,可如今一看,这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玉树兰芝的人物,怎么看都嫩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