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引习凿齿论曰:“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以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
曹操从公元184年讨伐黄巾起家,二十多年间,早期,他不是没有失败过,进军洛阳以后,便基本上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了。但是,他在取得荆襄战役的空前大胜以后,匆忙发动的这场在公元208年的赤壁大战,是这位枭雄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败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兵员疫疠,不习水战,降卒贰心,火烧连营;若从决策者主帅个人察究的话,习凿齿所说的“骄”,是赤壁失利的根本因素。而这一败的后果是,曹操休想在他手中统一南北方,造成长期三分鼎立的局面。
一念之差,全军覆没,俯仰之顷,山河易色,全在曹操心脑中的这个“骄”字上。因此,凡骄傲自矜者,倚胜恃功者,头脑发热者,自我膨胀者,在战场、商场、文场乃至情场,鲜有不败的。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如何?不也刎别乌江?
所以,在决策中,如何摒除个人感情用事的因素和自身性格上的弱点,是影响事业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