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晋烬 > 第十八章:大饥(下)

第十八章:大饥(下)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康朱皮没和姐姐耳语,而是大声重复了一遍命令:

“我说发粮食!发的时候,得问他们住哪个村子,村子里还有多少人,离这里有多远。庞存,你路上说的不错,我们不能在人生地不熟的上谷到处乱转,必须找处易守难攻的地方扎下根来,我看马上就得找,立刻得找!”

康朱皮开始指挥部曲从骆驼上卸下粮食,装了几个小口袋,先发给那饥妇一袋粟,那妇人收了粮,长大嘴巴,满脸难以置信地攥着分量不多,却无比真实的粮食袋,望望康朱皮,又看看其他人,身子像片风吹的枯叶般抖着,没等似乎想歪的她张口,康朱皮就指着树林,挤出笑容:

“我啥也不要,你就回那林子里,告诉那些和你一样饿的人。我发粮食,不仅发给你,也发给他们,还发给他们的家人,快去,他们都过来的话,我就再给你一袋粮!”

妇人磕了好几个头,千恩万谢后,一溜小跑地朝树林冲去,速度比来的时候快了一倍多。康朱皮又让王钧带一队兵,过去盯着她,免得有人把刚分给妇人的粮抢了就跑。

回到林中的妇人,刚刚展示了那袋粮食,就如同沉寂的池塘里落下一块大石,激起千层涟漪,饥民立刻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蜂拥而来,有人还不忘提着装树皮草根的篮子。

康朱皮立刻组织亲兵队维持秩序,确保每人无论老幼长弱,都分得一袋大致相当的粮食,又靠许诺给他们家人发粮食的方法,来打听众饥民的住处。

听闻康朱皮要进一步赈济百姓,饥民们更是激动起来,有人落泪,有人叩首,有人用贫乏而乡音极重的词汇尽力感谢与赞美,然后开始为“大胡善人”带来的救命粮应在哪个村发而争执不下。一些相熟的村民,甚至把陈年积怨旧事都搬出来当作炮弹,来尽力论证本村的优越,和他村的无赖。

“大胡善人,他们村五年前娶我们村的女郎,说好的聘礼足足少了二十斤黍!这种说话不算话的烂村贱民,你怎么能去那儿发粮呢!”

“孝友里的人都不是好人,他们敢借着同侯氏与文氏沾亲带故,每次用渠,都要卡着收钱要粮,这次胡善人带来的救命粮,你们一点都别想要!”

“大胡善人,咱是乌桓人,也是胡人一种!你还是来我们社吧!”

“呸,你这吃猪肠子的乌桓种,上次祭社,你去讨黍酒喝的时候咋不说你是胡儿!”

“阿爷,阿娘,我好饿,什么时候能回去煮粥啊!我好饿啊!”

“闭嘴!胡善人,孩子还小,你别见怪啊,来我们村吧!我家里还有老人,就指着善人的粮活命,到时候给胡善人修神祠,年年祭祀!善人,我们知道你心最好了,给你磕头了,求求你了!”

望着那些抱紧粮食袋子,如同抱住第二条命一般,苍白浮肿的脸上因为争执而变得赤红,几近要打起来的饥民,还有哇哇大哭,让现场变得更加吵闹的孩子们,康朱皮忍住了大手一挥说“每个村子,每个饥民我都会管”的豪言壮语,思索片刻后,他还是将饥民们分开询问,确定村庄具体位置、人口、地形,又派侦骑和李政去打探详情,不敢妄下判断。

最终,康朱皮选定了饥民口中的“飞来峰”,又叫鸡鸣山、磨笄山,以此作为赈灾的驻地。鸡鸣山其势突兀雄浑,拔地而起,高五百丈,洋河穿山脚而过,连通塞外与塞内,一过此山,地势就一马平川,向东可直抵上谷郡城,向西南则离广宁郡不过三四十里。山上易守难攻,山下交通便利,又恰好卡在两郡交界的地带,容易形成“三不管”的局面,的确是绝佳的临时驻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