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胡开记,在工作报告中,就对林巧枝履历最后政审人员批的“建议持续关注,重点培养”写了附议的建议。_看·书_君· ?免`费′阅`读`</p>
他在工作报告中称赞:她在工作中展现出坚定的信念,灵活的头脑,强大的抗压能力,如果能顺利成长起来,日后势必能成为我国工业崛起道路上的中流砥柱。</p>
胡开记写这份工作报告的时候,林巧枝已经跟着红旗厂的队伍,踏上了回江城的火车。</p>
原本在出发前,红旗厂还打算在广交会结束后,让大家在广州逛一逛,玩一玩,带一点特产回家。</p>
但肩负着两个如此重要的外汇订单,谁也没心思玩了。</p>
火车桄榔桄榔地响。</p>
车窗外的大片田地飞快后退,林巧枝看着窗外的风景,脑海里不由在想莎柏琳娜分别前说的,“祝你有更广阔的前程,期待有一天,我能从中国采购到全世界最好的拖拉机。”</p>
全世界最好的拖拉机啊。</p>
会是她做出来的吗?等她真的做出来那天,又会是什么样子?</p>
***</p>
商务印刷社那边,眼看着怎么也找不到手稿的作者,急得他们恨不得生啃拖拉机了。</p>
也不是他们没有更大的动作,实在是他们出版社现在自己都岌岌可危,又没有合适的出版工作,每天都只能是思想教育课和劳动课,实在是让人焦头烂额。</p>
柴主编在这个出版社工作了一辈子,亲眼见证过它如日中天的辉煌,见证过它的起起落落,在这里投入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当然不愿意看到社员们全部被下放去劳动,更不愿意看到它轰然倒塌在时代的洪流中。</p>
柴主编咬咬牙,带着他的工作证,拎起行李道:“我亲自去一趟红旗农械厂。”</p>
“去红旗农械厂做什么?”编辑也十分可惜,叹着气,但总归理智还是在的,“咱们不是打听过了吗?不是那边的人。,e*r+c\i*y\a?n¨.`c?o!m′”</p>
柴主编也是没办法了,反正现在出版社的工作也陷入停滞,他咬牙:“实在找不到,我就请红旗农械厂的同志写一本!”</p>
这真的只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大家都很可惜,好不容易看到了一篇好的稿子,出书是肯定会有销量的,这种书和《最新国文教科书》销量肯定没法比,不能做到新青年人手一本,但在农村广为传播,遍布祖国南方土地,又何尝不是一种畅销?</p>
有源源不断的后续刊印需求,并且有来自广大农民群众的喜欢和肯定,他们出版社自然就能在这股时代浪潮下,站稳脚跟了。</p>
而再写一本,谁也不能保证。</p>
都是搞文学的,他们心里都清楚,风格是非常独特的东西,就算是努力模仿,也是模仿不来。</p>
他们不是没有寻找过其它适合的作品,但这年头愿意搞文学创作的知识分子本就寥寥无几,所有人都风声鹤唳,而且出版社也不愿意随便冒险。</p>
只有工人农民创作的作品最安全,可大多质量又不怎么样。</p>
看来看去,只有这份手稿最合适。</p>
内容纯粹,质量又高。由工农创作,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维修知识写得简明扼要,一看就懂!</p>
柴主编落地江城后。</p>
第一时间联系了红旗农械厂。</p>
宣传科主任杜为民一听:“我们打听过了,确实没听说厂里有谁写过这个。”</p>
柴主编心里实在是遗憾。</p>
只能表明来意,希望红旗厂能参考手稿风格和这个问答的模式,写一本红旗牌维修手册:“这也能更好的服务大江南北使用红旗牌拖拉机的群众。”</p>
宣传科杜为民琢磨一通,又在开会时讨论了一下。.咸¢鱼·看_书!网_ *追*最¢新*章¨节*</p>
都觉得有一本这样的维修手册挺好的,既有利于红旗厂生产的拖拉机,也便利广大人民群众。</p>
于是他从厂里找了几个合适的人选,有的拥有丰富的维修经验,有的擅长动笔杆子。</p>
然后就?*? 感受到深深的头秃。</p>
柴主编:“不是这个感觉!”他形容,“要清晰易懂,最好是能让不懂拖拉机的人也能看懂。”</p>
改了一稿。</p>
柴主编:“还是不太行,没有那种感觉。”</p>
又改了一稿。</p>
还是不行,工人怒:“这不是挺清晰的吗?”</p>
柴主编指着稿子里看不懂专业词汇“这个是什么意思?”“还有这个。”他看完都还是一头雾水,和手稿感觉太不一样了!</p>
原来是看不懂业内行话。</p>
又改了一稿。</p>
柴主编皱眉:“还是感觉不对。”</p>
工人气得拍桌,感觉感觉,你倒是说清楚是什么感觉啊!</p>
杜主任接二连三被工人师傅暴躁拍桌,收到崩溃的反馈:“不干了!”</p>
这活儿谁爱干谁干!</p>
谁愿意干谁是孙子!</p>
去修拖拉机都比受这个闷气强,他们不干了!</p>
杜主任第一次被拍桌,还好声好气的劝:“配合一下,柴主编是专业的,按照他说的改多半没错,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p>
等到一次次被工人拍桌后,杜主任也暴躁了。</p>
哪有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