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名义汉大帮领袖不仅仅只有高育良 > 第 138章 侯亮平的汉东困境

第 138章 侯亮平的汉东困境

祁同伟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我也不知道,但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我必须抓住。·我?地+书?城/ !首·发_只是汉东官场现在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我担心会有人趁机对我们不利。所以你离开,我才能专心应对。”

高小琴咬了咬嘴唇,问道:“那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孩子怎么办?”

祁同伟将高小琴拥入怀中,轻声安慰道:“等局势稳定了,我们总会有办法再相聚。孩子也一起转走,我打算把你们送到欧洲。不能去美国,你也知道,赵瑞龙在那边认识一些势力复杂的人,像什么福清帮之类的,到时候可能会有麻烦。欧洲相对安全,我安排了两个可靠的退伍特警保护你,他们会一路护送你办好移民手续,到了那边也会继续保护你们。”

高小琴微微点头,靠在祁同伟怀里,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同伟,我听你的。只是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

祁同伟轻抚着高小琴的头发,说道:“小琴,这都是为了我们的未来。你放心,等我在官场站稳脚跟,一定会想办法和你们团聚。你到了那边,照顾好孩子,别让我担心。.8^4\k/a·n¨s·h`u\.`c/o*m_”

高小琴抬起头,看着祁同伟坚定的眼神,说道:“同伟,你也要小心。在这汉东官场,步步都是陷阱,千万别出什么事。”

祁同伟微微一笑,说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接下来我会尽量安排好一切,你就安心准备离开的事。手续能多快办就多快办,时间紧迫,不能有丝毫耽搁。”

高小琴擦了擦眼泪,说道:“好,我明天就开始准备。同伟,你自己也要注意安全,有什么消息及时通知我。”

两人又低声商议了一些细节,祁同伟便起身准备离开,继续去谋划他在官场的棋局。而高小琴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深知这一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而他们的命运,在这汉东官场的暗潮中,正悄然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侯亮平独自坐在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的办公室里,灯光昏黄,将他的身影孤独地投射在墙上。他双眉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在京都的日子,那时的他,如同出鞘的利剑,在反腐的战场上纵横驰骋,行事肆无忌惮,想查谁就查谁。^s^a?n?g_b/o\o+k!.`c?o·m?背后有钟家坚实的后盾为他撑腰担责,让他毫无后顾之忧,一心只专注于揪出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腐败分子。

然而,如今身处汉东,一切都截然不同。这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处处都要遵循既定的规矩。侯亮平无奈地苦笑,脑海中浮现出检察长季昌明那老谋深算的面容。季昌明在检察院摸爬滚打多年,己然成了一根“老油条”。他一心只想安安稳稳地熬到退休,不愿得罪汉东班子里的任何一位大佬。

就拿眼下的案件来说,侯亮平每次提出想要采取进一步行动时,季昌明总是那套说辞:“亮平啊,不是我不支持你工作,咱们做事得讲究证据,要有确凿证据才能申请逮捕令。一切都得按照正常程序走,这是原则问题。”侯亮平理解程序正义的重要性,但在这汉东官场复杂的环境下,每一步都举步维艰。

季昌明还特别强调:“你们反贪局可以秘密调查,这我不反对,但绝对不能大张旗鼓,影响到人家的正常生活。尤其是涉及到像李达康书记更要谨慎行事。要是因为我们的调查,影响了汉东的民生发展,那责任可就大了。”侯亮平明白季昌明的顾虑,李达康在汉东省位高权重,且一心扑在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上,如果因为反贪调查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动荡,确实会带来诸多麻烦。

但这也让侯亮平感到无比憋屈,在京都养成的雷厉风行的办案风格,在这里似乎处处碰壁。他渴望能像在京都时一样,迅速撕开腐败的遮羞布,将那些腐败分子绳之以法。可现在,每一个行动都要小心翼翼,反复权衡利弊。他深知,在汉东的这场反腐战役,不仅要与狡猾的腐败分子斗智斗勇,还要在复杂的官场关系和繁琐的程序规则中寻找突破,这无疑是一场更为艰难的战斗。

侯亮平揉了揉太阳穴,试图让自己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他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前方有多少阻碍,都不能放弃心中的正义。他要在这重重困境中,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反腐之路,哪怕这条路上布满荆棘,他也将勇往首前。毕竟,维护法律的尊严,让腐败无所遁形,是他一生的信念与追求。

在汉东省,陈岩石老人的家里气氛格外凝重。陈岩石坐在那张有些年头的旧沙发上,面色涨红,显然是气得不轻。他脑海里不断回放着与孙连城打交道的种种情形,心中的怒火怎么也压不下去。

孙连城,这位京州市光明区的区长,在面对大风厂相关事宜时,那是能推就推,实在推不过就给陈岩石画大饼,可就是不干实事。大风厂,承载着陈岩石太多的心血与回忆。当年,他为了大风厂的改革,西处奔走,凭借着自己老同志的面子,好不容易推动了一些进程。可如今,大风厂却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孙连城不是不清楚大风厂的情况,可这其中涉及到的问题实在太过棘手。十几二十亿的土地转让,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还可能存在损害国家利益的风险。作为一区之长,他哪敢轻易签字同意批复。每次陈岩石找上门来,孙连城总是满脸堆笑地说:“陈老啊,您别急,这事儿市委正在协调呢,这么大的事儿,总得给上面点时间商量商量不是?您要是实在着急,要不您再催促催促李达康书记,他肯定比我更上心这事儿。”

孙连城心里也苦,他何尝不想解决问题,可这责任实在太大,稍有不慎,自己的仕途就可能毁于一旦。他只能盼望着能把这烫手山芋往上推,寄希望于上级领导能拿出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