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每多说一分对紫薇的关切,乾隆内心的不平与那份被独占欲扭曲的“失落感”便加剧一分。
终于,他再也按捺不住,猛地伸手握住了小燕子的手腕,力道不轻。他深邃的眼眸紧紧锁住她,那目光复杂,里面翻涌着帝王浓烈到近乎偏执的情感。他声音低沉有磁性,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
“小燕子,朕只想让你陪着朕,你难道不明白吗?”
这句话瞬间让小燕子感到一种莫名的、源自本能的危险!她像一只被猛兽盯上的小鹿,身体微微一僵,清澈的眼眸里闪过一丝警觉和陌生,下意识地想要后退一步。眼前的皇阿玛,似乎变得有些陌生了。
乾隆敏锐地捕捉到她眼中一闪而逝的警觉和退缩。他心头一紧,旋即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狡猾的帝王立刻收敛了那过于外露的情绪,脸上重新挂起温和的笑意,甚至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受伤”:“怎么?小燕子不愿意陪在皇阿玛身边吗?皇阿玛最喜欢你的活泼灵动,有你陪着,这一路才有趣啊。”
他再次精准地抓住了小燕子依赖他、不舍得他“难过”的软肋,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巧妙地掩藏在“父女情深”的糖衣之下。
果然,这熟悉的、带着宠溺的语气,瞬间瓦解了小燕子刚刚升起的警觉。她看着眼前笑容温润、俊朗非凡的帝王,只觉得刚才那一瞬间的陌生感定是自己的错觉。这依然是那个最宠爱她、最包容她的皇阿玛啊!她怎么忍心让他“失望”呢?
小燕子心中的愧疚感占了上风,连忙摇头:“儿臣当然愿意陪皇阿玛!” 最终,她只得答应了随行出巡。
临行前,小燕子忧心忡忡地召集漱芳斋的所有宫人,千叮咛万嘱咐:“我走了之后,你们一定要照顾好紫薇和金锁!她们刚入宫不久,规矩不熟,不像你们。若是……若是再有人来找麻烦,你们一定要想办法去找令妃娘娘帮忙!拜托你们了,一定要多加关照她们!” 她语气恳切,眼中满是担忧和托付。
彩霞等人被格格如此郑重地请求,连连保证:“格格放心!奴婢/奴才们一定尽心尽力,照顾好紫薇姑娘和金锁姑娘!”
紫薇和金锁更是感动不己,紫薇拉着小燕子的手,柔声安慰:“格格安心去吧,我和金锁会谨守本分,待在漱芳斋里,哪儿也不去,乖乖等你回来。”
他们依依惜别,空气中弥漫着温情与不舍。然而,他们谁也没有料到,一股源自帝王、针对漱芳斋、尤其是针对紫薇的冷酷“规训”风暴,己经悄然降临。
就在小燕子一行人离宫后不久,一队神情肃穆、眼神锐利、身着深色宫装的老嬷嬷,便在御前太监的引领下,踏入了漱芳斋。为首的嬷嬷姓桂,是养心殿伺候多年的老人,地位极高,连皇后见了都要给几分薄面。她面无表情地宣读了皇帝的口谕:
“奉皇上口谕:漱芳斋上下,规矩松散,有失体统。着桂嬷嬷等,严加教导宫规礼仪,务必令其脱胎换骨,知晓如何尽心竭力伺候格格,不得有误!钦此!”
口谕一下,漱芳斋内人人自危,噤若寒蝉。桂嬷嬷带来的威严,瞬间隔绝了内外。别说去找令妃娘娘求助,就连踏出漱芳斋大门一步都成了奢望。
好在,乾隆那句“万不可动用刑罚”的金口玉言被桂嬷嬷严格执行了。她们没有打骂,甚至免去了彩霞等人的日常杂役,专门腾出时间进行“学习”。
然而,宫中那些不落痕迹的磋磨手段,桂嬷嬷们运用得炉火纯青。
从黎明到深夜,漱芳斋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规矩”牢笼:
站姿:头顶碗水,纹丝不动,一站就是几个时辰,稍有不稳,冰冷的目光便如刀子般刺来。
行走:步履大小、速度、甚至裙摆的摆动幅度都有严苛规定,一遍遍重复,首至麻木。
奉茶: 如何端盘,如何下跪,如何举杯,如何开口,每一个动作都分解到极致,稍有差池便是无声的斥责和重来。
回话:语气、音量、措辞、眼神、姿态……必须完美符合宫婢的卑微与恭顺。
对于早己习惯了宫规的彩霞等人来说,这虽然难熬,但尚能忍受。然而,对于从未真正受过此等严苛训练的紫薇和金锁,这无异于一场精神和肉体的双重酷刑!她们这才刻骨铭心地体会到,入宫以来,小燕子给予她们的是怎样一种超越身份、近乎纵容的庇护!在漱芳斋,她们何曾做过半分伺候人的活计?何曾被如此苛刻地要求过一言一行?
更令紫薇如芒在背的是桂嬷嬷对她额外的“关照”。桂嬷嬷那双阅尽世事的眼睛,似乎能看透紫薇那份藏在恭敬下的不凡气质。她不止一次,在众人面前,用冰冷而清晰的语调“教导”:
“身为宫女,最要紧的是本分!万不可生出攀龙附凤、一步登天的痴心妄想!”
“格格待你们宽厚仁慈,如珠如宝,那是格格的恩典!你们更应感恩戴德,恪守本分,忠心侍主!若敢生出背主忘恩、狐媚惑主的心思,便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每一个字,都像鞭子抽打在紫薇的心上,让她脸色惨白,屈辱难当,却又只能死死咬住嘴唇,恭敬地应“是”。
可以想见,当小燕子结束愉快的出巡,满心欢喜地回到漱芳斋时,她看到的将不再是那个充满欢声笑语、自由自在的家园。而是一群被繁文缛节磨平了生气、变得谨小慎微、甚至有些死气沉沉的宫人。
她最珍视的紫薇和金锁,或许将不得不以卑微的姿态,用最符合“奴婢”身份的言行,来“侍奉”她这位“格格”。这份由帝王亲手打造的“规矩”枷锁,将冰冷地横亘在她们之间,无声地宣告着身份的天堑。而这一切的根源,皆因那高高在上的帝王,无法容忍任何人,分走他捧在手心里的小燕子,哪怕一丝一毫的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