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梓庸闻言,颇有些不解:“嫂子这是为何?”
他想了想,又开口道:“我会差人看顾嫂子些,嫂子不用担心受人欺负。-暁.税¨宅~ \首`发-”
“而且君琢若是同我去军营,也能赚些军饷补贴家用。”
唐云伯在赵君琢回来后就只坐在一旁,不怎么插话,此时却也忍不住开口。
“赵夫人,君琢若是不跟着周大人去,随后征兵也是要去军营的,还不如这时候去,周大人也能看顾些。”
话罢他又玩笑道“若不是担心麻烦周大人,我倒也想把我家那不成器的小子送去军营磨练磨练。”
谁知他这话一出,赵氏却疑惑的反问:“君琢还未到束发的年纪,征兵怎会轮到他?”
这下换唐云伯感到惊讶:“赵夫人不知?我前些日子在里长的征兵名册里瞧见了君琢,我以为……”
话音渐消,他看了看站在门口的少年,又瞧了瞧面色冷凝的赵氏,心下猜到这母子俩之间估计有些矛盾在。
赵氏哪里猜不出赵君琢的名字为何会在名册上,但当着客人的面,她不好发作。′z¨h′a~o-x^s·.?n\e/t`
气氛冷到这份上,周梓庸也不可能硬要把人家儿子带走,而且他稍后还有事情要忙,只能先告辞。
但临走之前他犹豫半晌,还是忍不住说:“我说的那事,什么时候都作数,嫂子你再好好想想。”
他还把赵将军搬了出来:“赵大哥一生戎马,我相信他不会愿意自己的儿子一辈子在这乡野之间的。”
周梓庸看了眼杵在门口的少年,拍了拍他的肩膀,叹息道:“都是一家人,好好谈谈,你母亲会理解的。”
说完,他没再多嘴,转身离开了赵家。
一旁的唐云伯见他离开,知道他们母子估计有话不好当着外人的面说,便也随之告辞离开。
等所有人都走了,赵家一时安静下来,赵氏不开口,他便站在门口不吭声。
两人如此僵持半晌,赵君琢在心里叹了口气,从他决定要从军,就已经料到了如今这种局面。
但这件事他已经决定好了,而且名册已经登记,木已成舟无法反悔。`第^一*看~书+枉~ ′哽+新!蕞·快¨
他想到梦里赵氏没熬过漫长的流放路,心下发软,还是决定哄一哄她,虽然知道她不会改变主意,但至少让她心里舒服些。
可赵氏却不领情,她冷着脸,开口:“我去找周将军,求一求他,让他帮忙把你从名单上划去。”
“从军的人那么多,多你一个不多。”
赵君琢猛地抬头,整个人仿佛被冷水浇透,心里发冷,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中透着请求。
“娘,我想去。”
“你不想!”赵氏目光直直的看着他,眼里皆是令他心寒的执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