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城。-1?6_x¨i+a′o*s,h?u`o?.*c·o~m¢
东门。
以前宇文部控制云州城的时候,东门外是一处马场。
宇文部的战马大多养在东门外的马场内,最多的时候养了几千战马。
曹风率领的辽西军击败宇文部,收复云州。
东门外的马场,地势平坦,己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处繁华的贸易集市。
云州知府宋青书。
此刻正陪同着云州经略使曹风在视察这一处新的贸易集市。
“小侯爷!”
“东门集市现在有各类店铺一百一十家。”
“其中有豆腐店五家、骡马行二十五家、杂货店十五家。”
“除此之外,还有布庄六家、药店三家、客栈二十家、茶馆三家、酒楼十一家.......”
宋青书这位云州知府,如数家珍一般给曹风介绍着东门集市的情况。
曹风听到后,大为诧异。
他好奇地侧首,向宋青书问道:“你对东门集市的店铺情况何以如此了如指掌?”
宋青书回答说:“不瞒小侯爷,我隔三岔五都要到东门集市来看一看。”
“因我常来此地,故而各家店铺的情况,我自然是心知肚明。”
曹风闻言,微微颔首。
看来这宋青书是一个干实事儿的。
他现在己经是云州知府,好歹是一个地方大员。
可他却对东门集市的情况如数家珍。
这就和好嘛。
这足以说明。
比起那些只知道坐在衙门里发号施令的官员强多了。
大乾的许多官员整天坐在衙门里喝茶,不知道民间疾苦。
宋青书能放下身段,隔三岔五到下边走一走,看一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就很好。
看来他曹风没有看错人。
他曹风需要的不是那些会吟诗作画,沽名钓誉的所谓贤才。
他需要的就是这种能脚踏实地,能真正为百姓做事儿的官员。_秒!章-踕*暁′说?徃? /勉_沸.岳*黩,
“你做得很不错。”
曹风毫不吝惜对宋青书的夸赞。
“我们云州就需要你这样脚踏实地的父母官,而不是只知道坐在衙门里发号施令的尸位素餐之辈。”
“我看辽西和云州的大小官员,都理应以你为楷模,向你学习。”
面对曹风的赞誉,宋青书心中涌起一股受宠若惊的暖流。
“小侯爷高赞了。”
“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当不得如此夸赞。”
宋青书谦虚地说:“我能有今日,全靠小侯爷赏识栽培。”
“我自当兢兢业业,为小侯爷办差,不敢有半分懈怠。”
宋青书以前只不过是一个生意人而己。
虽然读过书,也曾经想谋取一官半职。
可惜时运不济,一首没有机会。
曹风在辽阳金昌县与宋青书相识后,觉得宋青书此人人品还不错,也有一些学识。
恰好当时他身边无人可用。
所以后面他利用自己辽阳都指挥使的身份,向二皇子举荐了宋青书。
宋青书这才得以出任县令。
如今云州收复,朝廷没有官员愿意到这等边境荒僻之地来。
宋青书这才得以从现在连升几级,爬到了云州知府高位。
云州以前在胡人的统治下,的确是民生凋敝。
曹风率领兵马占领云州城的时候。
城内居住的都是宇文部的胡人。
那些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大乾人,几乎都是胡人的奴仆。
胡人不擅长经营,整个云州就是一个大牧场。
城内只有稀稀拉拉的几家胡人经营的小店铺,货物更是少得可怜。
可现在不一样了。
在短短时间内。
云州己经恢复了繁荣。
最主要的是人口的变化。
除了曹风的辽西军几个营驻扎在云州外。
云州城还成立了二十五个屯垦营,原来云州的那些大乾奴仆恢复自由后。\三?八?墈¢书*蛧′ ′追¨罪?鑫~璋·截¢
他们还自发形成了十多个新的村镇。
与此同时。
从大乾各地迁发而来的流民、乞丐三千多人。
大乾各地官府流放到云州来的囚徒又有五千多人。
这些人悉数编入了屯垦营。
他们将以前那些被胡人圈占拿去放牧的土地,再次开垦出来种粮。
实际上在云州落在胡人手里之前,云州拥有两万多顷可以耕种的土地。
可胡人占领这里后。
不仅仅将云州城改名苍狼城。
大量肥沃的土地更是被大小胡人贵族圈走放牧。
曹风占领这里的时候,除了城外很小的地方是由奴仆耕种。
大多数都变成了牧场。
随着曹风的进驻。
大量的土地再次恢复耕种。
东门外更是形成了一处繁荣的贸易集市。
曹风望着东门集市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景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愉悦之情。
他询问宋青书:“现在东门集市每天可以收取多少税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