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杏仁、芒果、草莓……”
“哇,太有创意了!这是你的想法吗?”
“我之前去了一趟岛国,见过有人这样做,做得特别棒。”
“我们内地竟然没人做,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
“但我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
“可以试试嘛。”
高溧洋对奶茶相当熟悉。
他上网查询资料,还向奶茶店的老朋友请教,尝试调制出多种口味的奶茶。
陈纯品尝后表示,这些比市面上的更好喝,而且用料更干净。
高溧洋对陈纯也很放心。
陈纯兴奋地说:“对对对,我正愁卖什么好呢!”
“要是只靠茶叶和可口可乐,那和其他产品没什么区别。”
“而且超市里也有不少类似的东西,我们的空间有限,竞争不过他们。”
“但如果做奶茶,这样一间小店铺就刚好合适。”
高溧洋说:“不过我现在没那么多时间,暂时先放一放。”
“不行,你一定要帮忙指点!”
陈纯己经迫不及待,何必再拖延。
她挽着高溧洋的手臂,丰满的身体贴得紧紧的,毫不害羞。
高溧洋被这阵势弄得有些慌乱,清了清嗓子,
说:“那我今晚就过去,咱们好好商量。”
“这样吧,我列个清单,你按清单去买。”
“行,说好请你吃饭,走吧!”
陈纯得到肯定答复后开心地说:
“你可别失约啊,我己经请假了!”
高溧洋意识到这个行业很有潜力,
毕竟,只要能赚钱就行。
没人不想多做生意、多赚钱。
更何况,他知道即使过了二十年,奶茶市场依然被看好。
毕竟珍珠奶茶注重鲜榨,人多的地方就有商机,即便网购再火,也挡不住它的热度。
复旦美食街是名副其实的美食天堂,各类餐厅各具特色。
陈纯言出必行,既然答应买单,就一定做到,若让高溧洋付账反而让她不悦。
高溧洋在街上漫步时,看见一块出租牌,顿时有了主意,想联系房主。
房主是一位住在同街的老板娘,双方约定在街道拐角见面。
“你们两个?”
老板娘先是一愣,随后反应过来。
她胖乎乎的脸像个小皮球,嘴里叼着根烟,见到高溧洋和陈纯后,脸色立刻阴沉下来。
“你们是学生?”
陈纯回答:“是的,我是大一新生。”
“哦,原来是你想买我的房产?”
“没错,怎么了?”陈纯睁大眼睛问。
“怎么了?你们两个在搞什么?我在打麻将,别浪费我的时间!”
高溧洋听出了端倪,对方说的是“土地价格”,而非“房屋价格”。
这意味着他不仅是房子的主人,也是土地的主人。
高溧洋笑了:“阿姨,现在的学生并不穷,您开个价吧。”
“谈条件?我保证让您大吃一惊!每平米五千!”
老板娘叼着烟,叉腰站着,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
[§96]6_√7£9yi0(∈2∴5
高溧洋笑着问:"你们这里有多少地?"
"听好了,一平米5000,你有这么多钱吗?"
"我有的是钱,只要你给我一块地就行!"
"喂!别开玩笑行不行?再这样,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高溧洋精神一振,追问:"我没骗你,到底有多少面积?"
"告诉你你会惊讶的!整整1000平方米!"
房东霸气地竖起一根手指说:"一平米5000,1000平方米,你以为是小数目?"
"你知道这有多值钱吗?"
"想清楚,如果你付得起钱,我们可以谈!"
"我们做的是大生意,不是零工!不会卖给你!"
高溧洋哈哈大笑:"阿姨,您是不是太小瞧我们了?"
"这种事还用算?一平米5000,1000平,才五百万!"
"小伙子,口气不小啊!"
"五百万算什么?你们刚毕业上班,一个月才三西百块!五百万不算多吧?"
高溧洋嘴角带笑:"阿姨,这可是我的机会。
您的文件都齐了吗?多久能办完?"
"废话!关键是你有这笔钱吗?"
"要不要钱?"高溧洋说,"到时候按您要求来。"
一平米5000的价格,在他眼里就像大白菜一样便宜。
未来这里的房价至少得涨到五万每平米!
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商业街,一间三十多平的店铺,月租就能达到一万五!
这么好的地段,高溧洋当然不会错过。
一千平方米的面积不算小,即便不能经营六合彩或美容生意,也可以开一家奶茶店!
高溧洋平静地说出这句话,让老板娘惊讶地愣住了:“你是不是很有钱?”
高溧洋摆了摆手,说道:
“阿姨,您不用关心我是哪一代人,只要您有房子,我就帮您搞定。”
“再大的房子也能搞定!越多越好。
这是证件,这是支票,绝对安全可靠。”
“这一点您不必担心。”
老板娘笑盈盈地说:
“你看起来很有活力,也很有气质,我很欣赏你!”
“你谈过恋爱吗?我有个女儿,长得和我很像,我可以介绍你们认识?”
高溧洋脸色一沉,心想你是想让你的女儿去相亲吧。
陈纯赶紧回答:“阿姨,我是他的女朋友。”
“如果你的女儿也像你这样,就别拿我和她比较了,免得吓跑我的准女婿!”
“……”老板娘一脸茫然。
高溧洋很有钱,这一点陈纯很清楚。
之前在上海的股市里,她亲眼看到他赚了一大笔。
现在听说他还是星海之蓝的大老板,而且是事业蒸蒸日上的大老板,那五千万的土地对他来说不过是小事一桩。
高溧洋本来打算离开,但为了那块地,还是留了下来。
2001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一轮“房改”。
但在那之前,住房市场一首在增长。
比如1993年的房地产热潮,当时以土地、钢铁和工程项目为主要投资对象的投机活动非常活跃。
要知道,今年静安区的房子,每平方米也只是几千元。
同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
1970年
高溧洋对房地产市场的前景有所了解后,便毫不犹豫地购置了房产。
令高溧洋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地主的房子竟然离学校大门很近,堪称一块难得的好地段。